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余
人生沒有絕對的快樂和悲傷
這個夏天,我一直在循環(huán)聽張韶涵的一首歌——《破繭》?!叭绻Y(jié)局僅剩慘烈,無懼在逆風中破繭,就算那羽翼被撕裂,重回到十九層深淵。”張韶涵的聲音一出,仿佛穿過云端,透過靈魂,讓一股暖流直達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在這首歌的評論區(qū)里,有人這樣寫道:“我的眼前浮現(xiàn)出了這樣一幅畫面:困在繭里的蝴蝶一點點挪動自己的小身板,忍受撕裂成兩半的劇痛去靠近繭外的光明。等待、嘗試、改變,蝶變的那一瞬,人間最美的溫暖包裹了它的周身?!?/p>
有人說,張韶涵的聲音有一股“破繭”的力量,鼓勵你敢于去撕開黑暗的屏障,迎接光明的到來。但我覺得她一開口,唱的就是青春。她的聲音空靈而干凈,如深山密林間的一股清泉,無論身處哪個時代,身處何種境地,堅韌成長的少年力都陪伴在左右。
張韶涵與孫燕姿、蔡依林、林俊杰、S.H.E等當紅明星同處一個時代,曾經(jīng)也是紅極一時的歌手偶像。但在經(jīng)歷了生母的連帶構(gòu)陷、姐妹花的恩怨糾紛等事件后,她幾乎耗盡了力氣。一夜之間,頂著“亞洲小天后”光環(huán)的她從臺前消失,而且一消失就是八年。
對于一個當紅女明星來說,八年意味著青春不再,也意味著沒有了絕地反擊的能力。但幸運的是,張韶涵沒有放棄,“人生沒有絕對的快樂和悲傷,我一直覺得,在人生的課題上,決定權(quán)往往就在自己手里?!蹦菐啄?,她跑去加拿大溫哥華開了一家眼鏡店,還親自設計高跟鞋,成立自己的高跟鞋品牌;她學習制作網(wǎng)頁、研究店面陳列;她對烘焙頗有心得……有人說,張韶涵是為了積累資本再做音樂。她的確熱衷于嘗試這些不同事物,并且樂在其中。
無論做什么,張韶涵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歌手身份。2016年,她參加了湖南衛(wèi)視音樂互動類節(jié)目《我想和你唱》,現(xiàn)場演繹《歐若拉》;2017年,她化名為“閑不住的鐵娘子”參加江蘇衛(wèi)視音樂挑戰(zhàn)類真人秀《蒙面唱將猜猜猜》;2018年的《歌手》節(jié)目更是讓她涅槃重生,作為首發(fā)陣容的嘉賓,她不僅是節(jié)目的首位女性串講人,更奉獻了不凡的唱功。
在《歌手》的比賽現(xiàn)場,她曾用六首歌唱出自己的音樂歷程,用不同速度、音域及曲調(diào)還原熟悉旋律,無縫對接,一口氣串燒出了《不痛》《不害怕》《隱形的翅膀》《手心的太陽》《歐若拉》《遺失的美好》在內(nèi)的六首個人金曲,在現(xiàn)場掀起了一波“回憶殺”。如天使吻過般的聲音一出,立刻引發(fā)觀眾大合唱,臺上臺下互動頻頻,儼然把個人演唱會開到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就連評委汪峰也感嘆:“太狠了!”
再次闖進大眾視野,張韶涵給聽眾帶來了全新感受,她的聲音不再拘泥于如絲綢般細而不膩,還極具穿透力、爆發(fā)力和感染力。除了小清新,有民謠的元素,也有異國民族情調(diào);有搖滾,也嘗試挑戰(zhàn)京劇……多樣化的演唱風格,迷倒了無數(shù)聽眾。
實際上,早在六年前,張韶涵就帶著新作品重回大眾視野,只不過“回歸”的影響力今非昔比。2013年她成立了音樂公司,親自擔任CEO。2016年,張韶涵開始嘗試全新的音樂風格,她說:“這么多年來,我經(jīng)歷過不同的音樂環(huán)境,不再跟隨,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用自己的音樂表達自己,才能守住那顆最純真的心。”
用疑問探尋真實的自我
歷時三年三個月,張韶涵帶來了第十張專輯《?》。專輯共有十首歌曲,她親自參與專輯制作的方方面面,審視流行音樂,嘗試了若干可能性。音樂主題調(diào)也從暗灰走向光明,最后沖破束縛與阻礙,無形的音符牽引著真實的人生。
十首歌曲,多種模樣。率先發(fā)布的兩首單曲《引路的風箏》《還》動用了音樂劇的敘事方式?!秳e》和《?!穬墒赘枨_啟了電子音樂模式;《我》在電子音樂框架中加入了世界音樂的氣息。
專輯中有多種類型的搖滾模式,《因“我”而起》在流行和歌劇基底上加入了搖滾形態(tài);《給還沒出現(xiàn)的你》滲入了民謠搖滾的意味;《作勢裝腔》將聽眾帶進了歌劇搖滾的宏大氛圍里;《無度》《河》又換為鋼琴民謠,讓整張專輯實現(xiàn)了最終的綿長釋放。
專輯在編曲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如歌曲《引路的風箏》和《還》,不斷做加法,龐大陣仗,暗沉氛圍,力圖制造充分的戲劇風。一類如歌曲《我》和《河》,不斷做減法,張韶涵的“海豚音”被隱藏了起來,突顯的只有鮮活的情緒,保證了音樂的絕對極簡。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有別于純粹流行歌曲的做法。這對于走流行市場的專輯來說,無形中抬高了門檻。但專輯里的歌曲并沒有喪失優(yōu)質(zhì)聽感,像《引路的風箏》,在經(jīng)歷過段落化的音樂差異對比,領(lǐng)略過充分動態(tài)的人聲變化后,聽眾自然而然地獲得了極致的體驗。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恰好也是張韶涵選擇做自己必須完成的“斷舍離”。對于曾經(jīng)爬上云端又跌落谷底的她來說,最終收獲的可能遠比失去的有意義?!??》在2020年3月發(fā)表后,首周便成功登頂中國臺灣五大唱片銷售冠軍。
專輯一直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張韶涵說:“我們站在當時當下,向過去與未來的自己發(fā)出信號,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疑問。”那些被歌頌的完美,是理想還是可悲?我們該如何在大環(huán)境里找到平衡?帶領(lǐng)我們朝理想方向走的人是誰?你如何讓你的“?”有意義?……
實際上,在第十張專輯的籌備階段,張韶涵便有很多省悟與思考:“‘我聽起來是一個極為自私的字,卻也是我們?nèi)狈Φ摹,F(xiàn)今社會要我們謙謙有禮,那些所謂的教條,讓我們忘了做真實的自己。”
在專輯《?》中,張韶涵讓一切回歸自然,拋開了她慣有的演唱風格,同時融入了她的成長故事和生活感悟。這樣一張專輯,相比于快餐式商品,更接近于工藝品。在我看來,專輯標題里的“?”,留下的并不是疑問重重,反倒是一系列的確認。
(編輯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