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民
摘要:班集體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最初的集體環(huán)境,對學生的處世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班集體的管理者,很有必要注重對班級的管理。本文從班主任和學生兩者分別進行闡述。
關鍵詞:集體環(huán)境;管理;成長
集體的力量是超越個人的,同時也會對個人的思維方式形成很深的影響。如何去正面的引導小學生,形成一個團結的班集體,這對于班主任來說是亟待解決的。班主任作為在學校中對整個班集體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直接負責者,同時也負責協(xié)調全體任課教師的教學工作。可以說班主任的角色在整個班集體中是舉足輕重的,因此現(xiàn)如今普遍的班級管理是以班主任為主導。但是長此以往,會出現(xiàn)兩種極端情形:一是由于班主任事必躬親,勢必造成自身的疲憊,工作精神狀態(tài)的下滑,繼而影響整個班級的管理形式。二是班主任直接放棄管理,狹義的追求無為而治,不設置底線規(guī)則的同時放手班級管理。以上兩種情形都對于班級管理是有害無利。讓學生錯失了在班級管理中本可以得到的鍛煉機會,也會讓整個班集體的學習教育氛圍猶如脫韁之馬,不可控制。因此,必須在班級管理中下深功夫,研究出一種適宜的管理方式。讓學生在良好的班級管理中汲取養(yǎng)分,為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差異化管理是由哈佛商學院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一種企業(yè)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在尊重個體差異基礎上,運用多元思維激勵組織成員個體充分發(fā)揮潛能,以最少成本實現(xiàn)多元化目標的管理理念。通過大量教育工作的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差異化管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小學生的好奇心重,好動,稚嫩等特點,暗合差異教育的多向性、選擇性、獨特性和多元性。這就要求教育者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分而治之。差異教育視角下的小學班級管理,即班主任憑借自我的理論認同,對學生差異存在第一是表示認同,肯定學生存在的差異性。第二則是認定學生的多樣性是學生教育的重要資源。最后通過一系列的策略使得學生的差異性資源得到正向的合理運用,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本文基于差異化的管理思想,從班級管理和教育者自身的管理進行說明。
1班級管理
本文將班級管理分為班干部的選擇,日常管理和激勵反饋機制這三部分。
班干部作為班主任手下的管理團隊,肩負著協(xié)助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職責。班干部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花費時間精力的同時,能力會得到全方面的成長。與此同時,由于班干部在班集體中具有較高的班級地位,因此也勢必造成班干部的競爭激烈和有可能發(fā)生的班干部利用職權之便以謀私。因此如何選舉班干部是重中之重。
日常管理采用自主管理的模式。自主管理模式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轉變?yōu)閷W生自己作為管理者,主動管理班級和自身,做班集體的管理者。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民主討論、自主決策、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等途徑,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管理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班級管理實際效率的一種管理模式。教育者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馬不揚鞭自奮蹄,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自身。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班主任只是引導者,關鍵在于學生自身。學生積極主動的發(fā)揮自身主動能動性,有助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重視學生成長的各方面需求,合理、有效的引導他們投身到班集體的自主管理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在紛繁復雜、日新月異的社會里不斷加強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自己管理約束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并在積極參與班級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挖掘自己和發(fā)揮自己,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融入班集體生活以及日后的社會生活中。
激勵反饋機制體現(xiàn)在,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下自主的設定班級目標和個人目標,有目標的去學習進步。同時,加以正向的激勵規(guī)則,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xiàn)自主學習。以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為主,例如,提升優(yōu)異學生為班集體的班干部。
1.1人人都是班干部
俗語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級的班干部就如同一個家庭的家長,一個國家的領導班子一般重要。班干部的選舉遵從自愿原則,采用全體投票,班主任一錘定音的方式產生。要做到讓每個同學都是班級里的班干部,管理者。人人都對班級的管理做出自己的貢獻,鍛煉能力的同時,更快更好的形成一個集體。
1.2人人都是管理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以學生自治為核心的教育理念,這與道家的無為而治不謀而合。集體的力量來自于每一個個人,只要每一個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管理好自己,那么這個班集體的氛圍不會差。管理自己即是管理班級,人人都是管理者。在每周的班會上,組織有想法者發(fā)言,全班討論。
1.3人人成長
在班集體的管理中,涉及到日常學習,衛(wèi)生,班集體活動這些方面時,要做到權力下放,沉淀到每個人身上。人人具有表達自己的權力,提出對班級更好的建議。每個人各盡其力,擅長或喜歡才藝者可在文藝活動中為班級添色,達者為先的學生可為其他人提供協(xié)助。具體的,設定相同的班級榮譽分,有優(yōu)異表現(xiàn)者加分。每學期末根據分數(shù)排序做出相應的獎勵。
2班主任管理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是帶領學生前行的指路人,在學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現(xiàn)階段,班主任管理存在管理觀念陳舊,管理無序隨意,管理知識欠缺等缺點。例如在班級活動管理方面,對活動機制的教育意義意識不足,導致班級活動組織質量差,缺乏合理性,不符現(xiàn)實生活。以上造成了學生對于班級活動的興趣缺失,甚至是厭惡。這種現(xiàn)象暴露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自主學習較差,不與時俱進,最終使得背離教育在班級活動的初衷。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時刻繃緊這根弦,以身作則,永遠保持學習的沖勁,主動融入學生。教導學生進行歸因分析的同時,班主任自身亦要進行反思??偨Y管理的不足之處,與學生共同進步,建立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具體地,通過歸因分析班集體存在的問題,重視事前分析,事后總結。采取多樣的分析方式,辨證的深刻的進行反思。對班主任的管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2.1共情與愛
很多教師在班級管理上要么太過,過于嚴厲,導致學生們不敢親近,拒絕訴說心里所思所想。要么完全放任不管,整個班級一盤散沙。身為班主任,一定要做到與學生的共情,用愛為學生搭建一片藍天。對男教師來說,在發(fā)揚自己大氣,容易與同學打成一片優(yōu)點的同時,要更加細心,關注同學的身心健康,維護學生自尊。耐心教導,有功必賞,允許犯錯。要循循善誘,更要以身作則。
2.2師生融合
通過家訪,日常與學生聊天溝通,班主任要對每個學生的性格能力做到熟知,根據不同的性格,針對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做到家庭,學校與學生三者融為一體,共同管理班集體。具體的措施有理想談話,家長會等。例如,通過每學期的未來理想談話,了解學生的理想,為其制定較為完善的發(fā)展歷程。
2.3自我學習
在如今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作為班主任,需要與時俱進,不可固守老思想,不求進步。要主動走進學生們的生活和世界,了解學生喜好。學無止境,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能力,與學生一同成長。班主任在擁有優(yōu)秀的專業(yè)知識和良好的品德的基礎上,更需要學習基本的管理知識,包括但不限于班級管理理論和教育管理類理論管理。其次在于心理學的知識掌握,用以分析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個快樂健康的小學生活,影響著學生以后的處世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在這段時光里,班集體的作用尤為重要。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同學,緊緊的凝聚為一個整體,才能發(fā)揮班集體最佳的效果。身為班主任,一定要在追求自身不斷前進學習的基礎上,民主科學的進行班集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