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莫里斯 韋蓋利
我現(xiàn)在正在學更多的漢語詞匯——這是我看到溫奶奶的善良之后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上午11點,門鈴響了。臺階上,我看到一位中國老奶奶,她個子瘦小,一手牽著小男孩,一手提著紙袋。我認得這位老奶奶,她不是第一次來了。她是小男孩的外婆,她女兒去年10月買了附近的房子。
老奶奶的女兒妮可(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目前在上海,整個夏天都是她的父母在大房子里幫她帶孩子。妮可顯然跟她媽媽說了我不久前剛動了心外科手術(shù),所以她媽媽決定給我送飯。
我知道紙袋里提的是什么——一個裝熱湯的保溫瓶,一個裝飯、菜、雞肉、豬肉或鴨肉,有時還有像煎餅一樣的食物。她幾乎每天都送來。
跟這位“恩人”溝通有點困難,因為她不會說英語,而我會說的漢語只有“你好”。有一次,她除送食物來之外還帶了一臺iPad。她指著屏幕說,上面是她女兒妮可發(fā)來的信息,妮可告訴我她媽媽想知道送的食物合口味不,不要太咸了。我不習慣用iPad,所以找不到按鍵,她說我應該跟她去她的房子。一到她家,她就把iPad交給她丈夫。我立即可以跟在上海的妮可進行視頻通話了,我們討論了她媽媽的烹飪,以及我得注意鹽攝入等問題。
我說,“你媽媽不能這樣一直給我送飯。我又很難做點比如烤牛肉、約克郡布丁這樣的本地菜作為報答?!?/p>
“???不要。”妮可說,“我媽不喜歡西餐。不要擔心,畢竟她總要做三個人的飯,她想多做你的一份就讓她做吧?!?/p>
“你至少得告訴我她的名字吧!”我說。
妮可說我不可能叫出她母親的名字,很難發(fā)音,就叫她的姓好了。所以,我就叫她“溫奶奶”。
最初,我會把不銹鋼飯盒洗干凈,歸還給溫奶奶,但溫奶奶明顯是在門前等我了。她可能覺得我太虛弱,不能自己走那么遠,所以盡管我拒絕,她還是攙著我,把我扶到我的門口。我很擔心,怕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時候會把她帶倒。
溫奶奶讓她女兒發(fā)郵件告訴我,我應該把空飯盒放在我家草坪旁邊的木椅上,之前溫奶奶曾經(jīng)試著用手勢告訴我,但我沒弄明白。
有一次,我還餐具遲了。沒有那個保溫瓶,溫奶奶端著一碗熱湯慢慢挪到我的門前。
租住在我家地下室的是個大學生,普通話說得非常好,在她和妮可的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我知道了溫奶奶68歲——比我年輕13歲,常年務農(nóng),沒能讀大學。我在英國戰(zhàn)爭年代長大,也沒讀過大學。
我們出生成長的兩個地方中間隔了一個世界,我們不會說對方的語言,但可以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交流。每天門鈴響時,必定是溫奶奶來到門口,將那熟悉的紙袋遞給我。
我費力地告訴她,我不讓她下個月回中國去。她聽了我蹩腳的表達,好像忍俊不禁。我現(xiàn)在正在學更多的漢語詞匯——這是我看到溫奶奶的善良之后能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當然,最先學會的是“謝謝你”,但我總覺得這是不夠的。
邱海潮摘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