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鈜揚
摘 要 321地質隊地質工作者發(fā)現銅陵部分礦區(qū)存在肉眼可見的自然銅組分,傳統(tǒng)碎樣加工制備的樣品代表性差,分析結果誤差較大。銅陵化驗中心通過對含銅礦石的主要礦物組成進行分析,對于銅陵本地區(qū)含自然銅的礦物,對不同碎樣時間進行研究;棒磨、盤磨互相配合,通過顯微鏡觀察樣品的粉碎狀態(tài),篩選出適宜的樣品加工方法,確定含自然銅礦石的碎樣工藝流程。為類似礦石的樣品加工、測試、選礦試驗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 自然銅;樣品加工;技術支撐
1實驗介紹
本實驗選取安徽省銅陵市周邊含有自然銅型銅礦石樣品,準備了編號為KY1-6,6組10kg的樣品。其中存在的自然銅組分,最大顆粒粒徑5mm左右,我中心傳統(tǒng)的碎樣方式,不能保證足夠的代表性,分析結果誤差大,常導致返工增加工作量。本文針對此類樣品進行針對性研究,對碎樣方法、碎樣時間進行研究,通過對銅、鋅等金屬元素分析結果的對比,確定了合適的碎樣方法,用于指導實際生產過程[1]。
2實驗部分
2.1 一次試驗
碎樣方法試驗選用了樣品原始質量為10.0kg的樣品KY-1、KY-2號樣品,準確稱重后,擬采用分別測定篩上、篩下樣品中銅含量,最后加權計算的方法測得含銅量。通過對樣品進行了光片觀察,其中分布的自然銅主要以條狀和片狀存在,顆粒粒徑較大,最大顆粒達到6mm*5mm。本實驗先對樣品用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中碎、破碎后最大粒徑大約4mm,粗碎后剩余樣品量分別為9.88kg、9.86kg,損失率在3%左右。對于粗碎后的樣品進行通過2mm篩試驗,篩上物分別高達1.12kg和1.05kg重量過大,而后再將KY-1、KY-2分別裝入棒磨桶中,分別進行30min、60min、120min、180min的棒磨,并分別在棒磨30min時通過1mm篩,此時篩上物殘留依舊較多,但在棒磨時間60min后篩上物顯著減少,KY-1、KY-2篩上物含量分別為60.2g、46.8g。此時篩上物主要為自然銅,含量分別為96.05%和97.12%。對篩下物混勻后分別進行取樣,每個階段點取20個樣,做雙份,各10g,分別測定樣品中的銅和鋅含量來判斷樣品的均勻性。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鋅在棒磨30min以后就已經分布非常均勻,排除儀器本身的波動誤差,各點檢測結果幾乎完全一致。銅元素在30min未過篩前呈現極不均勻分布,最大差距達到3倍之多。隨著第一次過篩后,較大顆粒自然銅被篩出后,偏差幅度明顯變小,而在180min后銅元素的分布基本均勻,滿足了地質實驗分析要求。
2.2 二次試驗
再次進行試驗驗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準備了編號為KY-3、KY-4的樣品進行了重復試驗并對每個棒桶中的均勻性進行了試驗,將棒磨時間延長到了240min。此次驗證結果如下:驗證結果發(fā)現直到棒磨240min后Cu的分布依舊是極不均勻的,KY-3號樣品測得最大含量1.07%,最低值0.80%,平均值0.98%。KY-4號樣品最大0.34%,最小0.27%,平均值0.31%??梢姟按炙?、中碎、細碎加棒磨”的方法,對此類自然銅的樣品的不能進行良好的粉碎。分別取各段時間的樣品進行粒度和光片實驗,觀察自然銅在各個過程中的破碎情況。
2.3 試驗分析
經過棒磨后長石、云母等成分都被充分打碎,而自然銅經過棒磨粉碎效果不夠明顯,自然銅顆粒在棒磨240min后依舊存在片狀的較大顆粒,棒磨過程中由于棒磨剪切力不足,自然銅延展性好的特點甚至使自然銅的粒徑有變大的趨勢,對分析結果影響明顯。雖然可以使用過200目篩完全分離出不易破碎的自然銅成分,但是此項操作工作煩瑣,生產中效率低下,無生產意義。針對棒磨剪切力不足的缺陷,磨盤粉碎機的剪切力較好,在余下的過程中加入了磨盤粉碎機進行試驗,試圖探索磨盤粉碎時間和棒磨粉碎時間的有效組合。
對KY-5、KY-6號進行粗碎、中碎后,由于棒磨破碎機剪切力差,破碎最大粒徑在自然銅顆粒4mm左右,主要粒徑0.32mm,使用磨盤破碎機破碎2遍后通過1mm篩,將篩上物、篩下物進行分離,其中篩上物為自然銅,進行準確稱量保留,并對此樣品進行單獨加工分析。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大顆粒的自然銅進入篩下,增大樣品的不均勻性,增加碎樣難度;對篩下物繼續(xù)用磨盤粉碎機處理,每隔5min取樣觀察粒度,直至破碎至60目—80目,依據黃曉林1研究可知此時樣品可進行縮分,為安全起見將篩下物全部裝入棒桶中,分入十個棒桶中,用棒磨機棒磨2h后取出,每個棒桶取樣2個各10g ,進行化學分析。通過樣品分析發(fā)現樣品,經過盤磨和棒磨后的樣品已經十分均勻,各棒桶間的樣品均含量完全一致,可見每個棒桶的樣品均具有代表性,生產中,盤磨后可以縮分,僅需使用一個棒桶取大約400g左右進行棒磨。
通過粒度分析和顯微鏡觀察發(fā)現,盤磨對自然銅的破碎效果非常明顯,片狀的自然銅均被完全破碎,經棒磨2h后,樣品粒度已達到200目左右,符合分析要求。
3結束語
通過對自然銅樣品的實驗分析,剪切力強的圓盤破碎機,對自然銅樣品的加工十分有效。自然銅樣品的延展性好,應中碎后,過篩,對篩上樣品采用加大取樣量,不固定重量進行化驗分析;對于篩下樣品必須反復盤磨,直至樣品達到60目后,可進行縮分,再經過棒磨2小時,能制得具有代表性,滿足實驗分析要求樣品。
參考文獻
[1] 黃曉林.自然銅礦石樣品的加工及分析測試方法[J].巖礦測試, 2008,(4):27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