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況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全程無"/>
張莉娜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于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時段到我院接受手術方式治療患者86例,對其進行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43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式干預,觀察組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SDS、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況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33%)明顯較對照組(18.60%)低(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67%、88.37%,組間對比觀察組更高(P<0.05)。結論:對于接受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不僅有利于改善心理狀況,還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應當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全程無縫隙護理;常規(guī)護理
對于接受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而言,手術室護理效果的好壞同其恢復情況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若護理干預不完善,極不利于康復[1]。在手術室當中,還需要對污染區(qū)、無菌區(qū)等區(qū)域的劃分引起足夠重視,在開展手術的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盡可能降低感染發(fā)生率。手術過程中患者體位擺放情況等一系列細節(jié)護理工作,更是同治療效果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所以,需要更加完善護理措施,確保療效[2-3]?;诖耍疚木偷轿以航邮苁中g治療患者開展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時段到我院接受手術方式治療患者86例,對其進行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43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齡22~72歲,平均年齡(46.36±2.03)歲;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45.02±2.01)歲。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各項基礎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在手術前做好術式安全性等講解,并耐心解答疑問,做好心率、脈搏等生命體征觀察工作,在手術過程中并積極配合術者各項操作等。
1.2.2 觀察組
患者接受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主要內容包括:
(1)組建全程無縫隙護理小組:首先由護士長挑選小組成員,共5名,確保其工作能力以及??浦R等合格,且臨床經驗豐富,然后落實層次管理小組責任制度,使其明確自身職責。行病房排版制度,例如大小夜班雙班制度,如果患者人數(shù)較多,可適當增加上班人員。
(2)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實施:
①在手術之前:在手術開展前,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及其家屬再次講解手術的安全性、探訪與陪護制度,治療團隊的專業(yè)性、無縫隙護理的優(yōu)勢等(還可通過發(fā)放宣傳手冊等方式開展),確保能夠正確看待手術,并積極配合;此外,還需要做好術前禁食、禁飲干預,若心理存在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還應當及時予以疏導、緩解[4]。
②手術過程中:在手術中,需要對手術流程進行規(guī)范,核對患者基礎信息、手術部位等,然后帶領進入相應手術室,做好交接工作,在此過程中,還可予以鼓勵,在減輕緊張感的同時,樹立成功信心;手術開展過程中,不僅需要積極配合術者的一切操作,還需要觀察與記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指標水平,便于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并及時告知醫(yī)生予以對癥處理。手術接受之后,將患者送到麻醉恢復室當中,直到意識清醒之后,告知手術成功,幫助緩解緊張感,然后送回病房。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tài)、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觀察。心理狀態(tài)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進行判定,分值越高,代表其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護理滿意度行我院自制問卷調查,非常滿意(90~100分)、較滿意(60~89分)、較滿意(0~59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經t檢驗,計數(shù)資料經χ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心理狀態(tài)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SDS、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心理狀況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33%)明顯較對照組(18.60%)低(P<0.05),見表2。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7.67%、88.37%,組間對比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3。
3 討論
手術室工作具有工作時間長、技術性強、工作任務繁重以及風險技術較高等特征,因此,其對于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護理工作如果不完善、或者開展過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均會給患者帶來較大負面影響,甚至出現(xiàn)無法彌補的損傷[5]。為進一步提高手術成功,建立良好護患與醫(yī)患關系,更是需要對護理質量引起足夠重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的效果理想。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最開始是醫(yī)療中心提出的概念,其旨在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細致以及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深刻落實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力求在每一個時段當中,均能夠為其提供高質量服務,將護理縫隙消除[6]。本次研究在應用過程中,首先組建小組,有利于使得護理工作更加具有嚴密性以及連貫性等,每位護理人員能夠明白自身職責、責任感,從而更好的開展護理工作;在工作當中,還需要增強管理強度,確保在整個過程中都能夠實現(xiàn)動態(tài)監(jiān)護,增加護理人員自覺性,并變被動為主動,在監(jiān)督機制約束下,能夠更高質量開展工作。對患者予以心理干預,在疏導與緩解的同時,建立了良好護患關系,能夠積極配合各項工作,也在無形當中提高了工作效率與質量,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開展更加井然有序[7-8]。通過此模式的應用,患者多項負面情緒得到了緩解,便能夠提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極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最大程度降低護患糾紛事件發(fā)生率,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得到提高,且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在整體上具有較高的完整性,所以,對于手術方式治療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此模式干預的效果令人滿意。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手術方式治療的患者,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干預,不僅有利于改善心理狀況,還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應當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李悄媛, 鐘曉紅, 蘇婷花. 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 27(3):179-181.
郭靜娜, 曾國衛(wèi), 肖明. 全程無縫隙護理干預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10):1335-1337.
倪加風, 趙振娟. 無縫隙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6(1):84-87.
梁靜. 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56):10998-10998.
郝建紅, 湯婷, 張麗. JCI標準下手術室危急值安全管理實施的方法與效果[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7, 31(1):102-104.
胡飄飄. 細節(jié)護理在兒童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14):2257-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