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希
減重需要控制飲食,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減少攝入,幫助我們實(shí)現(xiàn)減重目標(biāo)呢?
人的胃非常神奇,有時候我們吃一個三明治就能飽,而有的時候一頓大餐之后,當(dāng)甜點(diǎn)上桌的時候,胃里居然又神奇地“騰”出了地方。這說明只依靠“飽”的感覺來控制食量有時候不太可靠。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吃完了”意味著碗空了、杯子見底了或者菜上齊了———我們會依賴外部的信號來告訴自己什么時候應(yīng)該停下筷子。同樣多的食物,用小盤子裝會顯得更多,在吃自助餐或聚餐的時候,如果選擇小盤子,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少拿食物。
兩條同樣長的線,我們會覺得垂直的線比水平的長。把這種視覺錯覺應(yīng)用到生活中,用瘦長杯子喝飲料時會認(rèn)為自己喝了更多。研究顯示,如果更換成瘦長杯子來喝飲料和啤酒,就可以不知不覺地少喝進(jìn)1/4的熱量。
食物種類豐富時我們會吃得更多,這也是為什么吃一頓自助餐攝入的熱量通常會非常高。而且即便只是“看起來”種類豐富,也能讓人多吃。比如,比起單色的巧克力豆,五顏六色的巧克力豆會讓人更有食欲。
因此應(yīng)對方法是人為減少可選擇的種類。做菜的時候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可以不吃三菜一湯,而是做“一鍋出”的料理,例如一碗葷素兼有的湯面,既有蔬菜、肉類又有主食,能更好地控制熱量攝入。買零食的時候,也不要一次買很多種類,一次只買一種且盡量買小包裝的。
越容易獲得的食物我們就越容易吃多。商店里,甜點(diǎn)、餅干往往放在透明包裝里,也是為了增加“唾手可得”的誘惑力。
人有時候是有惰性的,如果零食就在手邊,可能還沒有時間做決定就已經(jīng)吃進(jìn)嘴里了。但如果把零食放得遠(yuǎn)一些,去拿食物的路上,我們就有時間思考是否真的想吃零食,這一點(diǎn)時間可能會讓我們做出“還是不吃了”的決定。
因此,要盡量減少“看得到”的食物,避免用透明的罐子裝餅干、零食。建議把零食放在櫥柜的角落里,或多用幾層包裝紙包好。此外,規(guī)定自己只能在餐廳吃東西,或者必需用盤子吃點(diǎn)心,讓吃變得麻煩。
有的時候,我們“吃”并不是因?yàn)轲I,而是因?yàn)榇蠹叶荚诔裕蛘咭驗(yàn)殚_心所以胃口大開。聚餐時人們停止進(jìn)食往往也是因?yàn)橥槌酝炅耍皇俏覀兂燥柫?。如果一家人聚餐吃餃子,也很難記得自己是吃了10個還是15個。當(dāng)然,節(jié)假日親朋好友聚會還是要開心就餐,但同樣可以用一些方法避免吃得過多:
●爭取當(dāng)最晚上桌的人,可以幫忙布置桌面擺餐具等。
●坐在吃得慢、吃得少的人旁邊,或者吃飯速度向吃得最慢的人看齊。
●不要每次都把碗里的東西吃光,這樣好像自己還沒吃完。就可以禮貌地回絕“再盛一碗飯”的盛情。
●盡量坐在素菜、低熱量菜的旁邊,避免坐在油炸食品、主食或點(diǎn)心旁邊,這樣就不會總?cè)コ阅切└邿崃康牟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