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
面對高考改革,“以考帶教”的現(xiàn)狀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教學中如何調整教學方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筆者認為,任務驅動就是一種好方法。打造任務驅動型的語文課堂,教師就能讓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變?yōu)橹R的輸出者,甚至問題的發(fā)現(xiàn)者和解決者,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針對不同的課型,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整本書閱讀課:布置研讀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
在整本書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布置研讀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專題研讀,使課堂活動更有針對性,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以《聊齋志異》為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篇章,并布置研讀任務:
1.《聊齋志異》中的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
2.作者欲借鬼之有情有義來說明什么?
學生在閱讀時發(fā)現(xiàn),《聊齋志異》中有天上泉下、異域他邦、夢鄉(xiāng)仙境、狐鬼世界、精魅天地,但是這一切僅是故事的載體。作者雖在“寫狐寫鬼”,卻是為了“刺貪刺虐”。“狐鬼”是虛構的,但“貪虐”是真實存在的,狐、鬼比人還要有情有義,作者是想借此諷刺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在《王子安》中,作者借狐來戲謔王子安,反襯出士子被科舉制度摧殘的病態(tài),并在結尾把考生在科舉考試前后的狀態(tài)分為“似丐”“似囚”“似秋末之冷蜂”“似籠中之病鳥”“似餌毒之蠅”“似破卵之雞”。對科舉制度的不滿和對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使蒲松齡在作品中不斷地借助虛構的狐鬼世界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二、試卷講析課:布置探究任務,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
在評講試卷時,教師也要適時布置探究任務,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可以將試卷劃分為幾個部分,如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古詩文閱讀、論述類文本閱讀、語言表達等,將其標上序號,寫在黑板上。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討論,并上臺講解。例如,我們班的第五個小組最擅長講詩歌,他們每次都要搶著講解詩歌鑒賞題。筆者為他們布置了以下任務: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投長沙裴侍郎
杜荀鶴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只望至公將卷讀,不求朝士致書論。
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魂。
男子受恩須有地,平生不受等閑思。
詩歌的頸聯(lián)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與其他各聯(lián)直抒胸臆的寫法不同,這樣寫在情感表達和結構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第五組的同學認為:在情感表達方面,頸聯(lián)所寫場景是作者孤高情懷的形象化表達,可使讀者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在結構安排上,此句可以舒緩詩歌全篇的節(jié)奏,使得整首詩有委婉從容之致。該組學生指出要解答此類題目,就要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探尋詩句的作用。
三、作文課:布置寫作任務,增強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
在作文課上,教師要布置寫作任務,以增強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我們可以給出一個材料或辯題,引導他們思考。例如,我們可以出示時事材料:“2017年,熊軒昂以690的總分成為北京市文科狀元。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城市孩子比農村孩子更有條件成功,寒門難再出貴子?!薄⒉贾萌蝿眨赫埬阏勔徽劇绊樉骋壮刹胚€是逆境易成才”。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觀點進行論述。在論述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引用名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庇械膶W生引用了新聞,有的學生運用了典故,有的學生講了普通人物的故事,有的學生講了英雄楷模的事跡。他們歸納整理出了許多素材,并對其進行分析和展示。
總之,教無定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方法,打造他們喜歡的語文課堂。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交大陽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