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達,聞光磊,杜躍中,馬雙欣,王 悅,武子敬*
(1.通化師范學院,通化134002;2.吉林人參研究院,通化134001)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Xanthium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干燥,除去梗、葉等雜質。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的功能,主要用于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孰、鼻淵、風疹痰癢、濕痹拘[1]。中醫(yī)認為蒼耳子生品有毒,過量使用或炮制不當易導致中毒、甚至死亡[2~3]。蒼耳子經炒制后,毒性明顯降低[4]?,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蒼耳子具有降血糖、鎮(zhèn)咳、降壓、抗炎、抑菌等作用[5]。蒼耳子化學成分復雜,主要有脂肪酸、倍半萜內酯、噻嗪雙酮、酚酸類、水溶性苷類、脂肪油、蛋白質等成分.研究表明蒼耳子主要活性成分為酚酸類化合物[6],其中以綠原酸為主的酚酸類成分被認為是蒼耳子中的主要痛抗炎活性成分[7],具有抗炎和鎮(zhèn)痛等作用。因綠原酸是蒼耳子中含量最多的有機酸之一,建立對其含量測定的方法,為藥材及炒制品質量評價提供重要依據(jù)。
1.1.1 材料
蒼耳子的干燥成熟果實。
1.1.2 儀器
回流提取器;電熱套;漏斗;電子天平;粉碎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1.3 試劑
甲醇(色譜純)、純凈水、乙醇(分析純)、綠原酸對照品。
1.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首先,提高農村文化消費市場供給,傳統(tǒng)農村文化市場,產品相對單一,農村居民文化消費選擇較少。因此,需要適當增加農村文化消費市場供應,促使更多的文化產品走入農村。
取減壓至恒重的綠原酸對照品2.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得到0.1 mg/mL綠原酸對照品溶液。
1.2.2 樣品的制備
1.2.2.1 生品
取原藥材5g,除去雜質,用時粉碎。精密稱取5g蒼耳子去刺粉碎,置于干燥圓底燒瓶中,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熱回流提取1h,濾過,收集濾液。濾渣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熱回流提取1h,過濾,收集濾液,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用乙醇定容在25mL容量瓶中[8]。
1.2.2.2 炒品
取凈蒼耳子5g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翻炒至黃褐色,刺焦時即可取出,碾去刺篩凈。精密稱取5g炒制后的蒼耳子去刺粉碎,置于干燥圓底燒瓶中,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熱回流提取1h,濾過,收集濾液。濾渣加入85%乙醇溶液50mL,加熱回流提取1h,過濾,收集濾液,合并濾液,濾液減壓濃縮,用乙醇定容在25mL容量瓶中。
1.3.1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
打開電腦及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點擊電腦桌面軟件圖標,點擊連接,進行機器自檢,自檢結束后設置參數(shù)并使用空白試劑測定基線,基線測定完成后便可以進行樣品的含量測定。
通過查閱文獻得知綠原酸在波長328nm處有最大吸收峰,故含量測定時波長為200~400nm。
精密吸取“1.2.1”項下綠原酸對照品供試品0.1、0.2、0.3、0.4、0.5mL進行檢測,以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含量測定
1.3.3.1 綠原酸對照品的測定
取 “1.2.1”項下的綠原酸對照品溶液0.2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定容后將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當中的液體占總體積的66%~80%最佳,進行測定。
1.3.3.2 生品蒼耳子綠原酸的含量測定
從25mL容量瓶中精確吸取0.5mL提取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將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當中的液體占總體積的66%~80%最佳,進行測定。
1.3.3.2 炒制蒼耳子綠原酸的含量測定
從25mL容量瓶中精確吸取0.5mL提取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將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要求比色皿當中的液體占總體積的66%~80%最佳,進行測定。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得出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90x+0.411,r=0.998.綠原酸對照品在0.1~0.5mL之間線性關系良好。
2.2.1 綠原酸對照品的測定:
測定結果見圖1,波長328nm處有最高峰,吸光度(Abs)為 0.592。
圖1 綠原酸對照品
綠原酸對照品溶液濃度的計算:根據(jù)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可計算出100mL容量瓶中綠原酸對照品溶液的濃度 C:C 標 =0.002mg·mL-1。
2.2.2 生品蒼耳子綠原酸的含量
測定結果見圖2,波長327nm處有最高峰,吸光度(Abs)為 0.446。
圖2 生品蒼耳子中綠原酸
生品蒼耳子提取液中綠原酸濃度的計算:根據(jù)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可計算出100mL容量瓶中生品蒼耳子提取液中綠原酸濃度 C∶C 生品=0.0004mg·mL-1。
2.2.3 炒制蒼耳子綠原酸的含量:
測定結果見圖3,波長326nm處有最高峰,吸光度(Abs)為 0.558。
圖3 炒制蒼耳子中綠原酸
炒制品蒼耳子提取液中綠原酸的濃度的計算:根據(jù)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可計算出100mL容量瓶中炒制品蒼耳子提取液中綠原酸的濃度C∶C炒制品=0.0016mg·mL-1。
2.2.4 重復性及穩(wěn)定性測定[11]
2.2.4.1 重復性測定
精密吸取“1.2”項下供試品綠原酸對照品溶液、蒼耳子生品提取液、蒼耳子炒制品提取液,按“1.3.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進樣測定,記錄濃度、吸光度并計算,結果綠原酸的RSD分別為0.96%,表示重復性良好。
2.2.4.1 穩(wěn)定性測定
精密吸取“1.2”項下供試品綠原酸對照品溶液、蒼耳子生品提取液、蒼耳子炒制品提取液按“1.3.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 6 份, 于室溫 0、2、4、6、8、12h 進樣測定,記錄濃度、吸光度并計算,結果綠原酸的RSD為1.3%,表示12h內樣品穩(wěn)定。
結果計算:根據(jù)上述計算的樣品溶液濃度可以推算出25mL容量瓶中的溶液濃度,結果見表1。
本實驗通過回流提取法提取生品蒼耳子和炒制品蒼耳子中的綠原酸,并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對其綠原酸的含量進行測定,炒制后100mL容量瓶內蒼耳子提取液中綠原酸的含量 0.0016mg·mL-1,炒制前100mL容量瓶內蒼耳子提取液的綠原酸的含量0.0004mg/mL。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可以最直接、簡單的檢測出提取液中是否含有綠原酸。綠原酸在328 nm處有最大吸收,故含量測定時采用波長為200~400nm。對比測定結果,通過標準曲線回歸方程計算得出蒼耳子炒制前后綠原酸的含量,確定了炒制后蒼耳子中綠原酸的含量0.80mg·mL-1相比炒制前蒼耳子中綠原酸的含量0.20mg/mL有所提升,為建立生、炒蒼耳子飲片質量的控制方法奠定了可靠基礎。蒼耳子炒制后綠原酸的含量有所提升,這可能與綠原酸在炒制過程中經高溫加熱后有部分成分轉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