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時代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已然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適用于當下的學科教育工作中。英語本身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習難度較大,聽說課程更是關(guān)系到學生的綜合成績與英語水平,必須要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結(jié)合實際情況,對任務型教學模式下,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有關(guān)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guān)鍵詞】任務型教學;英語聽說課程;有效性
【作者簡介】楊喻程,湖南省邵陽市邵陽學院。
【基金項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8C0788。
任務型教學法,是基于現(xiàn)代教學理念產(chǎn)生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圍繞特定交際、語言項目設計出的具有可行性、了操作性的任務,通過學生的表達、溝通、交涉等,來完成各項任務,以達到學習目的,這對于改善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任務的推動下更好地理解、學習有關(guān)知識內(nèi)容,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fā),對任務型教學對英語聽說課程有效性提升的策略進行詳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 任務型教學模式概述
任務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課上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教材內(nèi)容,設計可操作性、實踐性、可行性的學習任務,然后在課上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任務,在共同任務的促進下,實現(xiàn)自主探究與學習,培養(yǎng)學生個人能力。為了保證任務型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實用性原則。教師在采取這一方法完成教學時,應注意結(jié)合教學目標合理設計任務教學方案,貼近生活還要保證任務難度適中,既要貼近于學生生活實際,又要保證任務難度適中,不會為學生思考、自主探索帶來較大的負擔;第二,語言形式原則。任務型教學的著重點在于引導,教師應重視語言形式,為學生合理設計語言形式學習計劃,彌補任務型教學語言形式學習不足的這一弊端;第三,語言評價原則。為了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自身英語的實際學習情況,英語教師應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全面、針對性的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更好地掌握高中英語的有關(guān)知識,并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為英語水平的有效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二、 高校英語聽說課程教學問題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英語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各個專業(yè)的必考課程,再加上現(xiàn)下國際貿(mào)易往來日益頻繁,英語這種通用語言也更加重要。然而,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現(xiàn)如今高校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聽說課程教學有效性。首先,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大部分的教學時間內(nèi),聽說教學主要是以“聽”為主,不注重“說”,“說”這一部分被相對弱化,導致大部分學生會“聽”,無法較好地表達出來,影響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其次,聽說教材內(nèi)容繁多,難易程度不易,大部分學校在英語聽說課程教材選擇方面,都是以相同的標準來選擇,缺少對學生之間差異性的綜合性考量,導致在課上教學期間,學生普遍出現(xiàn)進度無法跟上教師講授的情況;第三,課后作業(yè)形式單一,流于形式,雖然在課上會讓學生完成一些四六級英語的聽力真題,但實際上學生為了應付教師,并不會仔細聽這些聽力練習,口試更是出現(xiàn)學生可以背誦答案的情況,導致課上作業(yè)有效性不高,學生無法得到充分練習的這一消極現(xiàn)狀。
三、 任務型教學模式下高校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高校英語教學普遍沿用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框架,在課上重視知識講授輕視實踐培養(yǎng),聽說教學是為了讓培養(yǎng)學生較好的英語聽力與口語能力,讓高校學生可以真正意義上的進行英語實踐與交際,為其今后英語水平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1. 強化任務教學管理。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本身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與想法,在開展任務型教學期間,很容易在自己主觀想法的影響下,按照自身需求對有關(guān)內(nèi)容進行理解,操作、學習方向也會有所改變,甚至導致出現(xiàn)錯誤的情況。因此,高校英語教師在開展聽說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考慮學生個體需求,制訂相應的任務目標,符合高校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步入正軌。為了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教師還應分層進行,將后進生均勻地分布在各個小組中,優(yōu)等生則是可以發(fā)揮帶頭作用,讓彼此之間都能夠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以提高自身的英語聽說能力。
2. 加強聽力技巧訓練。在聽說教學中,“聽”可以理解為是“說”的基礎(chǔ),只有讓學生學會聽英語,才能夠在英語中發(fā)現(xiàn)語言特點,并在說英語的過程中加以注意,且聽力理解與練習本身就能夠幫助學生大腦對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思維加工、判斷、解釋,對于高校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高校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聽力技巧,使其可以精準地把握英語發(fā)音規(guī)律與特點。以此為基礎(chǔ),教師還可以在課上糾正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包括語音、語調(diào)、重音等方面的內(nèi)容,加深其對于英語聽說的理解。為此,教師還可以將不同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地理等融入聽力材料中,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可以從西方人的思維角度出發(fā),對英語知識進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能力。
3. 豐富聽力任務完成形式。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投機取巧的行為,在學習方法上也是有著各自的方法。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能力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讓學生的英語聽說練習可以步入正軌。為了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聽說平臺,高校英語教師還可以將聽力任務以游戲、對話、排演、競賽等多種形式呈現(xiàn)出來,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彼此之間的競爭,可以分為團隊競爭、個人競爭,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得英語聽說教學與任務更加貼近于學生本身與日常生活,具有實用性、體驗性與應用性。
4. 強化聽說交互任務。根據(jù)二語習得理論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可以了解到,在可理解性輸入與可理解性輸出兩者都具備的條件下,語言習得才能發(fā)生。聽是輸入,說是輸出,高校英語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一點,在課上注重聽說交互任務的布置,建立互動機制、貫徹互動原則,搭建良好的英語聽說互動平臺。一方面,英語教師需要事先對學生的個人水平、聽說能力進行一個初步了解,以便于制訂更為詳細的交互任務計劃與方案;另一方面,則要考慮到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性,遵循個性、差異性原則,合理劃分小組、安排教學任務,保證教學任務的可行性與交互性。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各個階段的教育工作都有所改變,不僅是為了適應現(xiàn)代教學需求,更為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任務型教學的應用,能夠改善課上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從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因此,高校教師可以通過強化任務教學管理、加強聽力技巧訓練、豐富聽力任務完成形式、強化聽說交互任務等方式,將任務型教學融入英語聽說課程中,消除傳統(tǒng)教學形式為學生學習帶來的諸多弊端,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參考文獻:
[1]鄭貞,郝麗華.“任務型”教學法在軍事英語聽說課程中的課堂設計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35):119.
[2]陳燕.“任務型教學”在商務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上旬),2018(8):3-4.
[3]張楠.在英語專業(yè)《視聽說》課程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8(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