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用電需求明顯增加,電力電纜在電力傳輸系統(tǒng)中廣泛應用。在長期運行中,電纜存在不少的問題。局部放電現(xiàn)象是一種常見的問題,主要是由于電纜絕緣材問題,體現(xiàn)出電力的缺陷和不足。目前,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技術有多種,結合放電脈沖波形特征,識別電纜局部放電信號,計算出其放電量,解決電力電纜中的局部放電問題。文章分析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技術,以期給相關部門的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55 文獻標識碼:A
電氣設備檢修技術主要有故障檢修、定期檢修和狀態(tài)檢修三個階段。狀態(tài)檢修主要檢測可靠性,根據設備狀態(tài)開展預防性檢測。通過狀態(tài)檢修,測量和識別設備相關參數(shù),找出其中的劣化現(xiàn)象;對設備運行狀態(tài)進行評估,保證檢修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有效降低設備運行成本。因此,在電力電纜建設和運行過程中,要加強局放在線檢測工作,以保證電力電纜的運行質量。
1 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技術分析
1.1 AE聲發(fā)射檢測技術分析
在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問題中,故障位置在放電過程中會產生10kHz~300kHz的聲音信號。結合其產生的信號,利用相應的傳感器,對聲音進行判斷,去除其中的背景噪聲;借助信號放大器,完成信號的處理,采集相應的數(shù)據信息,確定聲音的源頭、位置以及問題情況。借助這樣的方式,可以找出局部放電故障位置和故障點。同時,此種超聲局放檢測技術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電力電纜中,超聲波傳播從電纜局部放電點發(fā)射,會受到電纜護套的阻擋,其發(fā)射在空中的信號非常微弱。因此,在電纜和接頭位置使用傳感器是唯一有可能檢測到信號的方式。電纜材料通常采取彈性較小的有機材料,其材質能夠吸引局放中產生的壓力波,使得超聲波在電纜中傳播的距離非常小,尤其是部分接頭灌注有硅膠,更難檢測到超聲信號[1]。
1.2 UHF超高頻檢測技術
此種局放檢測技術主要借助UHF天線完成檢測工作,對局部放電位置的電磁波進行檢測和分析,具有靈敏度高的特點,可以借助時間差的方式完成局放位置的定位。此種檢測技術可以檢測300MHz~3GHz之間的UHF信號。在具體檢測過程中,借助相應的外置和內置UHF傳感器,對其中的信號進行檢測和分析,確定故障點位置。同時,此種局放在線檢測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電纜的低通特點影響局放檢測效果。電纜是半導層結構,對脈沖的高頻部分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導致其脈沖削弱,脈沖幅值降低。在電力電纜中通常有一定的金屬外套,對信號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給信號提取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在這樣的因素影響下,使得UHF高頻檢測技術通常在GIS終端使用。
1.3 化學檢測技術
此種方式主要結合變壓器局部放電情況,對其周圍絕緣材料進行破壞分析,結合新的生成物合成原理開展檢測。化學檢測方式主要是對合成物組成和濃度進行檢測,如果發(fā)現(xiàn)因為局部放電產生合成物,則判斷出現(xiàn)局部放電問題。此種方式是一種常見的局部放電檢測方式,在電力電纜在線故障分析中普遍使用。在判斷其類型時,借助化學檢測方式,主要是對不同氣味和濃度進行判斷,構建相應的識別系統(tǒng),實現(xiàn)故障的自動識別。目前,在此系統(tǒng)建設中缺少統(tǒng)一標準,對早起的潛伏故障比較靈敏,但是對突出故障反應不夠靈敏,影響局部放電檢測[2]。
1.4 HF高頻檢測技術
在此種技術應用中,利用高頻傳感器,對局部放電產生的電磁信號進行檢測。通過對信號進行后期處理,提出局部放電信號等相關參數(shù),之后進行相應的統(tǒng)計和計算。此種檢測技術的作業(yè)原理,如圖1所示。在檢測過程中,HF頻率的范圍在1MHz~30MHz之間,完成相應的PD檢測。由于此種檢測技術的局限性,通常在電纜附件檢測中使用,在電纜附件位置可以適應傳感器捕捉電磁脈沖。在電力電纜中,對于接地線電線中的局部放電電流信號,根據電磁耦合線圈和測量回路連接,通過HFCT高頻檢測方式檢測,獲取相應的局部放電信號,通常在電纜敷設后交接驗收和運行中進行在線檢測。HFCT高頻檢測方式應用中,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取放電信號,具有非常強的靈敏度,覆蓋范圍較大,可以滿足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要求,是一種有效的檢測方式和手段。
2 電力局部放電定位技術分析
2.1 單端定位方式
在檢測到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問題時,需要對放電位置進行定位,以提高局部放電測量的實效性。在發(fā)生局部放電時,局放脈沖從放電位置向電纜兩端傳播電磁信號。首先到達測量端的脈沖被稱為該方向的直達脈沖,完成相應的局部定位,同時需要對其反方向脈沖進行測量。如果能夠識別出直達脈沖和反射脈沖,可以很準確地確定局部放電位置。在實際檢測中,借助單端測量方式,很難對局部放電位置進行確定,主要是反射脈沖的信號比較弱,或者受到噪音、波形等因素的干擾[3]。
2.2 雙端定位方式
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定位過程中,借助同步收發(fā)設備,對電纜局部放電開展檢測,完成放電位置的定位,是一種準確可靠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彌補單端定位中的不足,如長電纜中信號減弱,反射脈沖大小降低,反射脈沖被背景噪音淹沒問題;饋線電動機噪音干擾問題,局部放電波形讀取困難問題;T形線路中電纜或者接頭電纜的衰減和反射問題等。在實際檢測中,為了增強其反射脈沖,使其從背景噪聲中突顯出來,可以借助同步收發(fā)設備,利用設備中的放電觸發(fā)單元和脈沖發(fā)生裝置,根據其工作原理開展測量定位,以保證反射脈沖測量順利開展。利用同步收發(fā)設備,主要是借助高頻電流傳感器進行探測和發(fā)射,可以在五千米的電纜中使用。當觸發(fā)器在上升邊沿觸發(fā)時,精密設備可以保證放電脈沖的測量精度。
3 電路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的應用
3.1 放電量小、現(xiàn)場干擾大、檢出率較低問題
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中,由于檢測時間有限,對放電信號難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局部放電普測檢驗報告中,通常給出多種疑似放電的結論。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方式。針對疑似信號位置,可以在左右接頭位置安裝短期或者長期的檢測系統(tǒng),對其局部放電進行監(jiān)控。對重點監(jiān)護位置放電譜圖進行定時保存,借助遠程測量和控制技術,可以實現(xiàn)測點的隨時檢測。對疑似信號給出更加準確的結論,保證局部放電檢測的準確性。
3.2 放電信號的傳播問題
在局部放電檢測技術應用中,對于放電信號的傳播問題,可以對其接頭位置的放電信號進行對比,通過信號大小和衰減規(guī)律分析,準確判斷出局部放電的具體位置。通過對各個監(jiān)測點的信號頻帶帶寬進行分析,判斷信號的遠近位置,也可以對信號脈沖波形進行對比分析,利用行波傳播方式完成放電定位。通過對其信號的圖譜分析,可以判斷信號是否屬于同一個信號源。
3.3 信號干擾問題
目前,電力電纜的線路比較長,電纜檢測定位非常重要。電纜自身具有一定的阻抗,高頻信號釋放的電纜滿足阻抗失配的反射現(xiàn)象,可能會導致數(shù)個信號疊加,需要對信號做出準確的處理。在現(xiàn)場檢測過程中,電磁信號可以抑制背景信號,更好地檢測局部檢測信號,能夠識別出需要的信號,保證局部放電檢測質量。
4 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干擾抑制策略
在電力電纜局部放電現(xiàn)象中,對其在線檢測技術進行分析,深入探究相關問題,保證電力電纜輸送正常。首先,加強現(xiàn)場信號采集和轉換,根據信號頻域分布特點,開頻域窗,消除固定頻率的干擾和影響,為局部放電檢測做好準備。在開頻域窗后,需要對信號進行相應地轉換。將信號轉變成時域,借助高頻和特高頻結合的檢測方式,利用高頻和特高頻信號的相互鑒別,開時間窗,消除彼此時間的隨機干擾脈沖影響。局部放電信號的頻譜比較寬,在之前的步驟中,局部放電頻帶重疊干擾信號沒有消除,需要對采集的數(shù)據信息進行多周期的疊加處理。消除傳感器接收的隨機脈沖干擾信號,將局部放電信號突顯出來,為之后的檢測工作做好準備。通過多周期疊加處理之后,部分干擾依然不能清除,如電網高次諧波、高壓引線接觸不良等。此種干擾出現(xiàn)的時間和工頻相位有著很大的關系,工頻特點非常的明顯,可以結合局部放電工頻相位特點,考慮干擾本身相位分布,消除此種類型的干擾。通過這樣的干擾抑制策略,可以消除實測波形中的干擾信號,如白噪和周期性窄帶干擾、隨機性脈沖干擾以及周期性脈沖干擾等。
5 結語
隨著我國電網事業(yè)的發(fā)展,電網規(guī)模不斷增加,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更加重要,其檢測技術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在實際的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中,需要采取最為有效的檢測方式,保證其靈敏度和時效性。目前,電力電纜中的局部放電信號比較弱,很容易受到干擾,局部放電檢測有著不小的難度。因此,電力企業(yè)需要加大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的研發(fā)力度,結合局部放電檢測干擾因素,開展相應的檢測試驗,消除干擾信息的影響,保證局部放電檢測的準確性,保證電力電纜運行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園園.電力電纜局部放電在線檢測技術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
[2] 李宇烽,才英博.高壓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研究[J].民營科技,2017(04):54.
[3] 宋作光,袁芳凌.電力電纜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的探討[J].工業(yè)設計,2016(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