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之家
遺產本是逝者留給親人的一種安慰,但也可能成為親人之間產生矛盾的根源。現(xiàn)實生活中,因遺產繼承鬧得形同陌路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獨生子女難道就可以高枕無憂嗎?
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講清這個事兒,趕緊往下看吧。
小麗是父母的獨生女兒,父親10年前去世,母親今年剛過世,父母親生前留下一套127平方米的房子。父母都過世后,小麗想要把房屋過戶到自己名下,咨詢律師才發(fā)現(xiàn),按照法律規(guī)定:
父親過世時奶奶仍在世,她有權繼承兒子的部分遺產;奶奶過世后,由大伯的兒子、二伯夫妻、姑姑夫妻等繼承,這導致小麗無法全額繼續(xù)父母的房產。
在我國,遺產的繼承方式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如果沒有專門設立遺囑,一般都是按照法定繼承來分配遺產。
根據法律規(guī)定,如無有效遺囑,遺產將由在世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如果第一順序繼承人都不在世,則由在世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獨生子女雖然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但不一定是唯一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小麗父親過世時奶奶在世,按照法定繼承順序,小麗和她的母親、奶奶同是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都有權參與遺產繼承。
小麗奶奶過世后,奶奶的那份遺產由她的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也就是說,小麗大伯、二伯和姑姑通過轉繼承的方式,可以分得小麗父親的這部分房產。所以,小麗無法單獨繼承這套房子,除非其他有繼承權的人都到公證處或者法院明確表示放棄。
根據規(guī)定,繼承房產應當持公證機關出具的繼承權公證書、不動產權證書(原房產所有權證)、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產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xù)。
此外,遺囑受益人辦理遺產繼承手續(xù),不僅須持公證機關出具的父母生前的“遺囑公證書”,在父母去世后還得辦理“遺囑繼承權公證書”。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大家特別不愿意在生前去談身后事,但是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讓親人反目成仇的遺產糾紛越來越多。所以獨生子女的父母,在生前辦理遺囑公證,確立一份最能夠得到法律保護的遺囑,可能是避免將來子女陷入繼承遺產障礙最好的方法。
立了遺囑,如果發(fā)現(xiàn)子女不孝,可隨時更改遺囑,按自己意愿分配財產。當然,也可以在生前就將房產之類贈予子女,并附加條件,只要父母健在,就享有房子的使用權。
如果父母生前未設立遺囑公證,作為獨生子女的繼承人,需要通過辦理繼承權公證的方式繼承遺產,或者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繼承遺產,向相關機構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繼承公證書或法院判決書,辦理遺產繼承手續(xù)。
如果父母已經立下遺囑,但沒有經過公證,在父母去世后,繼承人可以提供遺囑原件,到公證處辦理“遺囑繼承權公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