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明
我們在初秋回來了,尚無風雪,卻有拼搏和情義……
本以為一年一度的集團乒乓球比賽今年要取消了,沒想到只是延期舉行。作為單位乒乓球隊的一員,我覺得越是在特殊的時期越要堅守陣地,恢復常態(tài)。
乒乓球隊接到工會主席的通知時,距離比賽日期也就不到一個月了。對于我們這些還是春節(jié)節(jié)前摸過球拍的人來說,抓緊練習、找回球感是當務之急。單位工會同事很快聯(lián)系了訓練場地,解決了球隊訓練的困難,每周五下午的突擊性恢復訓練迅速展開。
老隊長“常一哥”年底將退休,每次訓練前他都給大家準備好飲用水,賽前微信群里的通知也是及時周到。這些細枝末節(jié)并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也許正是因為老隊長的負責擔當,隊員們從未有漏訓的情況出現(xiàn)。我跟老隊長在一起訓練比賽快20年了,他的這種態(tài)度似乎已經(jīng)習以為常,我們大家只是默默地感受與感動。老隊長更是我們球隊的男單一哥,雖然我們平時只是稱呼他為“老常”,但心中的“常一哥”地位卻是實實在在的,論球技論做事都相配。
球隊隊員是兩男兩女,女隊員彭姐今年也將退休,小小的個頭卻充滿能量,她最大的短板是打球時缺乏自信,時常埋怨自己打不好,我們就不斷地鼓勵她。另外一名隊友是湯姐,年齡當然也不算小了,可依然每練必到,與彭姐的雙打配合愈發(fā)默契。
訓練中我們還與外面的球友經(jīng)常交流,邀請過往的球友來當陪練,希望可以以最好的狀態(tài)迎接這次特殊時期的比賽。
我家距離訓練場館大約有近40公里的路程,可這也擋不住我,因為我心中早已許下一個心愿———陪幾位即將退休的老哥老姐再打一場比賽,給他們留下“職業(yè)賽場”最后一戰(zhàn)的圓滿記憶。
球隊領隊“萌萌”是位女性,比我們都年輕一些,她看似健壯的身體實際是做過大手術的人,否則她也會成為上場比賽的隊員的。她在比賽當日為球隊悉心準備了豐富可口的早餐,更難能可貴的是為血糖高的“常一哥”提供了“個性早餐”,這點點滴滴都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林總總說了這么多,為啥還不提比賽結果呢?在參賽的26支球隊中,我們獲得了團體第四名。結果當然重要,可過程同樣可貴。正像賽后單位張總編輯說的“每一次堅守,都值得自豪”,這才是一個勇敢的團隊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具備的精神。
文章到此,除了感謝單位領導群發(fā)的祝賀“喜慶紅包”和每一位同事的熱情幫助與點贊之外,最后我也想在此給自己謀點兒福利,夾帶一點兒“私貨”,直播一首打油詩,以此紀念這次“平常”而又“特殊”的比賽———
送隊友
昔日臺前逞英豪,
今朝將退別賽場。
陪君終戰(zhàn)守一方,
從此江湖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