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輝 雷紅旗
澄城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東北部,地處東經(jīng)109°40′30″-110°05′50″,北緯34°55′45-35°27′05″。全縣國土面積1121平方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屬暖溫帶半干旱季風區(qū),年均氣溫13℃,降水量680毫米,無霜期204天,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數(shù)達2556.1小時,海拔362-1272米。總人口40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30萬,耕地面積59333hm2,常年蘋果種植面積26666.7hm2。隨著農(nóng)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有機肥替代化肥在果蔬施用上呈逐年上升趨勢。2017年以來,澄城縣農(nóng)技中心連續(xù)三年開展了蘋果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經(jīng)過試驗,果品的產(chǎn)量、品質、效益明顯提升。
一、主體技術
1、有機肥+配方肥技術
“有機肥+配方肥”模式分布在趙莊鎮(zhèn)、王莊鎮(zhèn)、馮原鎮(zhèn)、莊頭鎮(zhèn)的核心示范區(qū)和知名品牌生產(chǎn)基地。在利用好農(nóng)戶堆肥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取澄城縣境內(nèi)外10多個肥料企業(yè),配合專業(yè)合作社實行送肥入村,引導、指導果農(nóng)購買商品有機肥,實施配方施肥,減少化肥用量。
(1)秋施基肥。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蘋果采收后馬上施肥。有機肥采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如牛糞、羊糞、豬糞等,畝用量按照“公斤果公斤肥”或“公斤果1.5公斤肥”。商品有機肥建議每畝用量250公斤以上。同時施入配方為16-15-14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畝用量75公斤左右。此外每畝施入中微量元素肥料50-100公斤。
(2)萌芽肥。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施入。配方為23-6-16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畝用量75公斤左右。采用放射溝法或穴施,施肥深度在15-20厘米。
(3)膨果肥。在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施入。配方為11-8-26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畝用量75公斤左右。建議采用放射溝法或穴施,施肥深度在15-20厘米。
2、“果—沼—畜”綜合利用技術
“果—沼—畜”綜合利用示范田集中分布在王莊鎮(zhèn)水洼村及周邊。與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相配套,依托大型沼氣設施,沼渣沼液經(jīng)過無害化處理后,結合蘋果配方肥施于果園,減少化肥用量。
(1)沼肥根施。開溝深灌。分別于萌芽前和果實采收后進行,在樹冠下外圍4個不同方位各挖寬20-30厘米、深15-20厘米、長80-120厘米的溝,然后將沼液灌入,回土填平壓實。初掛果樹每株灌30-50公斤,盛果期樹每株灌60-90公斤。沼渣根施。于果實采收后至萌芽前挖溝深施,方法是沿樹冠外圍開挖環(huán)狀溝或從樹干基部距樹干50cm向外挖2-4條放射溝,溝寬30-40厘米、深30-50厘米、長80-120厘米,施后覆土壓實。幼樹株施沼渣5-10公斤,初掛果樹株施10-25公斤,盛果期樹株施30-40公斤。
(2)沼液噴施。葉面噴施。分別于春梢生長期(5月上旬)、幼果期(6月上旬)、花芽分化期(7月上旬)、果實第二次膨大期(8月上旬)噴施一次沼液,最好選用霧化性高的噴頭。噴施應均勻、細致。注意葉片的正反面,噴施量以葉片沼液欲滴為度。
(3)秋施基肥。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蘋果采收后馬上施肥。有機肥采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如牛糞、羊糞、豬糞等,畝用量按照“公斤果公斤肥”或“公斤果1.5公斤肥”;商品有機肥建議每畝用量250公斤以上。同時施入配方為16-15-14或相近配方的配方肥,畝用量75公斤左右。此外每畝施入中微量元素肥料50-100公斤。冬季灌封凍水60方左右。
(4)水肥一體化。萌芽前春灌,定果到套袋后,根據(jù)土壤墑情,每半月畝槍施水溶肥(20-20-20)10公斤,以后根據(jù)土壤墑情每月畝槍施水溶肥(11-6-42)10公斤。累計灌水2次,追肥6次,約需水150方,水溶肥60公斤。
(5)自然生草+綠肥+有機肥+配方肥技術。“自然生草+綠肥”技術模式示范田集中分布在王莊鎮(zhèn)水洼村及周邊。果園生草技術可人工種植,也可在自然生草后人工管理。人工種草可選擇“豆菜輪作”的方式。即上一年的8月底至9月初播種芥菜型油菜,來年開花前后割草蓋樹盤。五月初種豆類綠肥,8月份翻壓等;自然生草可先任雜草自然生長,期間及時拔除有害雜草。在草的旺盛生長季節(jié)刈割2~3次,保留10~20厘米,并將割下的草覆于樹盤下。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蘋果采收后及時施入高磷配方肥45%(11-22-12)45公斤左右。翌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施入高氮配方肥45%(23-6-16)45公斤左右。在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施入高鉀配方肥45%(11-8-26)45公斤左右。
二、做好試驗、示范
自2017年,在王莊鎮(zhèn)水洼村設立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驗1個,連續(xù)實施三年,試驗結果:
1、促進生長發(fā)育
有機肥替代化肥經(jīng)在澄城縣王莊鎮(zhèn)水洼村蘋果園試驗,有機肥替代化肥(25%)能促進蘋果的生長發(fā)育,新梢增長量、莖桿增長量、百葉重、單果重均增加。
2、增產(chǎn)效益顯著
有機肥替代化肥(25%)處理平均產(chǎn)量為2231.8kg/畝,與常規(guī)施肥處理相比,增加425.0kg/畝。
3、經(jīng)濟效益顯著
有機肥替代化肥(25%)的處理,每畝純利潤為10387元,投產(chǎn)比達1:14.5,經(jīng)濟效益顯著。
4、果品效益顯著
有機肥替代化肥(25%)處理含糖量達17.86%,比常規(guī)施肥高1.78%。從不同處理對蘋果經(jīng)濟性狀、增產(chǎn)效益、經(jīng)濟效益、果品效益綜合來看,有機肥替代化肥(25%)都明顯優(yōu)于其他處理,因此,有機肥替代化肥(25%)可在蘋果上大面積推廣。
三、項目實施成效
1、改變了傳統(tǒng)的施肥時間、施肥方式
改春施基肥為秋施或初冬施。改全園撒施旋耕為行間開溝深施或穴施。秋施基肥面積達31萬畝。
2、施肥結構趨于合理
不僅是商品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生物菌劑等的施用量增加,配方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量也在增加。(16-15-14)配方肥或相近配方成為基肥主流。蘋果膨大配方肥(18-6-26)、各類水溶肥開始應用。
(作者單位:1.715299陜西省澄城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2.715299陜西省澄城縣種子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