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太陽的三個特點,即離我們遠,大得很,溫度很高;第二部分講的是太陽和我們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總之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作者為了讓我們明了太陽的特點,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
首先是列數(shù)字。
列數(shù)字的作用是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某一特點,從而使文章的說明更有說服力。例如“其實,太陽離我們約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边@句中“一億五千萬千米”“三千五百年”“二十幾年”等數(shù)字準確地說明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的特點。還有如“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表面溫度有五千多攝氏度”,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直接寫出了太陽“大”和“熱”的特點。
其次是作比較。
作比較是通過用人們熟悉的事物和所要說明的事物相比較,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例如“約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我們對地球相對比較熟悉,用“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和“一個太陽”作比較,更好地突出了太陽“大”的特點。
最后是打比方。
使用打比方可使文章中的事物生動、形象、具體,也能夠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使文章更有感染力。例如文中的“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地球”比作“大火球”,生動地寫出了太陽的“熱”。
同學(xué)們,品讀文中的說明方法,能更好地明了太陽的特點。大家也來讀一讀課文,找一找文中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本版由周國珠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