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抗抗
那一份溫暖和慰藉便在收信、讀信、回信的過程中珍藏起來。見字如面也就如此吧,那一字一句便如寫信人的笑靨慢慢在眼前鋪展開來。
一
在許多年中,我們依賴書信維持生存。書信是我們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歡樂和光明。信中的每一個字都被我們貪婪嚼碎小心咽下,然后一字不漏地“輸入”記憶珍藏。收信、讀信和復信,常須躲閃避開周圍警犬般的耳目,使得書信的來去變得隱秘而鬼祟,那僅僅只因為小小的信封承載了最大的私人空間,是充滿敵意的生活中惟一的溫暖和慰藉,支撐我們度過苦澀難耐的時光。
那個冬天的小興安嶺,大雪封山,進山伐木的連隊和農(nóng)場斷了聯(lián)系,一連兩個月,信件完全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帳篷門口的雪地被盼信的人們踩得邦硬,林中只有飛舞的雪花但沒有哪怕一只信封的蹤影,寂靜和寂寞讓人透不過氣,每個人都狂躁不安,快被逼得發(fā)瘋。暴風雪的夜晚,我們在微弱的燭光下瘋狂地寫信,寫給我們想得起來的任何人。一只只用米粒黏的厚信封,在炕席下被壓成薄片,一只只薄片積成了厚厚一摞,硌得人腰疼。我們共同守望著冰雪,卻沒有郵遞員來把那些信接走。有個寧波女知青是個獨生女,她和父母有約,每日互有一信發(fā)出,從不間斷,沒有書信的那兩個月,她寫的信已塞滿了一個旅行袋,她甚至吃不下任何東西,氣息奄奄幾乎快要死去。一個休息日,有男生幫她背著那只旅行袋,頂著風雪步行幾個小時到林場的場部去寄信,把那個小郵電局的郵票用得一張不剩。
很多日子以后,天終于晴了,山溝里突然響起了拖拉機的轟鳴,我們的歡呼聲震落了樹上的積雪,滿滿的車廂卸下了我們需要的食品和雜物,還有幾只沉重的麻袋——快被撐破的麻袋在幾分鐘內(nèi)被無數(shù)雙手迅速撕開,無數(shù)只沉甸甸的信封如泉水嘩地涌出來,散落在雪地上,然后,一搶而空。我搶到了屬于自己的那幾封信,信上的郵票已被雪花洇濕。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節(jié)日,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同一份禮物。整整一個夜晚,帳篷里鴉雀無聲,人人都在馬燈下安靜地讀信,只聽見紙頁的翻動聲和姑娘們喜極的啜泣。我枕著父母和友人的來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誦著信上的每一句話。如今想起來,信上講的其實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二十多年前那個夜晚,信中的每一個標點符號都使我興奮不已。我傾聽爐膛中燃燒的劈柴在歡快地歌唱,伴著山林里低低的風聲,夜色從眼前的信紙上一行行挪移,終是無法入睡,早起的值日已開始擔水掃地,帳篷頂上煙囪的縫隙處漸漸由灰而藍最后變成一片金黃,天完全亮了,而我還睜大著眼睛。
那是等待書信的有關記憶中,最為完整的一次。
假如那些信再不來,我們還能在森林里堅持下去嗎?
小小的信封、薄薄的信紙,你真有那么大的魔力啊。
到了盼望情書的年齡,書信就成了生命以及愛人的一部分。
我們會像蜜蜂一樣辛勤地在收發(fā)室門口徘徊,像警覺的兔子一般時刻聆聽著郵遞員的腳步聲。我一次次穿過黑暗的樓道,一日數(shù)次爬過幾十級樓梯去開信箱。明明上午信已來過,下午還是忍不住再去一次。我的手顫抖著伸進滿是灰塵的鐵皮郵箱,把空空的郵箱搜索了再搜索。只要指尖觸到了一點紙角,未等把信封從郵箱里拽出來,漆黑的樓道已是陽光燦爛。旋風一般卷上樓去,信封就像是翅膀,平步青云,千里萬里飄飄欲仙。
在燈下鋪開信紙,眨眼間氣貫長虹。燈暗了窗明了,踏著晨曦去寄信,歸來夢里驚醒信封上忘了貼郵票。
書信的年代我們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滿了善意的夸張,雖有點自欺欺人卻助我們度過精神饑荒。其實每一封書信都充滿著被檢查被告密的危險,有多少悲慘的故事源于書信引發(fā)的禍端。但書信仍在繼續(xù)著,仍有那么多人癡心不改。書信是書信年代連通外界僅有的通道,惟一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無論是盼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個瑣碎的過程,都讓人愿豁出去拋灑所有的廢話和激情。
如今我們已不再等待書信,若是有送報的郵差捎來幾封書信,倒會讓你覺得稀奇,拆開看,信封里除了會議通知,便是合同公文。我們想要同另一個人私下說的話,莫非都已用電話和E-mail說完?書信時代終結(jié)后,我不知道自己還能盼望什么。偶爾我會瘋狂地用筆寫信,也僅僅是為了寄托對書信的懷念而已。
實在記不清楚有多長時間沒有寫過信和收到過信了,粗略的算大概也有五年了吧。收到的最后一封能叫“信”的信是一遠方的同學寫給我的,密密的一頁紙,里面夾著她的結(jié)婚照。之所以說叫“信”是因為信封里面有文字的內(nèi)容,這之后也收到過,只是里面一個字沒有,只是幾張照片。但是每年生日或元旦或春節(jié)總能收到同學的一張明信片,那份感動和收到信時的感覺應該是一樣一樣的。只是這幾年我好像從沒寫過信給別人,也再沒收到別人的信,這個網(wǎng)絡時代,電子通訊這么發(fā)達,誰還有時間和興趣來用一紙一筆來傳情達意?
而我,從心里來說是很喜歡這種方式的。
那些年的書信,就是寂寞日子里的歡樂時光,信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仔細咀嚼后小心咽下,留存在心里面,再裝入記憶收藏。那一份溫暖和慰藉便在收信、讀信、回信的過程中珍藏起來。見字如面也就如此吧,那一字一句便如寫信人的笑靨慢慢在眼前鋪展開來。
二
如今早已沒有了那一份期待了,生命中也少了一份欣喜。曾幾何時,我們的思念和祝福,憂傷與快樂都通過書信傳遞著,字里行間充斥的是思家的溫暖,友情的溫馨,愛情的浪漫,那一個個小小的信封承載的是多么沉甸甸的感情。拆開信的一剎,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讓大家都看到信的那端有人在牽掛著這個讀信的人。
如今什么都有了,可以發(fā)短信,可以打電話,可以視頻語音,可以QQ,MSN,還有電子郵件。我的郵箱用的時間雖也不短了,但回想起來好像并沒有收到過一封像樣的“信”,平時收發(fā)的幾乎都是應用的一些程序或是歌曲什么的,我也并不曾用它給別人寫過一封信,郵箱里從來也沒有出現(xiàn)過一封寫給我的信。
平日與朋友們聯(lián)系,也再沒說過給我寫信的話了,短信,留言或電話吧,對方也這樣告訴著自己,網(wǎng)絡時代的人們可能都是一樣的吧。看過一篇文章,說異地分居的夫妻倆,什么現(xiàn)代的通訊工具都有,可是他們很少用,而信件的往來倒是頗頻繁。朋友不解,問他們,他們這樣回答:那一根有形或無形的線,怎么能夠承載這么重的情呢?想想也是,像電子郵件,只是通過冰冷的屏幕看到的東西,總也不會讓人有見字如面的感覺吧?
好多東西都很遙遠了,遙遠的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感覺,只是很希望,在哪一天,能收到久違的,盼望已久的,或是出乎意料的一封來自遠方的老朋友的那一手熟悉的字跡,或者哪怕是一封電子郵件呢!想想,似乎有點奢侈了,書信,可能真的正在慢慢逝去吧。
唐龍摘自《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