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禮麗
【摘 要】目的:分析整體護理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均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進行整體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相應的改善,但實驗組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發(fā)生睡眠障礙和口干等不良反應的比例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整體護理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明顯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整體護理;無創(chuàng)呼吸機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22-01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by non-invasive ventilator. 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3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given non-invasive breathing Machin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verall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but the index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sleep disturbance and thirst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Holistic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Holistic car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臨床上比較危險的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1-2]。有研究指出,治療該疾病的關鍵是緩解呼吸道癥狀和恢復肺功能[3]。為了探討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療方法,本文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結果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對象選取
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各34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其中最小年齡59歲,最大年齡77歲,平均年齡(63.47±9.14)歲。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其中最小年齡60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64.13±10.74)歲。對照組與實驗組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均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而實驗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
1.2.1? 常規(guī)護理
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嚴格遵照醫(yī)囑進行;指導日常飲食的營養(yǎng)搭配并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潔舒適。
1.2.2? 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前的整體護理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因為疾病而產(chǎn)生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增強信心,并動員家屬共同安慰和鼓勵。
對患者講解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相關知識,包括連接和拆除呼吸機的方法,并指導患者適應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頻率,使之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告知患者要放松,在治療期間不能說話,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進行。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采用有效方式將痰液排出,并鼓勵患者主動運動,促進呼吸功能的恢復。對于患者的飲食,要色香味俱全,增進患者食欲,治療過程中時刻關注病人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問題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1.2.3? 撤除無創(chuàng)呼吸機后的整體護理
治療后,患者會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產(chǎn)生依賴心理,一旦撤除患者會出現(xiàn)呼吸的不適,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不安,因此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密切的關注,展開積極的心理干預,使其擺脫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依賴心理,鼓勵患者放松心情,加強呼吸功能的鍛煉,使患者增強信心。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二氧化碳分壓、心率及氫離子濃度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并觀察兩組患者產(chǎn)生不良反應的比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的分析。若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間差異顯著,若P>0.05,則表示兩組間的差異不顯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的比對
在一段時間的治療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二氧化碳分壓、心率及氫離子濃度變化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比例
兩組患者中均有出現(xiàn)睡眠障礙、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患者,但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如表2所示。
3 討論
近年來,利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越來越多,利用其可以有效緩解患者呼吸道癥狀,在臨床上有很多優(yōu)勢[3],同時,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會關注患者的自身及心理狀態(tài)等各方面,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對于患者的病情和情緒就有所幫助[4]。整體護理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有明顯治療效果,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蘇玲. 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9例臨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33):33-34.
周雅梅.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措施[J]. 醫(yī)療裝備, 2017,30(14):173-174.
呂洪博. 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臨床觀察[J]. 當代醫(yī)學, 2009, 15(9):47-47.
王慧敏, 于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335-336.
趙玲. 淺談整體護理與護士素質(zhì)的關系[J]. 華夏醫(yī)藥, 2007,2(6):5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