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道外區(qū)委
在東原街道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中,總是活躍著一群年輕的身影。這批“90”后甚至“00”后的防疫青年生力軍,無懼困難,勇挑重擔,在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實際行動中,付出辛苦、收獲成長,書寫著別樣的青春奮斗故事。
史建強是東原街道北新社區(qū)一名1993年出生的預備黨員。從疫情開始他就來到社區(qū),在卡點站崗、巡邏。白天、晚上、半夜,無論多長時間,他始終堅守在崗位上,只要社區(qū)有需要,他隨叫隨到。史建強的姥爺患病在床,他完成了卡點的值守任務后,又趕回家?guī)椭鴭寢屨疹櫪褷?。“雖然還是預備黨員,但我也要以一名正式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史建強的媽媽是社區(qū)的小組長,雖然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顧,但卻全力支持兒子當志愿者,還經(jīng)常給卡口的站崗執(zhí)勤人員送去熱水。有的時候工作人員的袖標斷了,也是她拿回家縫好后又送回卡點。她說“兒子當了志愿者之后成長了很多,希望兒子的付出換來更多人的幸福?!?p>
路銘就讀于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是一名“00”后的大學生。當社區(qū)招募志愿者時,他毅然報名,他的父母不但全力支持而且跟著他一起報名。路銘一家三口負責集良街11號地利生鮮卡口,承包了每天晚上6點到半夜12點的站崗執(zhí)勤任務。無論天氣多寒冷,他們一家人的身影始終認真堅守在崗位上,從未抱怨。面對一些不理解的居民,他們也好言相勸,堅守原則。路銘說,“我們一家三口齊上陣,一定可以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p>
于沛良是黑龍江工程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社區(qū)剛開始招募志愿者,他便報了名。起初父母并不同意,是他堅定的決心贏得了父母的支持。一名00后的孩子,勇敢“逆行”主動加入到社區(qū)志愿者隊伍之中。他說,“我想成為一名志愿者,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有義務站出來。也許我能做的微不足道,但是我要我的青春無悔,我要我的青春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他主動承擔半夜12點到早上6點的站崗任務,從上崗以來,一直堅持,從未退縮。
萬清瑞就讀于哈爾濱學院,是一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這關(guān)鍵時刻,他選擇報名成為志愿者為家鄉(xiāng)做貢獻。他說“我要和醫(yī)護人員一樣成為一名逆行者,在這個防控戰(zhàn)場上,只要我們?nèi)巳硕极I出一份愛,相信勝利屬于我們,為哈爾濱加油!為中國加油!”父親看到兒子堅定的眼神,深深被兒子感動。他決定陪兒子共同進行志愿者工作。道外區(qū)北十五道街卡口每天半夜12點到早6點始終能看到他們父子倆的身影。
馬潤豐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一名在校生,小姑娘雖然上崗的時間不長,但她工作熟悉得非???,無論是與居民溝通還是做出入登記都游刃有余,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也總能靈活化解。她說,“非典的時候我才5歲,還不懂事,現(xiàn)在我長大了,可以為社會做貢獻了,能站在疫情防控的崗位上我特別自豪!”
張晨皓也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在一天晚上值夜班的時候,因為卡點的港田車車門關(guān)不上,小腿受風,起了大片大片的紅疹。張晨皓無奈只能暫時回家休息,他對北新社區(qū)辛鳴主任說:“辛姨,您放心,只要一好我馬上就回來!”不久,張晨皓的身影又活躍在卡點值守的崗位上。
這里雖不是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但也是疫情防控的前線。這些挺身而出默默奉獻的青年志愿者們是勇敢的“逆行者”,他們是守土盡責的“衛(wèi)士”,是沖鋒陷陣的“將士”,更是迎難而上的“勇士”,他們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