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中國面孔”是全球熱播紀錄片里充滿家國情懷的杜甫,是用中醫(yī)藥造福人類榮獲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是醫(yī)務工作者厚重防護服下疲憊的笑臉,是快遞小哥在寂靜街巷里傳送溫暖的雙手……也是用各種方式共同形塑“中國面孔”的你和我。
走過2020年的春天,你對“中國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20年天津卷高考作文緊扣關鍵詞“中國面孔”命題,命題緊扣時代脈搏,凸顯愛國情懷,切合時事熱點,啟發(fā)考生思考。
1.貼近生活,立德樹人。走過2020年的春天,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必將引發(fā)考生對于成長經(jīng)歷的認知和思考。醫(yī)者仁心,最美逆行者,各行各業(yè)戰(zhàn)疫的面孔,都將定格為永恒的瞬間,如此來看“中國面孔”選材范圍廣泛,能夠讓考生調動寫作積極性,充分挖掘素材,將個人成長自覺融入到祖國發(fā)展之中,喚起學生的愛國熱情。這一題目能夠落實新課標“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2.以小見大,挖掘素材。這道題目給出一段材料,列舉一些具有家國情懷的個人和群體,這在素材層面給考生一定的啟迪和引導。寫這篇作文最重要的是以小見大,選擇那些各種“中國面孔”,突出你我也在其中。這就需要挖掘素材的共性,找出素材中那些“勇于奉獻”“敢于擔當”“盡職盡責”的閃光點,并加以分析議論。
3.理清脈絡,抒發(fā)真情。“文貴情真”,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滲透著真情實感。中國面孔折射著中國精神,2020年走過風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國的舉措取得成效,這其中的眾志成城、合作團結,這其中的全心擁護、全心愛國,值得考生抒發(fā)強烈的感情。抒發(fā)感情的過程可以輔之以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可借助于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
4.文體不限,發(fā)揮特長。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這道題目最能發(fā)揮不同文體的優(yōu)勢,考生可寫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說理性文章,如隨筆、評論、雜文等等;也可寫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的記敘性文章,如散文、小說、記敘文等等;還可加強記敘和抒情議論相結合的感悟類文章,如人物特寫、調查報告、人物傳記、人物訪談、日記、書信等等。當然,無論考生寫哪一類文章,都要注意文體特征要鮮明,不可寫成“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