林曉潔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的加快,幼兒的教育問題被提到日程中來,且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對于3到6歲的幼兒來說,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亟不可待的問題,因為這一時期的幼兒處于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幫助幼兒正確理解并運用語言是幼兒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教學資源作為語言教學工具和載體,對于語言教學的順利進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在緊密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征的基礎上,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多樣化的語言教學資源,從而不斷提升幼兒語言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為幼兒語言教學的順利進展奠定堅實的根基。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兒歌教學;繪本故事;動畫資源
語言作為交際、交流的工具,對于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而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施加者,肩負著對幼兒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重任。為了抓住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幼兒進行良好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注重多樣化語言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幼兒通過各種語言材料的學習能夠充分感知語言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自主地表達自我,為實現(xiàn)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一、借助兒歌教學,提升語言感知能力
兒歌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且語言十分口語化、通俗易懂,深受幼兒喜愛,是開展語言教學的有力載體。除此之外,兒歌本身具有的簡短與通俗性特征,在培養(yǎng)幼兒傾聽能力和語言感知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幼兒語言教學時,教師應從幼兒的年齡以及身心發(fā)展特征出發(fā),注重多樣化兒歌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借此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感知能力,為幼兒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打好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將兒歌與游戲融合起來,促進語言教學的開展。以《丟手絹》這首兒歌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朗讀幾遍兒歌的內容,使幼兒對兒歌的歌詞和曲調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之后,讓幼兒圍成一圈坐在地上,其中一名幼兒扮演“丟手絹”的人,通過邊唱歌邊圍著圈跑的形式參與游戲,并趁其他幼兒不注意的時候將手絹放到任意一名幼兒的身后,并讓該幼兒繼續(xù)仿照剛才的形式參與游戲。在輕松、有趣的游戲氛圍中,幼兒對兒歌的內容有了深刻的認識。如此,通過借助幼兒喜愛的兒歌開展語言教學,提升了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促進了良好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使幼兒語言教學得以順暢地進展下去。
二、借助繪本故事,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
繪本故事因其自身特有的圖文并茂、趣味性和故事性較強等特征,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于以直觀思維為主且對一些色彩明艷事物比較感興趣的幼兒來說,生動形象、色調迷人的繪本故事是他們喜愛且感興趣的,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以及開發(fā)幼兒想象空間的有力工具。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注重繪本資源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開發(fā)和利用,使幼兒在閱讀、復述故事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無窮魅力,從而不斷促進自身語言表達和記憶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故事讓幼兒進行配音或是角色扮演,借此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技能。比如給幼兒挑選故事性較強的繪本故事,如《大衛(wèi),不可以》、《長頸鹿找工作》、《好餓的小蛇》等等,先讓幼兒通過觀看圖畫的形式以及閱讀文字的形式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故事的內容表達出來。之后,教師再針對繪本故事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使幼兒對繪本故事的具體情節(jié)有深刻的認識,然后給幼兒設置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幼兒通過親身參與的形式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在幼兒出現(xiàn)不知如何表達的情況時,教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如此,便將繪本故事的優(yōu)勢和作用充分發(fā)揮了出來,使幼兒在感悟故事趣味性的同時,實現(xiàn)了自身語言能力的有效發(fā)展,這是以往的語言教學資源所無法比擬的。
三、借助動畫資源,搭建語言交流平臺
動畫片因其自身特有的集動畫、聲音、人物等于一體的視頻資料,對于幼兒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是幼兒成長路途中的重要精神伴侶。主題鮮明、故事性較強的動畫片還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對于幼兒認知和情感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幼兒教師應充分利用動畫片資源的優(yōu)勢開展語言教學,給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并搭建適宜的語言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語言并認識世界,使幼兒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動畫片資源實現(xiàn)與幼兒的良好交流與互動,比如讓幼兒談談自己最喜愛的動畫片是什么,以及喜愛這一動畫片的理由是什么。之后,利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一些他們喜愛且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讓幼兒思考其中蘊含的哲理。以《熊出沒》為例,教師可以讓幼兒談談其中的人物角色——光頭強經常從事什么活動,以及森林里的動物為何經常阻止他的這一活動,從而將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使幼兒能夠有所思考并提升自身的認知。如此,便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實現(xiàn)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認知水平的提升,為更理想語言教學效果的取得提供了有力保障。
總之,幼兒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幼兒興趣愛好以及認知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積極開發(fā)并充分利用多樣化的語言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在正確理解語言的基礎上對其加以有效的利用,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的不斷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 許曉敏.在繪畫教學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
[2] 馬玉婷.幼兒繪本閱讀能力對幼兒成長發(fā)展的研究[J].才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