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秀平
學生的成長,無論是品格還是知識的形成,教師都起著引路的作用,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閱讀對學生成長的意義是眾所皆知的,筆者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wù)勅绾卫煤冒嗉増D書角,助推學生健康成長。
一、主動捐書,引導學生學會分享
我還清楚地記得“羚羊班圖書角”建立伊始,我在晨會課上問:“小朋友們,班上要建立一個圖書角,書從哪里來呢?大家出出主意?!睂W生一個個面面相覷,眨巴著眼睛,看著我。我笑了笑說:“老師的兒子有一些藏書,我征詢了他的意見,他愿意捐給我們班的圖書角?!薄罢娴膯幔俊薄澳翘昧?!”……學生你一言,我一語,難以抑制內(nèi)心的喜悅。這時,一個細細的聲音傳來:“老師,我家里有幾本書,可以放在圖書角嗎?”我順著聲音看去,是楠楠,她怯生生地看著我,生怕我拒絕?!爱斎豢梢浴!蔽医o了她一個微笑。“老師,我家也有?!薄皨寢寗倓偨o我買了一本《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我已經(jīng)看完了,帶過來放在圖書角吧!”“一個人帶一本書,我們交換著看,就能看44本書了?!薄犞鴮W生七嘴八舌地在下面議論,看著盈盈的笑容在那陽光般的臉上綻放,內(nèi)心一種喜悅與幸福油然而生。
圖書角書源的問題解決了,學生沉浸在分享后的快樂之中。是啊,對于這些家里的“小皇帝”,學會分享,是多么彌足珍貴。我暗自慶幸沒有直接像布置家庭作業(yè)那樣要求學生一人帶一本書來放在圖書角里。
教師的工作是育心的工作,是花費心思的工作,是循序漸進的工作,不能為了方便走捷徑。
二、放棄百度,指引學生制定規(guī)則
為了方便學生借閱圖書,做到有序、有效,制定班級圖書借閱規(guī)則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那么,規(guī)則從何而來?我仔細想了想,與其百度,不如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制定。用共同認可的規(guī)則來約束彼此的行為,是最有說服力的。
于是,我在語文課上先用PPT給學生們展示了圖書角的圖書,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如何讓這些書能夠與小朋友成為好朋友并受到最好的保護”,然后由學習小組的組長負責記載并整理,最后由班級小干部綜合并修改,形成了下面獨具“羚羊班”特色的四條班級借閱圖書規(guī)則:
1.借閱前必須到各學習小組的圖書管理員處簽下自己的名字;
2.每周周一借書、還書,其余時間不好借閱;
3.每人一次只好借一本,一周歸還,歸還時需確認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劃去;
4.不能在書上亂涂亂畫,如果弄壞或者丟失按原價賠償。
雖然學生的語言很稚嫩,也不夠全面,但我仍然打印出來,讓學生張貼在圖書角比較明顯之處,在實施的過程中提醒并約束他們的行為。同時,我也告訴他們,借閱圖書的規(guī)則并不是去約束自己的,而是為了方便他人,讓他們在規(guī)則中不斷成長。
三、適當介入,引導學生管理運作
新課標提出:“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班級中成長?!笨傻湍昙壍膶W生年齡小,完全放手是不現(xiàn)實的。有些時候,孩子前行的道路上,需要教師的推力,需要教師的介入,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才會更有方向,更有主心骨,更有做好事的決心。
管理圖書角是一件費時、費心的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費力,怎么辦?綜合考慮后,我還是決定把管理圖書角的重任交給他們,適當介入并予以指導。首先,選拔圖書管理員,要求熱愛圖書,責任心強,自愿報名,全班學生投票產(chǎn)生。因為低年級學生年紀小,所以一個人只管10本書, 所以選拔了12名圖書管理員;其次,班主任和12名圖書管理員合作,將書名錄入電腦,并編上序號,標明相應(yīng)的圖書管理員;最后,班主任帶領(lǐng)全班學生學習班級圖書借閱規(guī)則,對全班學生進行借閱圖書流程進行培訓,明確圖書管理員的職責,厘清借閱者應(yīng)遵循的規(guī)則。
每到周一看到學生在目錄表上找到自己喜愛的圖書編號和管理員名字,然后直接找管理員借,管理員在圖書登記冊上登記借閱和歸還情況,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我總會感慨:一個班級圖書角的管理,只要教師適當介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學生就能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基本的圖書管理技巧和能力,又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
四、閱讀存折,引領(lǐng)學生愛上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把班級的閱覽室稱為“思考之室”,他強調(diào)教師“一定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精神需要(課外閱讀)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wù)之一。”可見,圖書角的存在對于一個班級的文化建設(shè)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讓班級多一份書卷氣息,離不開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
讓學生堅持閱讀,讓閱讀吸引學生,“閱讀存折”起了很大的作用。說到“閱讀存折”的設(shè)計,我的初衷是想檢查學生是否認真閱讀了借閱的圖書。但后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我漸漸地發(fā)現(xiàn),一個星期一張的“閱讀存折”填寫,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了,每次發(fā)“閱讀存折”,總有十幾個學生會問我多要幾張。后來,我索性開展了“閱讀存折”換閱班主任“私房圖書”的活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十分高漲,紛紛用自己的“閱讀存折”換閱圖書。課間,追逐打鬧的現(xiàn)象少了,靜靜閱讀成了班級的常態(tài)。閱讀,讓學生徜徉在書籍的世界里,感受思想的力量,享受文化的熏陶。
圖書角做“文章”,促進了學生在品德、能力和興趣方面的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只要善于抓住教育資源,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有效引路,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