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清政治小說的用世之心與想象之境

2020-10-13 12:21:52楊可
讀書 2020年10期
關鍵詞:凱蒂跨文化文學

一九0四年,蔡元培的白話小說《新年夢》在他參與創(chuàng)辦的《俄事警聞》上連載。彼時他深受嚴復群學觀念影響,相信“居今日而欲自強,其必自人心風俗始矣”,因而將其對中國政治前途的憧憬托寓一夢,借“中國一民”之身觀察世情、討議國事,并最終見證中國的富強繁榮。這篇不足萬言的政治小說是蔡元培唯一的白話小說,何以蔡先生會邁出寫小說這一步?《新年夢》這部小說為何被視為政治小說?寫作的時點又為何在一九0四年?美國波士頓大學葉凱蒂的《晚清政治小說》在世界性文學類型遷移流變的框架下為上述問題做了回答。一八九八年,流亡日本的梁啟超對柴四郎的經典政治小說《佳人奇遇》進行了翻譯和改寫,并在《清議報》上推出連載,由此,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并不存在的文類——政治小說——被引入了中國文學的版圖。隨著清末“新政”措施在各個領域的推行,不少地位斐然的“改良俱樂部”成員投入了這種融合維新宣傳和教育目標的文學創(chuàng)作,謀求“新民”的政治小說也在二十世紀頭十年迎來了黃金時代。

一、政治小說:定義性特征與實踐中的變體

《晚清政治小說》由遠及近,在切入晚清中國政治小說圖景之前,先勾畫了政治小說這一誕生于十九世紀的新型文類從英國發(fā)源,并逐漸傳布到歐美和遠東各國的遷流過程。從英國政治家迪斯累利寫下《科寧斯比》開始,借理念驅動的作品向廣大公眾描畫政治綱領、推動社會變革就是政治小說的旨趣和使命。梁啟超在《飲冰室自由書》《譯印政治小說序》《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亦反復自陳其以小說發(fā)表政見,以期“浸潤國民腦質”“于維新有功”的渴望。毋庸置疑,追求政治上的功用是政治小說的關鍵特征。

不過,葉凱蒂并不認為凡論及時政的就是政治小說,其定義政治小說的不是主題或標簽,而是一套從重要作品中抽取出來的核心特征。沿循莫雷蒂(Franco Moretti)在《世界文學猜想》中提出的世界文學體系概念模型,葉凱蒂也將政治小說理解為由多個變體構成的綜合體系,具有可模型化的核心特征,會在全球的流動過程中與地方經驗融會、碰撞、變化。通過對經典作品的分析,她創(chuàng)造性地將政治小說定義為一套核心特征:從政治意涵來看,政治小說以處于危機中的民族國家為關注焦點,與當下的改革議程相關聯。就文學手法而言,政治小說的人物及人物之間的關系往往具有象征性;小說的主人公多是政治改革家,這或是作者政見的投射,或是作者的自我定義和設計;對于國家該走哪條路的爭論常以朋友問理性的政治對話來展現;小說的情節(jié)沿著進化論的軌跡來推進;最后,政治小說有一個烏托邦式的維度,描畫了實現理想政治前景的可能步驟。

基于以上核心特征,可以對各種語言、文化中標稱“政治小說”的不同文本進行觀察評析,判斷其在這一文學類型譜系中的位置。例如,梁啟超譯成中文又頗有改動的日本政治小說《佳人奇遇》很好地保留了政治小說的核心特征,但同時又針對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和情感需求進行了適度改造,被認為“在很多方面堪稱《科寧斯比》和中國政治小說的橋梁”。但按此標準,此前被納入政治小說的晚清譴責小說卻不被視為政治小說,因為它缺乏烏托邦式的超越視角?!锻砬逭涡≌f》提出,政治小說家的責任不僅是反映社會進程,還要通過烏托邦式的想象對這一變革過程做出示范和指導。而譴責小說僅僅是討論政治權力的濫用,它沒有認識到國家的重大危機,也沒有據此描繪國家走出危機的路線圖或是烏托邦/反烏托邦的未來圖景。反之,展現了現代性想象的偵探小說、科幻小說盡管并未將具體的政治變革作為關注焦點,但為知識結構、個人行為方式塑造了現代性的理想模板,也被納入了研究視野之中。

要之,盡管葉凱蒂所總結的政治小說核心特征由表及里涉及主題、情節(jié)、敘事風格等多個要素,但政治小說作為政治意涵與文學手段相結合的產物,最為突出的特點可以表述為從當下出發(fā)而超越當下,出于用世之心而達于想象之境。

值得關注的是,葉凱蒂在勾勒政治小說定義性特征的同時,更強調歷史實踐,尤其是跨文化互動中發(fā)生的實質變化。她以晚清政治小說翻譯中的本土化改造為例,展示了翻譯者高度的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而東亞各國的政治小說出現各種與本土敘事特點相關的變化形式(日本的“未來記”、中國的“楔子”、朝鮮的動物寓言以及越南的歌謠),則證明了跨文化互動中新作品的生成更接近文化問的混融,而非所謂高級文化對他文化的“涵化”。

二、晚清政治小說的想象之境:他鄉(xiāng)、未來與幻境

政治小說的定義中本就內含著構想國家前景的維度,想象當然并不是晚清政治小說的專利。但葉凱蒂敏銳地指出,由于晚清政治小說有“楔子”這樣一個獨立于正文敘事的副文本形式,給作者創(chuàng)造了更多出入于虛實之間的自由。作者可以在這里卸下現實主義的敘事負擔,運用文學技巧和想象力將讀者放置在“現場”,讓其通過寓言式的國家命運預演有所領悟并做出決斷:究竟是要繼續(xù)見證亡國,還是要行動起來推動國家的復興?

概括葉凱蒂的研究,晚清政治小說想象的遠方實則包括三種類型:空間上的他鄉(xiāng)、時間上的未來以及時空模糊的幻境。

主人公的成長常常需要經歷游歷異國他鄉(xiāng)的過程,通過與新鮮人物交往打開眼界,異國的新概念和新事物也借主人公的眼睛呈現在讀者面前,“諸如地球、同胞、同志、志士、公敵、野蠻、進化、科學、電氣、人類等新詞以及亞細亞或者印度洋等新的地理名稱也都出現了。所有這些詞語都象征著一個新的廣闊的宇宙”。

在時間維度上,晚清政治小說吸納了日本政治小說中常見的“未來記”,在以《新中國未來記》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敘述者站在理想社會已實現的未來之中回顧過往,讓當下的讀者往前看。在未來的時間軸中,晚清政治小說家喜歡選取表現中國躋身世界強國之林的高光時刻,例如展現科技昌明、工業(yè)振興的世博會(《新中國未來記》《親鑒》《新中國》),或是昭示政通人和的周年慶典(《冰山雪梅》《癡人說夢記》《新中國未來記》)。本文開篇提到的蔡元培的《新年夢》也正是一部意在表現“未來可期”的“未來記”。由于這里的未來構筑在進化論的哲學基礎之上,它帶有行動策略和具體實現步驟,是令人鼓舞的前景,是“一種有關什么應該實現和可以實現的理念”。

相比上述兩種想象之境對現代性前景的具體刻畫,晚清政治小說的楔子中還常見一種高度象征性的幻境(《老殘游記》楔子中的海中航船、《新舞臺鴻雪記》中的植物園、《獅子吼》的混沌國),連接幻境與現實的多是白日夢。有關夢的敘事在中國文學傳統(tǒng)中也出現過,但葉凱蒂提醒讀者,《紅樓夢》之楔子的夢境指向萬事皆空的虛幻感,而此處的夢境則是現實或前景的投射。它展現的不是走不出的命定因果,而是通過思想實驗式的場景設置與情節(jié)推演表現幻境與真實之間的關聯和互通,為讀者營造危機感和集體行動的緊迫感。

三、跨文化閱讀的方法論之思:遠讀、細讀與對讀

二十年前,比較文學理論家莫雷蒂在整體史觀啟發(fā)之下提出了超越民族文學畛域的“世界文學”概念模型,并主張采取與之相匹配的“遠距離閱讀”策略,即放棄傳統(tǒng)的文學批評中對某特定語言和文化少量經典文本的近距離細讀,通過對源于多種語言和文化的大量文學作品的綜合分析,把握世界文學作為不均衡的單一體系發(fā)展變遷的整體規(guī)律。然而,莫雷蒂在提出這一極具啟發(fā)性的理論模式之后,一直苦于無法解決理論的抽象性對經驗材料規(guī)模的要求,只能選擇借助數字人文手段,沿著“擴量”的路徑展開計算文學研究(趙薇:《數字時代的“世界文學”研究:從概念模型到計算批評》)。

就在莫雷蒂放棄以個體之力證實世界文學模型之際,葉凱蒂運用莫提出的整體觀和模型化思維,選擇適度地縮小研究單位,對于政治小說這個作品規(guī)模適當的文類展開研究,走出了一條莫雷蒂自己也沒能走通的道路。政治小說作品往往因為缺乏經久不衰的藝術價值而被民族文學史棄置,倒成就了世界文學視野中難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對象。葉凱蒂坦然承認,即便只是研究世界文學中的一種文類,這種自起爐灶的跨文化閱讀也面臨多重困境,她不僅需要從原本并不相關的各民族文學史中梳理出自己的文獻列表(遠讀),應付各個作品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細讀),更面臨著理解文學類型跨文化動力機制和結果的重大挑戰(zhàn)(對讀)。用莫雷蒂的話來說,此時她要做的是理解歷史潮流(flow)與形式(form)遇合時發(fā)生了什么,并回答跨越文化邊界時如何處理文化認同,成功融入地方文學環(huán)境和政治環(huán)境的作品采用了什么策略。這些困難決定了《晚清政治小說》用于觀察材料的并非一種鏡頭,而是在基于模型化思維的遠讀、詮釋學傳統(tǒng)的細讀和跨文化研究中的文本對讀中進行切換。

可以看到,《晚清政治小說》在對文類特征概略總覽的同時,仍然對個體文本進行了相當精細的含英咀華式的閱讀。舉個例子,在對《泰西歷史演義》的文本分析中,它捕捉到了半文言的敘事風格與新式語匯的“不搭”帶來的奇異效果:

“它把新的表達形式、新式詞匯(雙下劃線部分)和傳統(tǒng)的成語和敘事風格合為一體(單下劃線部分):

這種傳統(tǒng)風格特征和新的敘事元素的并置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甚至是疏離的感覺,不過,也正是這種奇怪和疏離的感覺,使這個故事讀起來像離奇的外國現代傳奇?!庇嬎銠C輔助的文體特征統(tǒng)計也許能給出文中新舊語匯的比例、各自的出現頻率,但舍棄近距離的細讀,恐怕很難把握這種風格沖突帶來的會心之處。

在對具體文本細讀的基礎上,《晚清政治小說》還跳出文本,對各文本問類同的主題、人物和文學策略進行貫通和對比。對政治小說女性人物形象的綜合分析可以作為貫通的例子。葉凱蒂指出,此時政治小說的女主人公不再是才子佳人套路里的嬌弱佳人,她可以是女子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黃繡球》),可以是尋求女性解放的孤獨女英雄(《中國新女豪》),甚至是折射上海風土民情的一代名妓(《胡寶玉》),或是整個實現了女性自我賦權的女子世界(《女媧石》),以象征中國擺脫陰性氣質,走向自信,“婦女一變,則全國皆變矣”。作者通過與清政府兩個新政詔書的內容對比發(fā)現,這些新女性的形象和活動已經越出了政府發(fā)布的新政給女性設定的角色規(guī)范和行動空間,揭示出公眾輿論有獨立于官方語言體系設定議題的動力和潛力。

與對抗文本(countertext)進行對讀是《晚清政治小說》用于理解文學類型跨文化機制的重要工具。政治小說的用世之心決定了即便是翻譯小說,也是針對當時當地的具體制度和文化環(huán)境展開討論。而一旦進入中國語境,政治小說就在作家和讀者的心里和已有的對抗文本進行互動?!锻砬逭涡≌f》為《十五小豪杰》《海底兩萬里》《巴黎之秘密》《東歐女豪杰》都找到了本土敘事傳統(tǒng)的對抗文本,分析了其間的“沉默的對話”。但這里對抗文本的確定究竟是基于對兩者主題、人物、文學策略等內部特征可比性的分析,還是依據楔子、評注、序言等副文本中留下的信息,作者并沒有深入闡釋。

掩卷思之,《晚清政治小說》的價值不僅在于對政治小說在中國生根發(fā)展的整個歷程進行了全貌呈現,更在于其展開分析的方式。其分析層次靈活出入于修辭、主題、文本、文類之間,但又緊緊圍繞著世界性的文學潮流如何與地方環(huán)境相遇這個主題。就在論者都以為莫雷蒂的理論模型難以為具體經驗材料證實的時候,葉凱蒂以她的晚清政治小說研究提供了一份有血有肉的實證案例。實際上,觀察文學類型在世界范圍內的興衰、流變與更替,其意義不僅在于世界文學研究本身,毋寧說《晚清政治小說》是以文學作品為載體,以整體觀理解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一次成功嘗試。在整體觀的視野之下,比較跨文化互動中對于各種要素的認同與拒斥、創(chuàng)造新形式時對于傳統(tǒng)套路的啟用與棄用、文化潮流在不同區(qū)域間傳布的時機、速度和穩(wěn)定性,可以說葉凱蒂這一晚清政治小說研究為廣義的跨文化研究開出了許多新的方向。

行文至此,想起來二0一六年夏天與葉凱蒂教授在北京見面的情景。她為我解答完翻譯中的疑難后,我們在中關村一間江南風格的酒樓上聊起帶有強烈人文色彩的科幻小說《北京折疊》?;孟胗痴罩F實,人文匯入了科幻,在北方領略江南,日常生活中的和合共融多過孤立單一,我們的研究也應當如此。

(《晚清政治小說》,[美]葉凱蒂著,楊可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即出)

猜你喜歡
凱蒂跨文化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凱蒂與星夜——凡·高作品之旅
凱蒂游倫敦
凱蒂游蘇格蘭
凱蒂的倫敦圣誕節(jié)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藝術評論(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宜章县| 盐城市| 渝中区| 潢川县| 卓尼县| 大连市| 绥江县| 寿宁县| 任丘市| 理塘县| 额济纳旗| 叙永县| 海安县| 新兴县| 安龙县| 西充县| 南投市| 屏东市| 大理市| 竹溪县| 铜鼓县| 汶上县| 宁远县| 建宁县| 中阳县| 桓仁| 织金县| 分宜县| 庆阳市| 信宜市| 北票市| 盐池县| 禹州市| 外汇| 山东省| 武隆县| 苏尼特右旗| 宁南县| 米易县| 始兴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