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我在微博上關(guān)注了幾個美女,她們的共同點是喜歡健身,喜歡曬自己的健身照片,照片通常會把臉部隱去,露出胳膊和肩膀。她們最頻繁曬出的是自己的腹部,小腹平坦,隱隱有腹肌。她們的夢想是有四塊到六塊腹肌,這和我的理想很像。這幾位美女堅持鍛煉很多年了,不久前,有一位剛剛在澳大利亞完成了半程馬拉松,成績是兩小時十分鐘多,我翻看她以前的微博,發(fā)現(xiàn)她最早立下要跑“半馬”的心愿,不過是半年前的事,她在跑步機上堅持了半年,就把這心愿完成了。有專業(yè)人士說,一個人從不怎么跑步,到跑完馬拉松,只需要半年的訓(xùn)練,我覺得這說法太樂觀,但事實證明,用半年的訓(xùn)練跑完“半程馬拉松”是沒什么問題的。
還有幾位婦女同志,不上照片,但每天會自動上傳運動軟件記錄下來的跑步成績,有一位住在工體附近,每天圍著工體跑,她的記錄是這樣的——今天用每小時7.5公里的速度跑完了3.5公里,今天用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跑完了4公里。我每次看到這位女士的記錄,就原諒自己的懶惰,以這樣的速度跑這么短的距離,吃兩個雞蛋就全回來了。更可惜的是,這位女士一年多來,速度沒超過每小時8公里,距離沒超過5公里。不過,考慮到這位女士和我年紀(jì)相仿,算是中老年婦女,我就原諒她的緩慢,就當(dāng)是散步吧。另有一位我認(rèn)識的女士,原來是美食記者,說實話,吃得有點兒多,半年前喜得貴子,在微信上曬自己寶貝兒子的照片,忽一日,開始跑步了,她這樣記錄——第一日,3公里;第十七日,7公里。我不知道她的速度如何,但兩個多禮拜的時間,她的距離上去了。看樣子,她的產(chǎn)后恢復(fù)將以跑步完成。
我早上起來會看兩眼微博,有一位老兄住在上海,每天早上會發(fā)他的跑步記錄,他一般是繞著世紀(jì)公園跑,一圈10公里,速度驚人,通常是消耗800大卡的熱量。這位老兄在美國念的博士,現(xiàn)在在臺企做工程師。另一位老兄住在北京的別墅區(qū),每天早上在順義跑步,最短距離是10公里,最長距離是20多公里。他健碩的肌肉看上去像個小伙子。這位老兄是個律師,穿梭于中美兩地之間,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剛在斯坦福大學(xué)舉辦的青少年游泳比賽中拿了第一名,他高高興興地在微博上曬自己閨女的成績。我看到這兩位老兄的微博,就吃點兒紅薯和雞蛋,去健身房鍛煉了。
還有一位生猛的小老弟,在微信上曬自己參加各種跑步比賽的照片,他參加過100公里超長馬拉松,參加過泥地10公里跑,參加過北京光豬跑,經(jīng)常是赤裸上身,露出六塊腹肌。通過這位小老弟的微信,我能看到一幫更專業(yè)的跑步者。
話說前幾年,北京霧霾的情形越來越嚴(yán)重,可跑步的人反而增多了似的。北京的藍天變得像一種嘉獎,早上起來看見藍天,就好像得到了一份難得的禮物,于是大家就出去跑步。我觀察過我們家的貓,霧霾和陰雨天氣,他就有點兒悶悶不樂,圈在角落里睡覺。天氣好的時候,他的興致也高昂起來,上躥下跳在屋子里跑幾個來回。我不知道從動物行為學(xué)上來說,好天氣是不是會讓動物更本能地運動起來,但以我個人的經(jīng)驗來說,運動一下的確能讓本來抑郁的心情疏朗一些。每天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那么多朋友在跑步、在健身,總是讓我感到愉快。我們雖在不同的地方鍛煉,但好像在跑步途中遇到了一樣,打個招呼,繼續(xù)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