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學生抱著應試心態(tài)去學習漢語,學生的輸入大于輸出及學生漢語基礎薄弱等導致在對外漢語課堂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對外漢語;課堂
1 學生的輸入大于輸出,聽讀能力高于讀寫能力的問題
1.1 發(fā)現(xiàn)與分析問題
2011.8-2012.7我在東埔寨金邊公立廣肇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學生的聽讀能力高于說寫能力。初來乍到,可以說是處在“滿堂灌”的狀態(tài)中,學生的上課反饋幾乎為零,考試前必須給學生相當于考卷題目的復習范圍。
從以上案例內(nèi)容可知:學生的輸入大于輸出,聽讀能力高于讀寫能力。
結合漢語的難度與漢語為當?shù)氐诙Z言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由于漢語的形、音、義聯(lián)系不直接,需要死記硬背;漢字筆畫多、筆順嚴格、結構復雜;小學和中級班的學生面對漢語不夠自信,“羞于表達”;再加上在對外漢語課堂中,教師教學以“灌輸”為主,學生運用漢語的實踐不夠。
1.2 解決問題
教師應該改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讀、書寫和記憶現(xiàn)代漢字,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采取以部件為中心的漢字教學,重視部件在漢字中的作用,從結構分析入手,讓學生知道漢字是有意義的單位的組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先教筆畫少的字,再教筆畫多的字;先教可以作為部件的獨體字,后教包含學過的獨體字的合體字,在教部件時要一筆一筆地展示其結構規(guī)律。由此幫助學生有效記憶漢字結構,提升書寫漢字的能力。
(2)課堂上組織字形練習,比如說老師說筆畫或偏旁,讓學生寫帶這個筆畫或偏旁的字。在習題的實踐中鞏固學生的漢字書寫。
(3)選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結合課堂小組討論及個人發(fā)言的形式來授課。采取獎勵機制,獎勵在課堂上勇于舉手用漢語回答問題或表達見解的同學。由此激勵學生多使用漢語并鍛煉其讀漢語的能力。
2 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比較懶散的問題
2.1 發(fā)現(xiàn)與分析問題
學生抱著應試的態(tài)度去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里的教學模式和國內(nèi)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qū)別,學生較為懶散,作業(yè)和復習都需要老師的監(jiān)督,所以,教師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出的問題是:學生抱著應試心態(tài)去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比較懶散。
對于對外漢語課堂的學生來說,漢語是第二語言,教學模式也與國內(nèi)的區(qū)別很大,由此他們懷著應試心理,較為懶散,不重視漢語實際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也增添了教師的負擔。
2.2 解決問題
(1)教師可選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結合課堂小組討論及個人發(fā)言的形式來授課。從學生的興趣和當前關注的話題著手,設計教學題目,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設定獎勵機制,課堂中或課下可布置一些漢語習題,要求同學們自主完成,完成效果良好者給予獎勵。在漢語交流小測試中表現(xiàn)良好者,給予獎勵。
3 學生的基礎薄弱,發(fā)音不標準的問題
3.1 發(fā)現(xiàn)與分析問題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課堂氛圍活躍,小孩子上課缺乏秩序,“嘰嘰喳喳地說話”,同時反映出學生的溝通欲望很強,但面臨著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詞不達意,以及發(fā)音不標準、詞匯量匱乏、語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定語后置等問題。
主要問題是:首先是溝通時詞不達意,我們可以從案例中得出原因,是“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二是在中文課上,學生發(fā)音出現(xiàn)種種問題,從案例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是由于“漢語基礎薄弱”。三是學生詞匯量匱乏,可從案例推知,漢語為學生的第二語言,學生日常很少使用漢語,故詞匯積累少;且由于學生缺乏運用漢語的實踐,課堂積累的漢語詞匯又難以得到鞏固;四是“語法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定語后置的問題”,可見學生對漢語語法的掌握不夠,這可能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失誤以及由于當?shù)氐恼Z言與漢語表達有差異,學生受母語遷移的影響,習慣于定語后置。
3.2 解決問題
(1)教師的解決方法可?。骸皽p慢上課的語速,讓學生盡量地熟悉教師語言,理解每一字每一句,慢慢消化提高,在提高的過程中慢慢較快語速,讓學生和自己相互磨合,互相適應?!薄斑x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結合課堂小組討論及個人發(fā)言的形式來授課。
(2)加強對學生口語使用的短句,簡單句和省略句的關注。在課堂上多進行這方面的教學與指導。
(3)漢字強化配合語音教學。由于語言的不同,漢語的發(fā)音對當?shù)貙W生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學生漢語基礎薄弱,導致了發(fā)音上的種種問題,因此在教授漢字時要強化對語音的練習,并在練習語音的過程中強化對漢字的記憶。
(4)對課堂上教授的漢語詞匯時常進行鞏固外,積極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簡單的漢語書籍和觀看中文電影或動漫(可結合學生年齡段及漢語水平推薦)以積累漢語詞匯。
(5)加強對漢語語法方面的練習,在課堂上可運用一些展示語法點的技巧,如聽寫時引入語法點:比如要展示語法點動詞“完”作結果補語時,可以結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和實際情景,讓學生聽寫句子,如:a.我們學完十六課了。b.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呢。c.今天的作業(yè)你做完了沒有?
4 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正處于不斷發(fā)展完善的時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我們應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解決問題的思路,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殷凌燕.論對外漢字教學中的部件教學.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4(2).
[2]孫海麗.從漢字和拼音文字比較談對外漢字教學的方法.理論觀察,2000(3).
[3]周小兵.對外漢語課堂教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孫德金.對外漢語語音及語音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作者簡介:任春華,女,漢族,重慶云陽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2017級在讀本科生。學校所在地重慶市沙坪壩區(qū)虎溪街道大學城,401331,本科學位,專業(yè):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