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南
2017年3月26日,小高(化名)未通過APP程序掃碼獲取密碼,自行解鎖了一輛ofo共享單車騎行,與一輛大型客車發(fā)生碰撞,經醫(yī)院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年僅10歲。交警部門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客車司機王某轉彎時疏于觀察路況,未確認安全通行,負次要責任;小高未滿12周歲駕駛自行車在道路上逆向行駛,且疏于觀察路況,負主要責任。
小高的父母認為,由于拜克洛克公司對投放在公共場所的ofo共享單車疏于管理,該車輛上安裝的機械鎖密碼固定,易被手動破解,且使用完畢后鎖定程序不符合習慣、未鎖率高,同時車身未張貼“12周歲以下未成年人不得騎行”的警示標識,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同年7月,小高的父母訴至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拜克洛克公司立即收回所有ofo機械密碼鎖具單車,并更換為更為安全的智能鎖具,同時要求被告拜克洛克公司、肇事客車司機王某及其雇主客車租賃公司、相關保險公司賠付經濟損失共計860萬余元。
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受理該案后認為,小高與肇事機動車方之間是道路交通事故糾紛,與拜克洛克公司之間是生命權糾紛,兩者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經法院釋明后,為了能夠盡快獲得交通事故保險賠付款,小高父母表示在該案中先行處理交通事故賠償問題,再另行起訴解決與拜克洛克公司的糾紛。
2018年3月6日,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就交通事故賠償案做出判決,判處肇事機動車一方承擔40%的賠償責任,被告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賠付責任,向小高的父母賠償55萬余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2萬元)。目前該判決已生效,小高父母已收到交通事故相應賠付款。
對于小高父母起訴拜克洛克公司,因為案件新型、復雜,法院申請了數次延期。2020年6月12日,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為拜克洛克公司應對小高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但小高父母作為小高的監(jiān)護人,在對小高形成正確的公私財物道德觀念、交通安全教育及增強規(guī)則意識等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
考慮到本案事發(fā)時被告拜克洛克公司從事的互聯(lián)網自行車租賃服務屬于新興行業(yè),企業(yè)的管理義務、服務水平和滿足社會公眾需求的能力均處在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之中,并綜合考量拜克洛克公司對本案損害后果發(fā)生的過錯程度,及其過錯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原因力,靜安區(qū)人民法院酌定拜克洛克公司對兩原告前案未獲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損失承擔10%的賠償責任,即人民幣6.7萬余元,駁回原告的其余訴訟請求。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沈奕斐表示,判決拜克洛克公司賠償6.7萬余元,對于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和教育責任的分配是具有社會意義的。首先,相關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未滿12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騎自行車上路,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告知并采取一定措施阻止其騎車上路。其次,訴訟中提到因為ofo共享單車的車鎖易破解,導致事故發(fā)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意識到“只要車輛不屬于自己,即使沒有上鎖也無權使用”這一公共生活原則??梢?,小高的父母沒有履行好對小高的監(jiān)護職責,使得小高沒有形成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交通安全意識與遵守規(guī)則的法治意識。
從社會的警示作用來看,父母要承擔起監(jiān)護和教育孩子的主要責任。同時,父母自身需要不斷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增強規(guī)則意識,以便更好地教育和保護孩子。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強表示,本案的意義在于,企業(yè)在經營過程中要對可能與其業(yè)務發(fā)生關系的不特定社會主體盡到合理限度的注意義務,或者安全保障義務,這是由企業(yè)經營者的專業(yè)屬性和經濟實力所決定的,無論對此有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都不失為是一項法定義務。與此同時,法定義務的設定也要兼顧公平性,要充分考慮社會生活的復雜性。企業(yè)經營管理中的各種實際情況,既要讓注意義務落到實處,切實防范風險發(fā)生,也不能給企業(yè)造成過于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管理成本,令企業(yè)動輒得咎,陷于經營困境。應合理把握司法政策,力求裁判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做到不枉不縱、分清是非、以案釋法、弘揚正氣。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海表示,本案判決是一個有溫度的判決,體現(xiàn)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與政治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一方面,本案具有積極的警示作用,既可以倒逼共享單車公司彌補車鎖設計及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讓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能夠落地生根,也可避免企業(yè)承擔過重的賠償責任,兼顧了消費者的最大利益和共享單車平臺長遠發(fā)展。另一方面,本案具有正面的引領作用,對致人死亡的不同原因力的綜合考量體現(xiàn)了人民法院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裁判理念,對其他地區(qū)人民法院裁判此類案件起到了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
編輯 梁楠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guī)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絡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