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關工委 王北團
記得第一次接觸《中國火炬》,是在2008年6月。當時,我剛到省關工委報到,省關工委副主任兼組織宣傳組長陳榮吉交給我?guī)妆井斈甑摹吨袊鹁妗?。他說,要做好關工工作,必須要學習這本雜志。從此,我把他的話記在心里,包里裝著《中國火炬》,不論走到哪里,有空兒就看幾眼,逐漸與《中國火炬》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8年7月初,我的前任正式與我交接工作時,我求他把手頭的《中國火炬》給我留下來,但只是一部分。我下決心一定要把以前出刊的《中國火炬》收集起來,裝訂起來,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國火炬》檔案。從此,省關工委十幾位老領導、老同志的辦公室,打字室、財務室、司機室、資料室、清潔工工作室、儲物倉庫成了我經常光顧的地方。在老同志們的支持下,經過近兩年的苦苦尋找,終于一期不落地找齊了從1995年創(chuàng)刊到2007年年底13年的156期《中國火炬》。尋找火炬打了一個大勝仗,我心里十分高興。我用尺子一本一本的量好距離,用鉛筆標定好打眼兒位置,用椎子擰出眼,用裝釘繩分年度裝釘起來,整齊地擺進了我的文件柜里。至今年9月,309期的雜志安全地珍藏在我辦公室的文件柜中,天天陪伴著我。
在省關工委工作的十幾年就是我與《中國火炬》相伴的十幾年。關工委就像一所紅色大學校,《中國火炬》則是這個學校里培養(yǎng)關工人的好教材、好老師。我從創(chuàng)刊號開始,認真學習了300多期的雜志,從中我知道了黨和國家領導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視、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心,中國關工委不同時期的重大部署和要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任務、工作原則和工作方針;學到了全國各地創(chuàng)造的先進經驗、涌現(xiàn)出的先進人物和發(fā)展路徑。同時,通過《中國火炬》宣傳了我省的創(chuàng)新經驗、工作品牌和實踐成果。十幾年的學習,我從一個門外漢成為關工隊伍中穩(wěn)定的一員,為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發(fā)展做了許多實事、好事,獲得省關工委乃至中國關工委領導的好評和贊揚。
十幾年我與《中國火炬》相識、相伴、相知,已在我心中扎根、生枝、開花、結果。我今年已74歲,在我最后這段時間里,我要讓《中國火炬》永遠相伴左右,讓生命的晚霞放射的更加絢麗多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