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昌
張仲景出生在南陽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父親張宗漢曾在朝廷做官,家里有很多藏書。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典籍,尤其愛讀醫(yī)學書。他讀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時,覺得非常神奇,欽佩扁鵲的高超醫(yī)術,也想做一名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大夫。他對醫(yī)學產生的興趣與日俱增,加上他大量閱讀和鉆研醫(yī)書,為后來成為醫(y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張仲景有位遠房伯父叫張伯祖,是南陽郡極有聲望的大夫。那年秋天,一場瘟疫在宛城四周蔓延,災難波及張仲景居住的村莊,他的母親染上瘟疫,一病不起,老族長派人去宛城請張伯祖回來救人。而宛城同樣瘟疫暴發(fā),張伯祖分身無術。
就在村里人不斷病倒、死亡時,14歲的張仲景從南陽伏牛山里采集和收購來一大車草藥,在家里對藥材用烘、炒、洗、泡、漂、煮等方法加工,消除、降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藥材炮制好后,他又用大水缸燒火煎藥。
大缸藥湯煎成后,他把老族長和鄉(xiāng)親們請來,他對大家說:“小時候,伯父在家開藥鋪行醫(yī),他的號脈、問病、開方、制藥等我都記在心中。加之我讀了大量醫(yī)書,拜訪了很多名醫(yī),博采眾長,也搜集了大量的土單驗方,對醫(yī)道略懂一二?,F在這場疫病叫傷寒,是可以醫(yī)治的。喝一碗我的藥湯,會立時見效。喝上三五天,定可起死回生,大家如若不信,請當場飲用一試?!彼岩煌胨帨醯酱蠹颐媲埃瑳]人相信他的藥管用,無一人接碗。張仲景為了打消眾人的顧慮,他把那碗藥湯喝了。這時,她母親為給兒子撐腰打氣,也喝了一碗藥湯。老族長非常感動,招呼眾人:“還愣著干啥,有藥治病總比等死強,給我也來一碗。”
眾人如夢初醒,紛紛拿起碗,喝起藥,一大缸藥湯喝個精光。幾天后,全村人把那一車草藥煎完喝光后,病人一個個痊愈了。
消息傳到了張伯祖耳里,他非常高興,覺得張仲景是塊學醫(yī)的好材料,當即把他召到宛城,收為徒弟。有了名師的指點和言傳身教,張仲景醫(yī)術大大提高。
張仲景在繼承前人“醫(yī)經”知識的基礎上,把“經方”發(fā)揚光大,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他學醫(yī)的目的很純粹:“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