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梅
摘要:通過對一個典例的分析,體現(xiàn)近年來,高考中的電磁感應現(xiàn)象方面的導軌+單桿模型這類熱點問題解題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電磁感應;導軌十單桿模型;等效電路;安培力;電熱;電荷量
近幾年來,導軌+桿模型作為電磁感應考查內(nèi)容中的一種道具形式出現(xiàn),分為單桿型和雙桿型。它作為高考的一個熱點問題,通常在多項選擇題或計算題中出現(xiàn)。其中單桿型為重點問題。
下面,我將對導軌+單桿模型總結(jié)如下。
如圖1,把導體棒AB的兩端分別與電流表的兩個接線柱相連,就構(gòu)成了一個閉合導體回路。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知道,當閉合導體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在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有感應由流產(chǎn)生。
我們可以將圖1簡化為圖2。當導體棒在金屬導軌上向右運動時,雖磁場不變,但ABEF所圍成的閉合回路的面積在變大,穿過線圈ABEF的磁通量在增大,線圈ABEF中就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
由右手定則或楞次定律,可得線圈中的電流方向為逆時針。切割磁感線的那部分導體就相當于電源,于是可以畫出其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由E =BLv,I =E/R_總 就可以求出電路中的感應電流。
有關導軌+單桿模型解題的基本思路:第一,“源”的分析(確定E和r)。第二,“路”的分析(畫出等效電路圖,弄清電路的串、并聯(lián)關系,求出感應電流)。第三,“力”的分析(確定安培力和其他力,求合力)。第四,“運動”的分析(由力和運動的關系,確定運動的模型)。第五,“動量”和“能量”的分析。
如圖4所示,足夠長的光滑水平導軌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紙面)內(nèi),導軌左端接有阻值為R的定值電阻。ab所在位置為磁場的左邊界且與導軌垂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豎直向上,導體棒垂直放在導軌上,某時刻以初速度 向右運動。導體棒運動過程中始終與導軌垂直并與導軌接觸良好。運動一段時間后,停在導軌上。導體棒的質(zhì)量為m,接入電路中的有效電阻為R,則我們可以完成如下的問題。
(1)當導體棒速度為 ,導體棒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棒運動相當于電源。畫出該題目所對應的等效電路圖,如圖5所示。當v = 時,E =BLv = 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知I =E/R_總 =(BLv_0)/4R , =BIL =? , ="ma" ,a = 。
(2)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電阻R上產(chǎn)生的焦耳熱。
解析: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Q =(mv_0^2)/2, =Q/2=(mv_0^2)/4。
(3)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流過電阻R的電荷量。
解析: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由動量定理,得:-B I┴- L·t =0-mv_0,又因為q =I┴- t得q =(mv_0)/BL。
(4)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棒在磁場中運動的距離x。
解析:從開始到導體棒停止運行的過程中,q =n ΔΦ/R_總 =BLx/2R,又因為q =(mv_0)/BL,解得x =(2Rmv_0)/(B^2 L^2 )。
(5)畫出棒從開始到靜止的過程中所對應的v-t圖象。
解析:棒在未進入磁場前,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棒進入磁場后,合外力為安培力,對棒做負功,棒的速度減小,棒的加速度在減小,棒做的是加速度減小的變減速直線運動至停止運動。所對應的v-t圖象如圖6所示。
對于導軌+單桿模型,導軌可以是水平、傾斜和豎直的放置方式;導軌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粗糙的;棒在運動過程中可以有外力作用,也可以無外力作用。在解題吋,要弄清等效電路中的電阻的個數(shù),串并聯(lián)情況,以便正確的算出等效電路的總電阻。在運用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時,要通過受力分析,弄清做功情況。
記得在一次高三研討會上,一位專家老師曾說過:導軌就是一個舞臺,單棒就是一個演員,棒所要表演的節(jié)目,就是我們正確的解答分析的過程。我覺得此描述很形象。作為老師,我們與其說在講課,不如說是和同學們一起享受題目中所表演節(jié)目內(nèi)容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金太陽教育研究院.高考模擬卷(一)[N].當代中學生報,2020—02—24(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Z]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0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