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研究上海進博會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在百度和谷歌這兩大搜索引擎中的新聞報道呈現(xiàn)。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的搜索引擎所呈現(xiàn)的新聞報道在消息來源、報道主題、報道范圍、報道傾向、報道框架上都有顯著的差異。總體來說,百度搜索上的關于上海進博會的報道將上海塑造成了一個國際化蓬勃發(fā)展的經濟貿易中心,一個社會秩序有條不紊、文化開放、有魅力的大城市的形象;而谷歌搜索則呈現(xiàn)了上海經濟和文化發(fā)達、開放、與國際接軌但在某些層面還存在一定不和諧因素的城市形象。兩者的差異,顯示谷歌等搜索引擎背后的算法或許并不具有偏見,但其并不達成中立的結果,于向全球受眾傳達真實的上海城市形象毫無助益。
關鍵詞:上海進博會;城市形象;搜索引擎
中圖分類號:TP3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8-0068-02
一、研究背景
上海一直是中國城市經濟發(fā)展的領軍者,一直以來上海市政府也致力于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1]。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fā)展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此次上海進博會期間“共有172個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組織參會,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2]。在此期間,上海進博會成了國際和國內媒體普遍關注的一件大事。以往對大型事件與國家/城市形象的研究已經證實,大型事件除了達成其原本目標以外,最突出的目標就是形象塑造,事件本身獲得大量媒體關注和報道,會對東道主國家和城市帶來顯著影響,是一種有效的形象戰(zhàn)略[3]。因此,此次上海進博會必將對全球受眾了解上海城市形象產生重要影響。
對于上海進博會這類大型且具有非常強的時效性的事件來說,受眾往往不會只將某一家或幾家新聞媒體作為其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搜索引擎也是一個重要的信息獲取渠道。作為一種承載知識的媒介工具,搜索引擎在全球網(wǎng)民對新聞及信息來源的信任排名中已然躍居第一,更重要的是,在對態(tài)度和行為的改變上,搜索引擎的角色作用也日益凸顯[4]。因此本研究將以國內與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中的“上海進博會”新聞搜索結果為對象,分析雙方框架下塑造的上海城市形象。
二、研究方法
百度和谷歌分別是國內與國際最具影響力的搜索引擎,因此本文選擇兩者作為研究對象。數(shù)據(jù)收集時間為2018年12月5日,以“上海進博會”為關鍵詞在百度和谷歌搜索引擎中搜索,選擇新聞欄目,限定搜索結果的時間為2018年11月5日~10日之間,分別獲取各自搜索結果中的前30條新聞。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
三、研究發(fā)現(xiàn)
(一)重復率
重復率指的是不同的搜索引擎中搜索同一關鍵詞出現(xiàn)相同條目的比例[5]。結果顯示,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關鍵詞“上海進博會”的新聞結果頁的前30條中只有1條是重復的,重復率僅為3.3%,并且這條新聞《會指路、幫安檢……上海高??萍汲晒M博會》在兩個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也并不相同,一個排在第11位,一個排在第6。這里我們無意討論導致這種不同搜索結果背后的算法差異,僅從搜索引擎呈現(xiàn)的結果來看,它通過算法決定了我們能看到什么樣的內容,以及用什么樣的框架去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在本研究的范圍內,是指認識和理解上海進博會這一特定事件及其所承載的上海城市形象。
(二)消息來源
百度搜索的30條新聞報道共有14條消息來源,全部來自國內的媒體機構和網(wǎng)站,其中有12條(40%)來自新浪新聞,消息來源較為集中;谷歌搜索的30條新聞報道共有11條消息來源,既有中國媒體機構和網(wǎng)站,也有境外的媒體機構和網(wǎng)站,而且消息來源分布相對分散,其中來自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網(wǎng)的報道最多,有9條(30%),來自境外媒體的新聞共有10條(33.3%)。對這些消息來源的特征進行對比還可以發(fā)現(xiàn)百度新聞的消息來源有許多是上海地方媒體,報道范圍更聚焦于上海周邊;而谷歌新聞的消息來源則地域性較弱,報道范圍更廣。
(三)報道傾向
百度和谷歌搜索結果新聞的傾向性結果差異明顯,百度呈現(xiàn)出的更多是積極正面的新聞報道,積極報道27條,中性報道3條,消極報道0條;而谷歌則呈現(xiàn)了不同的情況,雖然仍以積極報道為主,但有8條消極報道。更進一步分析報道的排名先后情況會發(fā)現(xiàn),百度搜索結果的前5條新聞均為積極的正面報道;而谷歌新聞搜索結果的前5條中有4條新聞來自境外媒體,3條為負面消極報道,1條中性報道,1條正面報道。
(四)報道框架
百度搜索結果中的新聞的人情味框架和責任框架比較明顯,沖突框架的報道數(shù)量為0篇,其余各個框架下的報道都凸顯了正面的上海形象。人情味框架下的報道大多通過描繪外國人對上海的喜愛和對進博會的認可從側面對上海進行了肯定,如澎湃新聞的一篇報道中,記者采訪了一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8年并且參與了此次進博會醫(yī)療保障的外籍醫(yī)生?!斑M博會對中國和上海都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盛會?!彼J為,最近這20多年,上海變化之大、進步之快,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與之比擬[6];責任框架下的報道呈現(xiàn)了上海的各行各業(yè),如交通、稅務、公安、消防和志愿者等齊心協(xié)力,共同保障上海進博會的順利召開和上海進博會期間井然有序的社會風貌??傮w來說,百度新聞的各個框架下的報道都呈現(xiàn)了非常正面的上海城市形象。
而谷歌的搜索結果中的新聞的沖突性框架更明顯,有9篇。具體來說,谷歌中的沖突框架下的新聞,一方面通過政治化解讀,體現(xiàn)了部分市民與政府的理念及訴求差異,沖突框架下的新聞報道所呈現(xiàn)的上海形象較為負面。在經濟后果框架中,谷歌新聞呈現(xiàn)了各國展商在上海進博會上收獲頗豐的現(xiàn)象,如《瑞士各界盛贊進博會》《“把什么帶回美國?”——美國政商人士“進博會”內外的聲音》《首屆進博會,12個主賓國媒體不約而同這樣說……》等報道,這些報道都較為正向,凸顯了上海的經濟形象在國際上受到了極大的認可;在人情味框架和領導力框架下的報道中,谷歌新聞呈現(xiàn)了上海服務人員、上海的外國人對進博會印象較好、上海進博會體現(xiàn)了上海的經濟領導力并且將助力中國更高水平的貿易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等議題,呈現(xiàn)的上海形象也較為正面。
四、結語
對于搜索引擎中的雙重上海形象,本文采用了內容分析的方法,探討了上海進博會在百度和谷歌這兩大搜索引擎中的新聞報道呈現(xiàn)。通過對以上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百度和谷歌這兩個不同的搜索引擎所呈現(xiàn)的對上海進博會的新聞報道在消息來源、報道傾向和報道框架上都有著顯著的差異。
百度搜索呈現(xiàn)的關于上海進博會的報道,范圍主要聚焦于上海區(qū)域,報道傾向更加正面,主要關注了經濟與社會這兩大主題,凸顯了報道的經濟后果和人情味兩大框架,將上海塑造成了一個國際化蓬勃發(fā)展的經濟貿易中心,一個社會秩序有條不紊,文化開放,有魅力的開放城市的形象。
而谷歌搜索呈現(xiàn)的關于上海進博會的報道,有一部分境外媒體的負面報道,且報道范圍不局限于上海,弱化了上海城市的主體形象,消解了一部分上海城市話語權;在報道主題上部分偏向政治,沖突框架凸顯;但谷歌搜索也呈現(xiàn)了許多在經濟、社會、文化主題上的正面報道??傮w來說,谷歌搜索呈現(xiàn)了一個經濟和文化發(fā)達、開放、與國際接軌但在某些層面還存在一定不和諧因素的上海城市形象。
由此可見,關于上海進博會這一關乎上海在全球范圍內的城市形象的媒介事件,雖然百度和谷歌都不同程度地呈現(xiàn)了海量且來源多樣的新聞報道,但其闡釋話語卻是高度結構化的,兩者提供的兩種差異巨大的闡釋面向,與其各自所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huán)境高度相關。類比薛可等(2017)對《紐約時報》和《中國日報》關于上海的報道的對比研究即可看出,無論是中美主流媒體還是中美主流搜索引擎,一直以來對上海城市形象的詮釋框架的差異都大同小異,國外媒體對于上海政治方面的執(zhí)著跟蹤顯示出其內部的社會文化特征。谷歌搜索看似展現(xiàn)了較為豐富多元的消息來源,但其話語仍然只是凸顯政治沖突,強化海外對中國的一貫主流看法,于向全球受眾傳達真實的上海城市形象毫無助益。
一直以來,搜索引擎公司標榜的始終是通過算法為公眾提供信息,強調其不會人為地修改內容排序,從而為用戶提供中立的知識,但由本研究可以看出,搜索引擎背后的算法或許并不具有偏見,但其并不達成中立的結果,只是復制社會加諸于它的意識形態(tài),在算法中立的口號和商業(yè)資本運作下的搜索引擎,呈現(xiàn)的內容仍是與其特定的社會語境相契合,是各國現(xiàn)實社會意識形態(tài)框架下內容的復刻。
參考文獻:
[1] 薛可,欒萌飛.中美新聞框架下的上海形象建構——基于《紐約時報》與《中國日報》的對比研究(2007—2016)[J].新聞記者,2017(03):63-70.
[2] 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全文)[EB/OL].新華網(wǎng),http://www. 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1/05/c_ 1123664692.htm,2018-11-05.
[3] 黃健中,李敏,蔡來安.基于社區(qū)的節(jié)日形象模型[J].國際酒店管理雜志,2010,29(2):254-260.
[4] 方惠.知識的政治:搜索引擎中的烏坎事件研究[J].傳播與社會學刊,2018(45):145-169.
[5] 斯芬克.主要Web搜索引擎之間的結果重疊和唯一性研究[J].信息處理和管理雜志,2006,42(5):1379-1391.
[6] 陳斯斯.外籍醫(yī)生:上海醫(yī)療日新月異,參與保障進博會非常榮幸[EB/OL].新浪網(wǎng),http://news. sina.com.cn/o/2018-11-09/doc-ihnprhzx0177129. shtml,2018-11-09.
作者簡介:徐夢英(1995—),女,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