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琴芳
摘 要 數(shù)學信息的整理是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前提,是學生解決問題的基礎。列表整理是學生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圖表、分析整理信息的基礎。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信息的準確整理和分析能力呢?筆者以蘇教版教材為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 策略;探究;本真
筆者多次執(zhí)教《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似乎每次都很“順利”,然而筆者越來越迷惑。學生圍繞情境圖整理信息時,方法是多樣的,但很少有學生會把信息列成表格。因此,在課堂上,要通過教師的多方“引導”,從而使學生“接受”“列表”,而沒有真正理解它是一種策略。今年,筆者又一次重新設計并執(zhí)教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上下來,感覺簡潔又深刻。
一、故事引入激活策略
1、談話:講述“田忌賽馬的故事”,邊講述邊用箭頭表示兩人的賽馬經(jīng)過。2、提問:老師用這樣的方式講田忌的故事,你喜歡嗎?說說你的理由?3、小結引入課題。
二、自主探究 感悟策略
1、請觀察從例題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請根據(jù)導學單自主學習
第一步:要求“小華用多少元?”請你嘗試用最簡潔的方式整理信息。
集體交流,學生列舉后,評價各自的優(yōu)缺點。
引導思考:想一想為什么把每人購買的本數(shù)和所用的錢數(shù)填寫在同一行?并且把姓名寫在前面?
第二步:修正表格,并列示解答。要求“小軍用42元買筆記本,能買多少本”(先列表整理,再解答,比較以上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三步:你能把兩張表格合二為一嗎?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拓展 深化策略
(一)做“想想做做”第1題
要求學生讀題明題意后,說說圖中的信息,并將課本上的表格補充完整,再獨立解答。集體訂正時,請學生介紹列表信息時要注意什么,要解決這兩個問題,要先求出什么?
(二)做“想想做做”第2題
錄音展示信息。我?guī)У腻X可以買6個足球或8個排球,每個足球56元,每個籃球48元,每個排球多少錢?買多少個籃球?激發(fā)需求。引發(fā)學生“不滿”,因為信息沒能記全。從而提出問題:“怎樣才能記全?”引導學生使用列表整理的方法。重播錄音,學生邊聽邊整理信息,整理后校對。
四、交流收獲 總結提升
問: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獲?
新課標中在“解決問題”方面著重指出:(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這節(jié)課重點學習的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情境中的信息方法,用從條件想起或從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shù)量關系。
(一)在故事引入中,實現(xiàn)整理信息的“感悟”
解決問題的策略具體表現(xiàn)為對解決問題方法、手段的思考與選擇運用。對于四年級孩子來說,“策略”這個詞在數(shù)學領域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但他們對表格是比較熟悉的。因此,在課伊始,老師用田忌賽馬的故事引入,用表格的形式說明賽馬的經(jīng)過,孩子們或許看過、聽過,但用這樣的方式,還是第一次。孩子們的眼神是閃亮的、表情是好奇的。故事聽完后,孩子們說了很多:田忌非常聰明,想到改變策略取勝;老師的表格很簡潔,讓學生覺得賽馬的經(jīng)過一目了然,為下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知識和心理基礎。
(二)在自主導學中,實現(xiàn)整理信息的“有形”
“適合教育”的理念是“以學定教、以學為主”。教師設計了《自主學習導學單》。(1)整合教材:把第二個問題也放入情境圖中,讓孩子產(chǎn)生整理信息的需求。(2)孩子在導學單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在試一試、理一理、說一說中完成對新知的建構。作為“引路人的”老師適當點撥、引導。如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導學”:讓孩子用簡潔的方式整理信息,學生的方法是多樣的,教師的引導是必要的,可以讓學生實現(xiàn)整理信息的“有形”;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導學”,說說是怎樣想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更讓孩子體會列表的優(yōu)越。
(三)在解決問題中,實現(xiàn)整理信息的“內(nèi)化”
合理運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也是老師必須做的,所以第2小題相對例題和第1小題進行了變式處理,是一道歸總應用題:這樣進一步突出了列表法便于整理信息,理清數(shù)量關系的作用。同時,把這題的信息呈現(xiàn)改為音頻形式,信息“說”過了就沒了,這就“迫使”學生不得不記下來,因為信息量大,“迫使”學生產(chǎn)生尋找快捷清晰的記錄方法的愿望,列表整理的策略自然就成為學生的迫切需要,學生進一步體驗到了策略的重要性。
常言說“什么都可代替,惟有思維不可替代”。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老師,需要把解決問題的策略貫穿在整個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讓策略真正成為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