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燕
《指導學生如何寫好小動物》教研活動是校教研室針對四年級學生年齡及知識結(jié)構(gòu)特點而開展的一項專題性活動。
經(jīng)我們四年級教研組討論決定,此項活動分四部走:一是讀書階段,學生找到描寫小動物的文章讀一讀;二是摘錄階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或描寫精彩的片段做讀書筆記;三是寫作階段,先是寫老師指定的動物——狗、貓、雞,再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四是總結(jié)匯報階段,主要是交流經(jīng)驗,總結(jié)寫法,感受小動物的可愛。這四個階段都由各班語文老師負責實施。
我所帶的班級是四年級(三)班。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讀、寫、交流、指導,我和學生們認為寫好小動物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在寫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所寫動物。因為只有通過觀察才能了解小動物的特點,如樣子、顏色、性情、習性等。這樣在寫的時候才能做到具體,生動。
潘永輝在描寫它家的小黑貓時寫到:兩只眼睛又圓又大,像一對寶石閃閃發(fā)光,四只鋒利的小爪子像四把鐵鉤,一身發(fā)亮的黑毛像抹過油似的。小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小貓的樣子、顏色躍然紙上。
杜博文筆下的小狗:在睡覺的時候它把身子彎曲成弓形,耷拉著兩只耳朵。你別看它睡著了,可只要聽見任何響動,它就會立即抬起頭來張望,儼然一個家庭小衛(wèi)士。正因為小作者的細心觀察才讓我們更具體的了解了小狗的習性。
二是要與喜歡的動物多接觸,與之相處,以便更進一步的熟悉它,掌握它的一舉一動,寫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
如張燕與小雞發(fā)生的故事:小雞們非常機靈。有一次我去雞圈看望小雞,它們見了我嘰嘰嘰嘰地叫個不停,小嘴還不時在雞槽里啄幾下。原本我很納悶,看了一會兒我終于知道了小雞煩躁的原因,它們是沒水喝了。于是我趕緊往雞槽里加滿了水,小雞爭先恐后地圍過來大口大口喝起水來。
再有王自強與小狗發(fā)生的故事:有一回小狗生病了,它不叫也不跳了,無精打采地臥在它的小窩里。我用手摸摸它,它就哼哼幾聲。我想起我生病時難受的樣子,那小狗也一樣吧,就趕緊在小狗的窩里鋪了條舊毯子,這樣小狗可以暖和些,又拿來它平時最愛吃的火腿腸。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兩天后小狗慢慢地好起來了。
有了這樣的小故事,文章內(nèi)容更充實了,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了。
三是要按一定順序?qū)?。按一定順序?qū)懯菍懳恼碌幕疽螅鑼憚游锏奈恼乱膊焕?。交流時學生指出:寫動物時一般先寫樣子、顏色,再寫它的生活習性或活動,最后寫寫與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按照這個順序?qū)懀恼旅}絡清晰,層次分明。經(jīng)過討論后,有學生補充:寫動物的樣子時也應該按順序,或由頭到腳,或由上到下,也可以由部分到全身。
看來無論是整篇文章,還是描寫的某個部分,都應該按順序?qū)?。這一點全班已達成共識。
四是語言要準確、生動,恰當?shù)氖褂脭M人、比喻等修辭手法。
比如張燕寫的:小貓“貝貝”渾身雪白,像披了一件白大衣。玻璃球似的眼睛整天滴溜溜地轉(zhuǎn),見到主人就會撒嬌。小作者擬人、比喻手法的運用讓讀者感到可愛的小貓仿佛就在眼前。
再如楊曉川寫的:幾只威武的公雞聚在門前“打擂臺”,如果一只公雞勝利了,它會繼續(xù)騷擾其它公雞,與之作戰(zhàn);如果輸了的話,這只公雞會悄悄躲在一邊,找準時機進行攻擊,直到勝利為止。小作者把公雞好打斗、傲慢無禮的個性特點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得生動傳神。
小作者文中用到的“渾身”“滴溜溜”“撒嬌”“騷擾”“攻擊”等詞語準確、生動,給文章添色不少。
五是文章要表達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一些學生在文章中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值得我們?nèi)テ肺丁?/p>
在描寫小動物的樣子時,呂江龍寫到:小貓那兩只大大的寶石般的眼睛,不時調(diào)皮地眨著,閃閃發(fā)亮。毛茸茸的圓臉上神氣十足,幾根胡須一動一動的,非??蓯?。還有大公雞的樣子:大公雞總是把頭昂得高高的,尾巴翹翹的,兩只金黃色的腳走起路來“噔、噔”地響,樣子挺威武呢!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在寫小動物的活動時,郗軒寫到:小雞吃飽了,我給他們端來了水,他們蜂擁而上,有的一不小心跌進了水盆,那樣子可滑稽了!還有潘永輝寫的:母雞看起來很軟弱,但是一旦有了孩子,如果誰敢靠近,雞媽媽就會跟誰拼命。別的雞膽敢欺負她的寶寶,她會毫不猶豫地拍動翅膀,準備迎敵,那架勢就好像是我們平時最喜歡玩的“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這顯然是對母雞的贊美。兩位小作者文中擬人手法的運用無疑也表現(xiàn)出對雞的喜愛之情。
從以上我們師生共同總結(jié)的“如何寫好動物”的五個方面來看,這次教研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我班學生的習作水平,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階段性學習的總結(jié)能力,更可喜的是孩子們還了解到很多動物的特點和習性,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和動物和諧相處,要保護好它們。真是受益匪淺。
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深刻地認識到:有針對性的進行教研活動更有利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