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秋
戴偉,明朝嘉靖、隆慶年間碭山知縣。在其4年任職期間,一心一意帶領(lǐng)碭山百姓脫貧,傾盡家產(chǎn)用以支持當?shù)孛癖婇_墾長滿茅草的荒原,發(fā)展生產(chǎn),還上書朝庭減免賦稅,幫助百姓擺脫貧困,頗得百姓擁戴。為感謝并紀念戴知縣刨茅開荒、助民脫貧之事,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戴茅草”“戴青天”。
戴偉,兗州府鄆城縣(今屬山東)人。他自幼勤奮好學(xué),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鄉(xiāng)試中一舉奪魁,考中舉人,被朝廷任命為碭山知縣。
十年寒窗苦讀,總算夙愿得償,戴偉不由心潮澎湃,暗暗下定決心,欲為官一任,振興一方。然而,當戴偉走進碭山的土地時,眼前冷冰冰的現(xiàn)實將他滿腔的雄心壯志擊得粉碎。舉目望去,但見土地貧瘠,田園荒蕪,黃沙蔽日,茅草叢生。百姓面黃肌瘦,衣衫襤褸,逃荒者不絕于途。百姓生活如此凄苦,國家的稅賦徭役卻絲毫不減。
一般新官上任,都是先拜謁上司,再拜會鄉(xiāng)紳,然后結(jié)識安撫地方實力派人物,取得上下支持,以利于迅速打開局面。戴偉卻不肯循規(guī)蹈矩,耳聞目睹的嚴酷現(xiàn)實使他憂心如焚,一上任便一頭扎到了老百姓之中。
為了改變百姓的貧困面貌,戴偉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走村串戶,跑遍了碭山大大小小的村莊,了解當?shù)仫L(fēng)土人情,體察百姓疾苦,調(diào)查民情民意,尋求脫貧的門徑。原來這碭山縣土地瘠薄,到處是飛沙,加之官府只知橫征暴斂,不注重發(fā)展生產(chǎn),致使田地失耕失種嚴重,出現(xiàn)了大批撂荒,茅草遍地,十分刺眼。
摸清了情況后,回到縣衙,征塵未洗,戴偉便飽蘸濃墨,奮筆疾書,逐級上報,直至上書朝廷,請求減免碭山縣賦稅徭役,放糧賑濟百姓,幫助百姓發(fā)展生產(chǎn),以盡快擺脫貧困,改善民生。
此時,坐在那把龍椅上的嘉靖皇帝,正沉湎于道教,研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自打“壬寅宮變”差一點被宮女勒死之后,朱厚熜便被嚇破了膽,躲進西苑的萬壽宮去潛心修道,哪有工夫去看一個小小知縣的奏折。戴偉的上書石沉大海。
上書遲遲沒有回音,百姓的貧困容不得等待,戴偉只好自己想辦法為民解難。經(jīng)過深入調(diào)研,戴偉對碭山的土地有了新的認識:碭山縣境地勢平坦,系黃河沖積平原,表層飛沙之下即是淤土,如經(jīng)刨除茅草,深翻精耕,便可將茫?;脑脑斐韶S產(chǎn)良田。這使戴偉看到了希望。
在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基礎(chǔ)上,方案越來越完善。戴偉召集亭、里、保、甲長商議,醞釀在全縣發(fā)起“刨茅草造良田”會戰(zhàn)。與會者都很贊成,但是又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了,那就是啟動資金。戴偉把自己微薄的俸祿拿了出來,并且又向當?shù)剜l(xiāng)紳富戶籌集或借貸,然而,由于碭山連年災(zāi)荒,鄉(xiāng)紳們雖然已經(jīng)大力支持,依然還不夠。
戴偉飛馬趕回家鄉(xiāng)鄆城,向老母親述說了碭山縣百姓凄涼的貧困景象以及自己的打算,懇請母親應(yīng)允變賣家產(chǎn),傾囊相助。母親是位深明大義之人,聽了兒子的敘述后為之潸然落淚,表示將支持兒子在碭山的事業(yè)。于是,母子二人合力籌劃,忍痛割愛,賣掉了家中的部分田產(chǎn),又把家里能變賣的東西都換成錢,讓戴偉去救濟幫助碭山的百姓。
手中有了錢,啟動開荒再不難。為了激發(fā)眾百姓消滅茅草的積極性,戴偉令人貼出告示,動員男女老幼齊上陣,凡開荒刨得的茅草,縣衙一律按價收買,每斤償付3錢,領(lǐng)得錢后仍將茅草返歸售賣者本人,運回家里作飼養(yǎng)牲畜的飼料。同時還規(guī)定,誰開墾的荒田歸誰耕種,且免交賦稅一年。
布告一貼,很快傳開。百姓看到這一政策后,十分振奮,農(nóng)人們既可開荒種田,又可換錢買米下鍋,全縣百姓欣喜無比,紛紛下地刨茅草,就連原本流落他鄉(xiāng)逃荒要飯的百姓也都聞訊陸續(xù)歸來?!芭倜┎菰炝继铩贝髸?zhàn)迅速掀起,縣域的每一個角落都干得熱火朝天。自此,荒涼蕭條、死氣沉沉的碭山又有了生機。
經(jīng)過一番努力,荒地開墾出來了,百姓心中漸漸升騰起希望。在百姓看來,這一切皆源于戴知縣籌錢收茅草,于是,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戴茅草”。
戴偉很樂意接受這個雅號。但是沒過多久,“戴茅草”真的“毛”了——荒地開墾出來了,但百姓沒錢買種子,此時扶貧基金捉襟見肘,扶貧開發(fā)再次面臨斷炊的危險。
戴偉再一次回鄉(xiāng)求助。母親一如既往,依然全力支持兒子決定,同意留下生活必需品和可以棲身的房屋,將其余40多間房子和擁有的全部土地悉數(shù)變賣。為此,還與弟弟產(chǎn)生了矛盾。弟弟也知道哥哥是在為民辦事,只是感覺傾全家之財用于外縣解困太難接受,一氣之下遠走他鄉(xiāng),從此再不回鄉(xiāng)。
籌集資金后,戴偉在鄆城老家設(shè)立收購站,購買農(nóng)具和各種作物種子,用鐵輪大車運往碭山。見此情景,碭山當?shù)氐钠渌倮艉袜l(xiāng)紳富戶大受感動,也積極行動起來,踴躍捐錢捐物,幫助百姓購農(nóng)具、買種子,并且一百畝地配一犋牲口。
經(jīng)過深刨茅根,碭山縣的飛沙地變成了二合土、蒙金地。一年之后,掙扎在饑餓線上的碭山百姓生活大為改善。放眼望去,碭山遍地高粱紅、谷子黃、棉花白,菜花飄香,一派豐收的景象。
隆慶四年(1570年),在碭山縣令任上近4年的戴偉升任順德府通判。碭山百姓依依不舍,自發(fā)來到縣衙,苦苦挽留,不忍戴偉離去。然而,上命不可違,戴偉最終還是不得不含淚與碭山百姓惜別,離開他深深愛戀著的碭山父老鄉(xiāng)親和這里的山山水水,踏上赴任的征途。
為紀念戴偉開荒刨茅草之事,碭山百姓贈送給他一塊金匾,上書“民之父母”四個金字,還捐資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以示紀念。后來,碭山民間流傳開了這樣一首民謠:“舊時茅草遍碭山,來了恩人戴知縣,茅草除盡地改良,大囤流來小囤滿,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饃不忘戴青天”。
作為碭山知縣,戴偉一上任,便把使百姓脫困的任務(wù),作為自己責(zé)無旁貸的使命,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殫精竭慮,想盡辦法,甚至不惜兄弟反目、傾盡家產(chǎn),竭盡全力支持碭山百姓發(fā)展生產(chǎn)。他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要對得起自己的職責(zé),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戴偉沒有留下一句豪言壯語,卻留下了世世代代人們對他的愛戴、敬仰和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