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以來,由于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增多,截至7月7日16時,南方11省份13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zāi)受到損失,一些文物單位受損嚴重。安徽黃山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zhèn)海橋、宣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樂成橋,四川阿壩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維會師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蒙古伸臂橋、哈爾橋、阿斯久橋等,被洪水沖毀;湖北武當山五龍宮龍虎殿、湖南朱家大院、體仁堂、龍山里耶瞿家大院和吳楊支祠等古建筑,因洪水房屋倒塌嚴重,汛期文物安全形勢較為嚴峻。文物畢竟不是“乘風(fēng)破浪的姐姐”,這次被"/>
劉伶俐
時事引讀 >>
2020年6月以來,由于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增多,截至7月7日16時,南方11省份130余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zāi)受到損失,一些文物單位受損嚴重。安徽黃山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zhèn)海橋、宣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樂成橋,四川阿壩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維會師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蒙古伸臂橋、哈爾橋、阿斯久橋等,被洪水沖毀;湖北武當山五龍宮龍虎殿、湖南朱家大院、體仁堂、龍山里耶瞿家大院和吳楊支祠等古建筑,因洪水房屋倒塌嚴重,汛期文物安全形勢較為嚴峻。文物畢竟不是“乘風(fēng)破浪的姐姐”,這次被洪水沖毀的文物,有的可能就是永遠失去。為此,國家文物局要求各地文物部門和文博單位密切關(guān)注氣象與汛情,排查險情和隱患,做好突發(fā)事件應(yīng)急處置,全面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將文物損失降到最低。
【銳評熱議】@北京青年報:如果說這幾天的“乘風(fēng)破浪”經(jīng)歷會成為一些考生成長記憶的話,那么一些文物受損將有可能成為遙遠的記憶,成為我們不愿觸及的痛楚。這次在洪水中受損的很多不可移動文物,都是有歷史意義的古橋。除了按照國家文物局要求全面加強汛期文物安全工作外,還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升級理念,拿出更科學(xué)的方案,讓文物少受些“乘風(fēng)破浪”的考驗。
【適用話題】文物安全 未雨綢繆 傳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