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曉曉
2015年,我畢業(yè)于昆明醫(yī)科大學法醫(yī)學系。
同年十月,我被分配到了會澤縣待補派出所工作,成為了一名基層的人民警察。人民警察?是的。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職業(yè)啊。2010年高考結束后,我乘車前往學校填報志愿,途中我就一直在糾結到底要選擇什么志愿。至待補時遇交警查控車輛,年輕的警察端莊的敬了一個禮。瞬間,我如同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豁然開朗起來,要不報個警察?報就報吧,可是分數不夠啊,萬分著急。我也是不甘心,一口氣把志愿書翻了個遍,終于發(fā)現了一個與警察掛鉤的專業(yè):法醫(yī)學。
上帝最終賜給了我一顆愿望糖果,我得以如愿以償。入警宣誓那天,伴著國歌聲的響起我開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接著,我便被分配到了待補派出所。我的心里激動極了,心想這又是一個新的篇章,一定要開好頭,一如既往下去。我也付諸行動了,每天都早早起床,打掃完派出所院子又開始掃辦公室,每間都不落下。我抽時間和母親說了這個情況,母親說:“你呀,乍養(yǎng)母豬細曬腸”(三天熱情做事的意思)。 我當時回駁了母親,我說:“你等著看吧,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一點都沒錯。兩個星期過去了,我的熱情退去,也就沒有再如初了。我慚愧的和母親說了情況,而母親只是笑笑。
我說這個例子是什么意思呢?萬事都不能憑著三天熱情,無論是誰,也無論是做什么事,一曝十寒是萬萬不會成功的。所以,先撇開這個例子不說,我們做事情還是要善始善終,唯有永葆初心、矢志不渝才能修得正果。說到修行,我得承認我是個追夢人。不,應該說我們都是追夢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有的人活著活著就被生活蒙上一層薄薄的絲紗,于是關于起初的夢想理念也漸漸淡薄起來,那顆鮮活而閃亮的“夢想之心”逐漸褪去色澤。這當然不是他們的錯,只能說生活本就是現實與理想的混合體,我們是存在于生活這個大器皿中的一些顆粒或是液體,現實的大手搖晃著器皿,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兩種情況,附著力低的顆?;蛞后w就會慢慢的偏離理想屈于現實,而附著力強的呢,當然是不會氣餒,它們緊緊的握住理想這根稻草,永不松懈。
這種附著力是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信念。
是的,就是信念。一個政黨的建設壯大需要信念的支撐,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富強同樣離不開信念。政黨和國家都是如此,更何況是渺小的人類個體。要是沒有信念會是什么樣子的呢?還是先從政黨說起,一個政黨失去了信念便會渙散如砂礫,沒有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國家呢,一個國家失去了信念便是沒有生機的,像閹萎的向日葵死氣沉沉,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人呢?不敢想象,人要是沒有了信念會是什么樣子。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人失去了信念便會沒有目的,因為沒有目的注定只是盲目的生活,盲目的工作學習。如果說生命所必須的是空氣和水,那么夢想所必須的便是信念。
拿我的例子來說,三分熱情不假,只是熱情有些過了火。問題在哪?你可以理解成是我沒有持之以恒,但是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目標的定制問題。我完完全全可以定制一個能實現的目標,干嘛是每天都把院子掃干凈,把每間辦公室都拖干凈呢。我想這個問題不只是我,換做大多數人都是現實不了的。你認真的想想,天啊,院子已經夠大的了,再加上所有的辦公室真是不可估量的活計。可我當時就定了個這樣的目標。為什么呢?最為合適的解釋該當是我沒有關于工作的信念,正因為沒有信念,才導致了我的毫無目的,就連目標也是那么的不切實際。
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個信念嗎?我想該是的。正如生活與工作可以是分開的,信念也應該是分開的。很可能生活里我們的信念是樂善好施、樂于助人,而工作里我們的信念則是孜孜不倦、恪盡職守。這樣很合理。沒有人會眉毛胡子一把抓。
諸多的信念里,值得一提的便是夢想。夢想和信念是一樣的嗎,說實話沒有絕對的答案。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于我而言夢想該是包含在信念里的,應該是有了信念才有夢想的,正如如果失去了信念的光環(huán)籠罩,夢想將會黯然失色,毫無價值。有信念是有夢想的前提,連信念都沒有,何談夢想,何談朝圣。
心懷信念是容易的,可肩負夢想卻是艱難的。這就是很多人半途而廢的原因。這些年來,作為一個肩負夢想的使命者,我被磕絆過,動搖過,甚至是放棄過。有那么一段時間,也就是我參工后的一年,那時我已經是看不到希望,惆悵彷徨的我如同夜鶯一樣期待不來曙光的黎明。我曾想,人這一生吧認命吧,何苦要為難自己,算了吧。我?guī)缀跏钦f服了自己。直到有一次無意間我發(fā)現我的小說被百度百科收錄了,這給了我莫大的鼓舞。我憬然有悟,沒有夢想的人生那和咸魚有什么分別。本不該舒適安逸的年華我卻縱情享樂,終會釀成大錯,到時悔時晚矣。
其實我深知,朝圣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有時候內心和精神的堅韌相比于語言的堅韌要困難得多。一日,我在一本書中(書名我已記不清了)讀到,一個知名的企業(yè)家在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歷經千辛萬苦,有朝一日這個企業(yè)家成功了,卻發(fā)現他已放慢不下腳步,為什么,因為在長久的歷練中奔跑已經成為了他習以為常的姿態(tài),一個人一旦堅持久了那么成功便不再是奮斗的目的,一直加速前進、奮勇直前只是因為習慣了這種姿態(tài),喜歡上了這種姿態(tài)。我再想想我自己,這么些年早已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一日不讀書便會渾身不自在,一朝不提筆便覺倍感生疏。其實啊,我不是在日夜兼程的奮斗,而是奮斗早已在日夜兼程里融入了我的血液,舍棄不下了。 “習慣”、“喜歡”,我想,這大概便是我的朝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