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鴻,于柱英,楊瑞陽
(武威市林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武威 733000)
梨黑脛病是土傳真菌性病害,病原為惡疫霉Phytophthore cactorum,在甘肅乃至西北地區(qū)危害嚴重。近年來,甘肅武威市幼齡梨樹黑脛病蔓延,造成生長衰弱甚至全株死亡,嚴重者全園毀滅[1-4]。梨黑脛病防治研究成果眾多。栽培措施防治包括杜梨、木梨為砧木高位嫁接[5-7],壟栽溝灌[8],密植拉枝,加防水圈,滲透灌水[9-10];化學藥劑防治也非常重要[11-12],例如843 康復劑原液或治腐靈+刮皮并割條[13]。上述研究成果多形成于30 年前,有關最新或改良殺菌劑防治效果的研究鮮見。殺菌劑防治簡便、經(jīng)濟、高效,篩選適宜本地環(huán)境條件的高效殺菌劑意義重大。為此,采用4 種殺菌劑,以4 個梨樹品種為對象進行試驗,以期為武威市梨黑脛病防治選擇高效殺菌劑。
試驗地位于武威市古浪縣泗水鎮(zhèn)。古浪縣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縣境中部為傾斜平原綠洲農業(yè)區(qū),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常伴有沙塵暴、寒潮、霜凍、春旱等災害性天氣;夏季炎熱,蒸發(fā)強烈,常出現(xiàn)干旱、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泗水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海拔1 700 m,年均氣溫5.9 ℃,極端高溫33 ℃,極端低溫-30 ℃,年均降水360.5 mm,年均蒸發(fā)2 300 mm,無霜期142 d 左右,年日照時數(shù)2 632.9 h。
供試梨樹品種為黃冠梨、綠寶石、早酥梨、紅香酥。苗木從河北省外調,均為嫁接苗,芽接,嫁接口高15 cm,砧木為木梨。
供試梨園2013 年栽植,園齡6 a,株行距2 m×4 m,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近幾年梨黑脛病蔓延較重。
供試殺菌劑:
銀法利,氟菌·霜霉威懸浮劑,拜耳公司生產,霜霉威鹽酸鹽625 g/L,氟吡菌胺62.5 g/L;
安法利,8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殺毒礬,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瑞士先正達公司生產,代森錳鋅56%,噁霜靈8%。
瑞苗清,30%甲霜·噁霉靈水劑,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噁霉靈24%,甲霜靈6%。
試驗于2019 年進行,每個供試品種選擇試驗樹18 行,每行30 株。5 月中旬逐株踏查統(tǒng)計供試樹病害等級,5 月底至6 月初,施藥防治病樹。用刀刮除病斑,深至木質部,毛刷蘸藥均勻涂抹刮痕,干后再涂,反復涂抹10遍,藥液用量30 ml/株。10 d 后同法涂藥1 次,共施藥2 次。
藥劑處理:1)半量銀法利,原液稀釋2 倍;2)銀法利,原液;3)安法利,稀釋至100 g/L;4)殺毒礬,稀釋至100 g/L;5)瑞苗清,稀釋至300 ml/L;純凈水為對照。
每個供試品種5 個藥劑處理,1 個對照,共6個處理;每個處理3 個重復,每個重復30 株樹。8 月初調查統(tǒng)計治愈病斑、未愈病斑數(shù)量,計算治愈率。
病害等級:1 級,病斑占莖圍比例≤1/3;3 級,病斑占莖圍比例1/3~1/2;5 級,病斑占莖圍比例1/2~1,尚未環(huán)莖1 周;7 級,病斑環(huán)莖1 周,或全株≥2/3 葉片發(fā)黃;9 級,全株基本枯死。
采用SPSS21.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根據(jù)統(tǒng)計學原理,在給定的p<0.05 或p<0.01 置信水平下,兩個處理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則兩者指標測量值的差異屬于隨機誤差,即兩個處理的效果相似,只是測量值不同,事實上并沒有區(qū)別;兩個處理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兩者指標測量值的差異不屬隨機誤差,即兩個處理的效果相異,不僅測量值不同,而且事實上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只有在兩個處理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情況下,才有必要比較兩者測量指標數(shù)值的大小,分析其現(xiàn)實意義;否則沒有必要進一步比較分析。
圖1 顯示,在p<0.05 置信水平下,綠寶石與早酥梨合并為一組,黃冠梨與紅香酥合并為一組,組內品種病害等級相似,對黑脛病的抗病性相當;組間品種病害等級不同,對黑脛病的抗病性相異。說明綠寶石和早酥梨對黑脛病的抗病性強于紅香酥和黃冠梨。
圖1 供試品種病害等級平均值
3.2.1 綠寶石
圖2 顯示,在p<0.05 置信水平下,5 個殺菌劑處理的治愈率平均值高于對照,說明殺菌劑防治綠寶石黑脛病有效。5 個殺菌劑處理合并為4 組:半量銀法利,銀法利,安法利,瑞苗清,4 組各含1個處理,治愈率平均值依次增高,說明對綠寶石黑脛病防治效果依次增強,以瑞苗清防治效果最優(yōu),半量銀法利防治效果最差。殺毒礬介于瑞苗清與安法利之間,防治效果與二者相當,可視同為最優(yōu)處理。
圖2 綠寶石黑脛病治愈率平均值
3.2.2 早酥梨
在p<0.05 置信水平下,5 個殺菌劑處理的治愈率平均值高于對照,說明殺菌劑防治早酥梨黑脛病有效(圖3)。5 個殺菌劑處理合并為2 組:半量銀法利,瑞苗清,2 組各含1 個處理,治愈率平均值依次增高,說明對早酥梨黑脛病防治效果依次增強,以瑞苗清防治效果最優(yōu),半量銀法利防治效果最差。銀法利、殺毒礬防治效果與瑞苗清相當,可視同為最優(yōu)處理。安法利介于半量銀法利與銀法利之間,防治效果與二者相當,可視同為最差處理(圖3)。
圖3 早酥梨黑脛病治愈率平均值
3.2.3 紅香酥
在p<0.05 置信水平下,5 個殺菌劑處理的治愈率平均值高于對照,說明殺菌劑防治紅香酥黑脛病有效。5個殺菌劑處理分為2組:半量銀法利,瑞苗清,2 組各含1 個處理,治愈率平均值依次增高,說明對紅香梨黑脛病防治效果依次增強,以瑞苗清防治效果最優(yōu),半量銀法利防治效果最差。銀法利、安法利、殺毒礬介于2 組之間,防治效果與二者相當,可視同為最優(yōu)處理(圖4)。
圖4 紅香酥黑脛病治愈率平均值
3.2.4 黃冠梨
在p<0.05 置信水平下,5 個殺菌劑處理的治愈率平均值高于對照,說明殺菌劑防治黃冠梨黑脛病有效。5 個殺菌劑處理合并為3 組:半量銀法利,銀法利與安法利,殺毒礬與瑞苗清;組內不同處理的治愈率相似,防治效果相當;組間不同處理的治愈率相異,防治效果不同。不同組之間治愈率平均值依次增高,說明對黃冠梨黑脛病防治效果依次增強,以殺毒礬和瑞苗清防治效果最優(yōu),半量銀法利防治效果最差(圖5)。
綜合上述分析,盡管4 個梨樹品種對黑脛病的抗病性強弱有別,但5 個殺菌劑處理中,都是瑞苗清和殺毒礬防治效果最優(yōu),半量銀法利防治效果最差,安法利和銀法利或者與瑞苗清同效,或者較差,甚至與半量銀法利同效。
圖5 黃冠梨黑脛病治愈率平均值
刮皮涂抹防治梨黑脛病,在試驗的4 種殺菌劑中,瑞苗清和殺毒礬效果最優(yōu),安法利和銀法利效果較差,平均治愈率均>80%,銀法利稀釋減半使用不能達到防治目的。瑞苗清30 ml 或殺毒礬10 g 加水稀釋至100 ml,刮除病斑至木質部,涂抹藥液,干后再涂,反復涂抹10 遍,每株涂施藥液30 ml,10 d 后同法涂藥1 次,治愈率>90%。為避免抗藥性[14],銀法利、安法利可與殺毒礬、瑞苗清交替使用。
梨是西北地區(qū)的重要果樹,品種非常多。甘肅武威市地處河西走廊,梨樹栽培廣泛,周邊為兩大沙漠和祁連山余脈,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糖分積累,發(fā)展梨樹栽培得天獨厚[15-16],因此防治梨黑脛病至關重要。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綠寶石和早酥梨對黑脛病的抗病性較強,可以適當擴大栽培面積。常用殺菌劑在武威市防治梨黑脛病的藥效需要試驗研究,殺菌劑改良迅速,需要及時進行藥效試驗。本次試驗發(fā)現(xiàn),瑞苗清和殺毒礬防治梨黑脛病效果良好,二者可單獨用于土壤消毒。由此推測,土壤消毒類殺菌劑都有可能用于防治梨黑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