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勁松 匡妮
摘 要:移動數字媒體給積極老齡化提供了新的手段。論文對36位城市老年人深度訪談發(fā)現(xiàn),半數受訪者采納了移動數字媒體,但熟練使用者占比低;采納者對移動數字媒體的使用共性與個性并存,借其鏈接健康資源、接軌數字時代生活方式、豐富老年生活、維持乃至擴展社會關系網絡??赏ㄟ^完善幫扶體系、開發(fā)與設計符合老年人需求和生理特征的專屬應用軟件等,促進他們采納與深度使用移動數字媒體。
關鍵詞:移動數字媒體;老年人;采納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7-00-03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互聯(lián)網持續(xù)向中高齡人群滲透,截至2020年3月,6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6.7%,總數達6 000萬[1],而五年前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4%和1 500萬。QuestMobile發(fā)布的《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銀發(fā)經濟”洞察報告》顯示,我國銀發(fā)人群的移動網民規(guī)模已超過5 000萬,雖滲透率不高,但用戶規(guī)模、使用時長都在增加。[2]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的移動數字媒體蘊含著移動化、智能化、生活化等特質,正加速向城市老年群體滲透,也給積極老齡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那么,城市老年人移動數字媒體的使用情況究竟如何?存在哪些問題?這是本文所關注的問題。論文確定以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qū)某社區(qū)為調查點,以在居委會注冊登記的60歲及以上老人為抽樣框,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36名老年人進行半結構化深度訪談。每場訪談時長在30分鐘左右,主要圍繞受訪對象的基本情況、對移動數字媒體的認知與理解、采納過程或未采納原因、使用體驗等話題展開。在征得受訪對象同意的前提下,對其手機上的應用軟件進行觀察,以挖掘在訪談中被受訪者“間歇性”忽略的細節(jié)。
在受訪者的基本人口學特征方面,36位受訪者中,男性20人、占比55.6%,女性16人、占比44.4%;60—70歲21人、占比58.3%,71—80歲11人、占比30.6%,81歲以上4人、占比11.1%;受教育程度方面,未上過學4人、占比11.1%,小學24人、占比66.7%,初中3人、占比8.3%,高中/中專/職高5人、占比13.9%,本科及以上學歷0人;職業(yè)經歷方面,國家行政機關6人、占比16.7%,事業(yè)單位12人、占比33.3%,商業(yè)和服務行業(yè)7人、占比19.4%,農業(yè)相關生產人員9人、占比25.0%,其他2人、占比5.6%。
一、半數受訪者采納了移動數字媒體,但熟練使用者占比低
訪談結果顯示,36位受訪者中,25人擁有智能手機、占比69.4%,8人使用非智能手機、占比22.2%,3人沒有使用任何相關設備,占比8.3%,其年齡分別為73、78和86歲。應該說,智能手機在城市老年群體中有著較高的普及率。然而,在擁有智能手機的受訪者中,能夠熟練使用的僅6人、占所有受訪者的16.7%,能進行簡單操作使用某單一軟件者12人、占比33.3%,僅會開關機和打接電話者5人、占比13.9%,完全不會使用者(處于閑置狀態(tài))2人、占比5.6%。從年齡分布看,會使用智能手機的23人主要集中在60—70歲,占該年齡段的71.4%。進一步分析,僅會打接電話只能說明使用了智能手機的通訊功能,而沒有采納其移動數字媒體的功能。這意味著,僅18人采納了移動數字媒體,占比50%,而熟練使用者僅占16.7%。
從訪談結果看,城市老年人未采納和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原因多樣,但因年齡、健康問題及移動數字媒體的復雜性而產生的自我否定、本能排斥和消極態(tài)度是根本原因。沒有使用任何相關設備的孫姓受訪者(86歲,女)直接表示,“買手機太浪費,沒有必要”;鄧姓受訪者(82歲,女)將自己堅持使用非智能手機、未采納移動數字媒體的原因歸咎于“擔心自己不會操作產生過多不必要的費用”。太復雜、不會使用是兩位雖擁有智能手機但閑置不使用的關鍵原因,匡姓受訪者(83歲,男)提到,“孫女有教過我,太復雜了,老了也反應不過來”;劉姓受訪者(76歲,女)則表達了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無奈,“手機是兒子交網費送的,我平時也只會接電話,打不出電話,不會開鎖,經常按錯,沒有聲音”。
訪談發(fā)現(xiàn),對部分老年人而言,他們渴望融入移動數字媒體時代,更希望借此拉近與晚輩的距離、融入他們的生活,但對復雜技術的恐懼與無力成為一道橫在他們面前難以逾越的鴻溝??镄帐茉L者看到家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機,便要女兒為其買了一部,但由于不會使用,只能用來翻看手機相冊的照片,仍使用老伴的非智能手機與外界保持聯(lián)系。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符號價值大于實際價值,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儀式意義大于功能意義。盡管他們不能熟練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各項功能,但能進行簡單操作或僅使用某單一軟件甚至擁有智能手機本身就象征著他們擁有緊跟潮流、愿意接納創(chuàng)新技術的愿望與態(tài)度。
二、采納者的移動數字媒體使用:共性與個性并存
訪談結果顯示,18位會簡單操作以上者均會使用微信軟件。微信正在改變他們與子女、親友的溝通方式,也是他們每天投入時間最多的移動數字媒體應用軟件。除了作為溝通工具外,他們也開始接觸、嘗試微信的其它擴展功能。劉姓受訪者(63歲,女)講述了采納微信的過程,“我剛申請微信的時候,只會發(fā)點表情、看看新聞,現(xiàn)在我們經常發(fā)朋友圈點贊、視頻聊天、發(fā)紅包……這些都會了”;吳姓受訪者(69歲,女)對微信小程序頗有好感,“這是更加方便的一種方式,我直接點進去,圖片、文字、音樂什么都在里面,一次到位”。較之其他移動數字媒體應用軟件,微信在各類人群中的滲透率高、使用門檻相對較低、功能擴展性強,是老年群體“接觸互聯(lián)網的入口和采納移動數字媒體的起點”[3],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他們均等接觸移動數字媒體的機會。
從總體上看,受訪者對移動數字媒體應用軟件的使用呈現(xiàn)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首先,獲取健康信息、鏈接健康資源、進行健康監(jiān)測是大多受訪者關注的功能。陳姓受訪者(74歲,男)習慣通過微信獲取和分享養(yǎng)生類、健康類資訊,“給子女看”是其分享的直接動機,“我是轉發(fā)給他們看的,他們平常不注意這些,愛刷朋友圈,看到就是提個醒”。“知心心率檢測”是馮姓受訪者(77歲,女)經常使用的軟件,“用這個軟件很方便,手指一按就可以讀取我的脈搏數,也不用心電圖測量的儀器。我每個月拿這個數據到醫(yī)院看一下,醫(yī)生就掌握我的情況了”。其次,基于自身興趣愛好各取所需的差異化使用。周姓受訪者(61歲,男)以往每天準時守著電視獲取新聞,現(xiàn)在已用隨時刷“今日頭條”獲取資訊取代了這一方式,“看我們衡陽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哪里有好玩的地方,有這個軟件方便很多”。方姓受訪者(68歲,男)常使用“全民K歌”軟件上傳自己的作品,“我在里面加入了一個討論組,都是我們老年音樂愛好者,發(fā)了作品互相探討點評,非常好。別人給我的作品送花我也很開心,說明我的歌唱得好”。李姓受訪者(63歲,男)則會在無聊的時候刷抖音,有時會用“愛奇藝”看電視劇。此外,6位受訪者有使用抖音的經歷。這部分老年人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利用相關移動數字媒體軟件獲取感興趣的信息,充分表達自我、展示自我,與友人分享照片、視頻及相關作品,培養(yǎng)新的人際關系,加入或開設自己感興趣的群組,恢復久未光顧的團體生活等,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再次,使用便民服務類應用軟件接軌數字時代生活方式。王姓受訪者(72歲,女)非常享受出行類應用軟件帶來的便利,使用“鐵路12306”購票,“在這個軟件上,身份信息已經輸好了,把日期和時間定好就可以直接買票,一鍵支付就搞定了”,還經常使用“滴滴打車”,“在家門口就可以坐上車,現(xiàn)在還可以分享行程,把我的位置發(fā)送給家里”。孫姓受訪者(82歲,男)青睞于“掌上公交”,“這個可以告訴我怎么走更快,還能夠實時看到公交車的行駛位置和距離站點的時間”。此外,5位受訪者有使用“支付寶”等手機支付軟件的經歷。
雖然老年人對移動數字媒體的使用程度有別、熟練程度有異,但他們嘗試去接觸、去使用,不但能有效保障他們均等接觸互聯(lián)網的權利,而且還是他們鏈接健康資源、接軌數字時代生活方式、豐富老年生活、維持乃至擴展社會關系網絡和參與社會的有效方式,對實現(xiàn)積極老齡化有著重要的價值。
三、促進老年人采納與深度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策略
QuestMobile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從整體上看,中國每8個銀發(fā)人群中僅有1個移動網民,遠低于全體網民水平。訪談對象中能夠熟練使用移動數字媒體者僅占16.7%。移動數字媒體在老年群體中滲透率低、使用程度淺是不爭的事實。以下根據訪談中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探討促進老年人采納與深度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要點與策略。
首先,完善老年人移動數字媒體使用幫扶體系。訪談中發(fā)現(xiàn),來自家庭、朋友、所屬團體等關系網絡的支持,是促進老年人接觸、采納移動數字媒體的關鍵變量。大部分老年人使用的第一部智能手機是子女淘汰下來的舊手機,或是子女主動給他們購買的新手機。正是這一部手機,倒逼著老年人開始嘗試使用移動數字媒體和接觸互聯(lián)網,驅使著子女晚輩教他們學會使用數字媒體。訪談中發(fā)現(xiàn),在能使用智能手機的23人(含僅會打接電話、開關機的5人)中,17人通過子女學習、4人通過鄰居好友學習、1人在社區(qū)老年服務中心學習、1人為自行摸索。同時,關系網絡中親朋好友的移動數字媒體使用行為,也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老年人產生接觸的意愿和模仿使用的行為。李姓受訪者(63歲,男)提到,“每天看他(孫子)拿著玩,我現(xiàn)在無聊的時候也會打開‘抖音刷”。基于此,需要建立老年人移動數字媒體使用幫扶隊伍,將動員社區(qū)或相關機構參與培訓、激活家人支持等方式相結合,以幫扶老年人了解和接觸易于使用的App為基本目標,打通他們接觸、感知移動數字媒體的“最后一公里”。衡陽市老年大學開設了智能網絡學習班,成立之初僅有13位學員,現(xiàn)在已發(fā)展到120余名學員的規(guī)模,頗受老年人歡迎;開設課程不但涵蓋了安卓、蘋果系統(tǒng)使用等基礎性課程,還有攝影、P圖等高階課程。任姓學員(70歲,女)提到,平時子女工作忙碌,無法詳細指導她深入使用智能手機,老年大學的培訓能很好地滿足她的需求??梢?,應著力構建多主體、多維度、立體化的幫扶體系,使之貫穿于老年人了解、接觸和深度使用移動數字媒體的全過程。
其次,針對老年人需求開發(fā)專屬應用軟件。目前,移動數字媒體中面向老年群體需求的應用軟件很少。不少受訪者對開發(fā)老人專屬的應用軟件充滿期待。李姓受訪者(63歲,男)的智能手機大部分時間是孫子在使用,“我也會,但是沒有什么我們老年人的軟件,都是他們小孩玩的”;他患有高血壓,希望能有一款實時測量血壓的軟件,“每天拿測量儀測很麻煩,現(xiàn)在科技這么發(fā)達,手機用起來也方便”。方姓受訪者(68歲,男)提到,“活到老學到老”,希望有一款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在線學習軟件,能利用閑暇時間學習知識。鑒于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鼓勵企業(yè)基于老年人的需求開發(fā)專屬的應用軟件。在這方面,支付寶進行了積極探索,上線了專為老年用戶設計的“關懷版”小程序,其功能展示簡單而清晰,涵蓋了掃一掃、付款碼、充話費、繳水電煤費、查快遞、查社保、智慧救援、電子公交卡、出租/快車等老年人常用的功能。支付寶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過去的半年里,“關懷版”訪問量同比增長6.6倍;過去3年里,支付寶老年用戶數量翻了4.5倍。
再次,設計符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的移動數字媒體。老年人認知機能衰退、視覺聽覺功能下降、因年齡增長產生相關病癥,加之缺乏相關智能設備的使用經歷,使他們對移動數字媒體存在著較強的認知局限,接觸過程中有著較強的不適感和無力感。孫姓受訪者(82歲,男)在使用某讀書軟件時便遇到這樣的困惑,“我這次讀到這里,下次又找不到了”。移動數字媒體觸摸按鍵的觸屏面積有限,老年人在使用時經常出現(xiàn)點不準、點錯的情況。吳姓受訪者(69歲,男)因經常點不準按鍵而需反復進行同一操作,“老了也看不清了,有時候要我孫女幫我按才點得進去”。所以,專屬老年人的移動數字媒體應從他們的生理特征出發(fā),盡可能減少復雜繁瑣的操作步驟,確保界面簡潔清晰和主要功能一鍵直達,提高字體、字號、顏色、界面等設計元素和內容的識別度,避免采用相同或相近的元素,盡量擴大觸摸按鍵的觸屏面積。在訪談中,李姓受訪者(84歲,女)的兒子提到了對家人遠程控制老人智能手機的功能期待,“子女可以遠程幫老人進行包括打的、掛號和付款在內的各種復雜的手機應用操作。老人不需要對它進行操作,僅僅把它帶在身上就可以了”??紤]到部分老年人確實無法采納移動數字媒體的現(xiàn)實,為確保他們與數字時代的生活方式接軌,設計子女為老年人遠程操作移動數字媒體的功能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思路。
參考文獻:
[1]CNNIC. 第4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20-4-28)[2020-06-18].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P020200428596599037028.pdf.
[2]QuestMobile. 2018中國移動互聯(lián)網“銀發(fā)經濟”洞察報告[R/OL].(2018-7-27)[2020-06-18].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9852-1-1.html.
[3]姚勁松.我國老年人微信閱讀的內容供給現(xiàn)狀與優(yōu)化策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0,41(4):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