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濟國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清泉寺林場,山東 臨沂 276114)
黑松(PinusthunbergiiParl.),別名白芽松,松科喜光常綠喬木,高可達30m,樹皮帶灰黑色。原產(chǎn)日本及朝鮮南部海岸地區(qū)。上世紀50年代末,山東各地陸續(xù)成立國有林場,黑松被大量引進用于荒山造林,已有60多年的歷史,現(xiàn)清泉寺林場黑松分布廣泛,生長旺盛,是中國黑松的重點分布區(qū)域。
松針盾蚧,英文名稱pineneedlescale,拉丁名chionaspispinifoline(Fitch,1856)。松針盾蚧也稱為松針雪盾蚧,屬于同翅目(Homoptera),蚧亞目(Coccomorpha),盾蚧總科(Diaspoidea),盾蚧科(Diaspididae),雪盾蚧亞科(Chionaspinae),雪盾蚧屬(Chionaspis)。原是北美松屬等植物上大量發(fā)生的主要森林蟲害,隨著國家全面禁伐天然林政策的實施,國內(nèi)市場對木材的進口量不斷增加,這使得松針盾蚧伴隨著原木進口而傳入我國。清泉寺林場于2013年在奶奶廟林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松針盾蚧,隨之在全場范圍內(nèi)開始普遍發(fā)生危害,導致林區(qū)內(nèi)大量黑松針葉枯黃,并逐漸干枯死亡。經(jīng)過2015-2017年的防治,松針盾蚧蟲害蔓延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連續(xù)三年持續(xù)使用40%氧樂果乳油進行防治,松針盾蚧的抗性不斷增強,加之國家對氧樂果的禁用,選擇更加綠色、環(huán)保、有效的藥劑防治更顯必要。此次試驗目的就是通過對不同藥劑、不同稀釋濃度的對比試驗,來篩選對環(huán)境友好、更加有效的替代藥劑,為今后的蟲害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試驗地點選在清泉寺林場第六林班,林分為黑松純林,平均樹高9m,平均胸徑23cm,林齡35年,郁閉度為0.6,林下有少量灌木(主要為荊條)和雜草,林班坡度在5°~20°之間,每10平方厘米的蟲口密度為3.2頭。試驗時間為2019年4月15日-4月22日。
40%氧樂果乳油(天津華宇農(nóng)藥)、 48%毒死蜱乳油(江蘇寶靈化工)、480g/L吡蟲啉懸浮劑(江蘇功成生物)、70%馬拉硫磷乳油(德州綠霸化工)、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山東金利生科技)[1]。
試驗選用5種藥劑,每種藥劑設(shè)置5種配比度,分別為原液、1倍稀釋液、2倍稀釋液、3倍稀釋液、5倍稀釋液,每種配比度設(shè)3個重復。在試驗區(qū)域內(nèi)設(shè)立18個標準地,每個面積為300m2,每個標準地內(nèi)至少有同齡級黑松20株。每6個標準地設(shè)為一組,每一組內(nèi)進行不同藥劑的同一配比度的試驗處理,每種處理隨機選取植株,并做對照處理,對照處理采用注射清水的方式。
采用背負式打孔機進行打孔注射法。用打孔機在距離樹干基部100cm處打第一個孔,之后分別在距離樹干基部110cm和120cm處打第二個和第三個孔,三個孔水平方向分別成120°,孔口朝上,傾斜角度為45°,孔深到達木質(zhì)部。將每種藥劑分別按照原液、1倍稀釋液、2倍稀釋液、3倍稀釋液、5倍稀釋液裝入事先貯備好的塑料桶中,做好標記,用注射器注入打好的孔內(nèi),每孔注入3ml,用黃泥封好。試驗1d、3d、7d后,隨機選取對照處理及藥劑處理各3株,調(diào)查對照處理、不同藥劑在不同配比濃度處理情況下松針盾蚧的蟲口密度、死亡率[2]。
(1)5種藥劑的5種配比濃度防治松針盾蚧平均死亡率均顯著高于清水的對照處理。
(2)40%氧樂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各配比濃度防治效果均明顯低于其它3種藥劑,40%氧樂果乳油是由于近三年來的連續(xù)使用,導致松針盾蚧的抗藥性不斷增強,致使防治效果較差;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可能是由于其內(nèi)吸作用不強,導致防治效果不理想[3]。
(3)5種藥劑的各處理濃度防治效果均超過原藥防效,由此可見,農(nóng)藥需在溶劑中保持一定濃度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藥效。
(4)在1倍稀釋液中,各藥劑均未達到最佳防治效果;在2倍稀釋液中,48%毒死蜱乳油、480g/L吡蟲啉懸浮劑均達到了最佳防治效果;在3倍稀釋液中,只有70%馬拉硫磷乳油達到了最佳防治效果;在5倍稀釋液中,各藥劑均未達到最佳防治效果[4]。
綜合分析以上結(jié)果,48%毒死蜱乳油、480g/L吡蟲啉懸浮劑、70%馬拉硫磷乳油均可替代40%氧樂果乳油,最佳配比濃度分別為480g/L吡蟲啉懸浮劑2倍液、70%馬拉硫磷乳油3倍液、48%毒死蜱乳油2倍液。見附表1、2。
附表1 5種藥劑不同配比度試驗結(jié)果
附表2 5種配比度不同藥劑試驗結(jié)果
施藥配比度藥劑名稱蟲口密度防治前防治后防治效率顯著性水平#480g/L吡蟲啉SC2.50.1892a70%馬拉硫磷EC3.60.1496a4.5%高效氯氰菊酯EC2.60.4782b5倍40%氧樂果EC3.90.977c48%毒死蜱3.30.585b480g/L吡蟲啉SC2.90.4485b70%馬拉硫磷EC3.70.3790a4.5%高效氯氰菊酯EC2.90.6179c
本次僅對5種單劑進行了藥效試驗,今后在病蟲害防治中,可以探索嘗試兩種或兩種以上復配制劑的試驗,例如,本次試驗的48%毒死蜱乳油和70%馬拉硫磷乳油在藥效觀察的前期,松針盾蚧平均死亡率均顯著高于480g/L吡蟲啉懸浮劑,但持效期較480g/L吡蟲啉懸浮劑差,今后可嘗試使用有機磷+煙堿類,在增強速效性的同時提高持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