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魚
一身干練的戶外裝扮,一個碩大的單反相機。腳步輕盈,身形敏捷地穿梭在叢林中,就像電影里看到的女特種兵。這是肖輝躍留給人們的印象。
“80后”肖輝躍是湖南長沙寧鄉(xiāng)人。那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春天的早晨,人們經(jīng)常在畫眉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中醒來,推開窗就能看到麻雀在樹枝上跳躍,田間不時有美麗的白鷺翩翩飛過。因而肖輝躍從小就對鳥有了深深的感情,掏鳥窩、養(yǎng)小鳥成了童年的最大樂趣。長大后,她離開家鄉(xiāng)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但心靈深處對故鄉(xiāng)的風物,尤其對鳥兒仍然有著深深的眷戀。
有一次,肖輝躍回鄉(xiāng)下老家,看到一群白鷺時而棲息在水邊,時而展翅飛向天空,它們優(yōu)美的身姿立即勾起肖輝躍童年的美好回憶。她用手機將白鷺的“倩影”拍了下來,分享到朋友圈里,引來很多網(wǎng)友圍觀、點贊。她由此產(chǎn)生了拍攝鳥兒的想法。
2014年11月22日,長沙野生動植物保護協(xié)會舉行洞庭湖觀鳥活動,肖輝躍得知消息后立即報名前往參加。觀鳥活動中,被各種鳥兒優(yōu)美舞姿深深吸引的同時,也為一些人為了一己私欲殘害鳥兒的行為而感到震驚,她更加堅定了拍鳥的想法。觀鳥活動結束后,她買來相機,開始踏上拍鳥之路。
拍鳥,首先要識鳥、懂鳥。為此,肖輝躍在學習攝影技術的同時,買來幾百本有關鳥類的書籍,一頭扎進“鳥?!敝??!懊刻於荚诳?,一年讀的書比整個學生時期讀的還多,晚上都是抱著書睡覺。”她還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把各種鳥的外形、習性、聲音特點等等都詳細記錄在筆記本上,隨身攜帶著,一有空就拿出來翻看。
漸漸地,肖輝躍對鳥熟悉起來。就拿普通的麻雀來說,在一般人眼里,它們個頭、花紋差不多,似乎沒什么區(qū)別,但肖輝躍卻能說出一二十種麻雀的名字。
鳥類是拍攝難度較高的題材,它們警覺性高,要在不驚擾的情況下,拍下精彩瞬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練就“招風耳”,更要練就“火眼金睛”。在這方面,肖輝躍有自己的辦法。每次拍攝時,她先聽鳥的叫聲,判斷出大致方位,然后用望遠鏡去觀察,確定鳥兒的具體位置后,就可以拍了。
因為是業(yè)余拍攝,為不影響上班,肖輝躍最初選取的拍攝地點是距離單位較近的團頭湖,那里生活著很多種類的鳥。每天凌晨4點她自己開著車,從寧鄉(xiāng)出發(fā),5點左右到達目的地,拍到7點左右,然后開車回來剛好趕上上班時間。到了周末,肖輝躍則去一些稍遠的地方拍攝。
沒有周末,沒有節(jié)假日,肖輝躍“瘋狂”地追著時間跑,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拍下了300多種鳥。用大家的話說,“把整個湖南的鳥都拍完了?!?h3>涉險拍鳥
開始,肖輝躍拍鳥,只要好看她都感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拍攝觀念“升級”了,把目光放在了一些珍稀鳥兒上。
2016年3月,當她聽說云南的高黎貢山可以拍到白尾梢虹雉時,她決定前往。白尾梢虹雉屬于珍稀罕見的鳥類,目前在國內拍到的人屈指可數(shù)。
為了能夠拍到滿意的照片,肖輝躍事先做足了功課。她在網(wǎng)上查閱白尾梢虹雉的資料,熟悉它的習性,以及當?shù)氐囊恍┑乩?、風土人情以及氣象方面的情況?!爸挥辛私獾酶?,才能拍出更珍貴的照片?!?/p>
沒想到,雖然做足了功課,但在拍攝中還是出了岔子,她甚至差點兒連命都搭在了那里。
高黎貢山海拔4000米,有“世界自然博物館”“野生動物的樂園”的美稱。肖輝躍拍攝地點選在南齋公房,那是一座除了一扇門外,什么也沒有的石頭房子。“說什么也沒有并不準確,它至少有3個房客:蜘蛛、赤腹松鼠和熊?!毙ぽx躍打趣說。晚上蜘蛛會爬到她的臉上來“上網(wǎng)”,赤腹松鼠則時刻覬覦著她的食物,而上山途中沿路不斷出現(xiàn)的“熊出沒,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則告訴她,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拍攝,困難可想而知。
盡管事先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但很多意外讓她始料不及。到達的那天晚上,半夜突然下起大雨,雨水順著墻角流下來形成“河流”,把她連人帶床沖到門外,熟睡中的肖輝躍竟沒有察覺。當她早上從睡夢中醒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躺在“汪洋大海”之中,驚出一身冷汗。
這還不算,更膽顫心驚的是第二天,她外出拍攝途中天氣突變,大霧彌漫雷雨交加,更為要命的是她和向導走散了。她只得躲到一堵懸崖下,大聲呼救。喊了半天也沒有喚來向導。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肖輝躍更加擔心。她從資料里知道,高黎貢山每年都要走丟好幾個人。情急之中,肖輝躍突發(fā)奇想,是不是向導對人的聲音不敏感,對鳥類的聲音更敏感?于是,她試著學白尾梢虹雉叫了幾聲。奇跡出現(xiàn)了,不久向導循著鳥的聲音,找到了她這只“白尾梢虹雉”。
雖然經(jīng)歷險境,但令肖輝躍欣慰的是,她最終成功拍到了白尾梢虹雉,總算不虛此行。
從高黎貢山遇險回來后,肖輝躍在心里告訴自己,算了吧,再也不去危險的地方拍攝了。一向對她拍鳥不太贊成的丈夫更是強烈反對,叫她不要“玩命”。
說歸說,一旦肖輝躍聽到哪里有好鳥出現(xiàn),她又會迫不及待前往拍攝。在看到鳥的那一瞬間,她什么也不怕了。
在拍鳥和觀鳥的過程中,肖輝躍閱讀了大量的自然文學作品,像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年鑒》、梭羅的《瓦爾登湖》、懷特的《塞爾伯恩博物志》。因此別人拍鳥,也許只是單純的拍照,而肖輝躍則不然,除了鏡頭,她還用文學的語言記錄下各種鳥類的生活狀態(tài)和自己的感悟。
肖輝躍筆下的鳥,不僅有趣,而且性格突出。她在《斑頭雁的故事》中有這樣精彩的描述:有大膽的公雁適時地出現(xiàn)在心儀的母雁面前,或高調表白,或肉麻贊美。一般母雁聽到這樣的甜言蜜語,便立即羞澀地低下頭以身相許,一輩子跟定對方了。也有母雁要考驗“情郎”,跳下水中默不作聲的。公雁便圍著母雁不停地轉圈,又是扯著脖子又是扇翅膀,還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將頭頸沉入水中,并且對著青海湖發(fā)下一遍又一遍誓言:“親愛的,就算青海湖湖水干涸,我的愛情也不會枯萎?!蹦秆阊b作聽不見,故意把脖子偏過來偏過去。公雁便立即湊到它耳邊:“啊,親愛的,就算青海湖干了,我也不變心!”公雁紅著臉貼著母雁的脖子,一臉討好。
如果不看題目,誰會想到寫的是鳥?如果不是對鳥“情有獨鐘”,又怎么能寫出如此優(yōu)美的文字?
4年多來,肖輝躍到過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貴高原、內蒙古高原,孤身一人穿過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好幾年春節(jié)都是在尋鳥中度過,目的就是能夠拍到心儀的鳥。據(jù)資料記載,中國共有1400余種鳥,肖輝躍就拍到了821種,儼然十足的“鳥瘋子”。
前不久,肖輝躍把幾年來拍鳥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整理成冊,出版了《飛躍高原》一書。她說:“鳥類的棲息地正在遭受破壞,希望通過文字和影像的力量喚醒人們熱愛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從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