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主席為一批功勛卓著的科學家頒獎。其中兩位“國寶級”老人榮獲年度最高科學獎,每人獎勵800萬元。他們分別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
黃老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也是前兩年因被習主席讓座而刷屏朋友圈的人,為讓中國擁有核潛艇,他一度隱姓埋名30載。作為總設計師,他不計個人安危,曾親隨產(chǎn)品深潛到水下極限,創(chuàng)世界首例……從年輕專家到花甲老翁,黃旭華和同事們以驚人的智慧和付出,在茫茫海疆上為國筑起了阻隔外敵的海上長城!
不當亡國奴顛沛求學為報國
1924年,黃旭華出生在廣東海豐縣一個鄉(xiāng)醫(yī)之家,原名黃紹強。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小時候的理想本是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但日軍的入侵,讓中華大地滿目瘡痍,黃紹強的求學之路也充滿了艱辛。
1937年,家鄉(xiāng)學校停辦。1938年大年初四,14歲的小紹強和大哥告別雙親,趕往一所被遷到廣東揭西山區(qū)的中學求學。哥倆在崎嶇的山路上接連走了四個日夜,終于抵達那所中學。在甘蔗林里,在草棚下,黃旭華和同學們躲過頭頂轟鳴的日機,刻苦學習知識……
1941年,黃紹強聽說廣西桂林是西南文化的大后方,遂慕名前往。屢經(jīng)磨難,他終于在當年8月抵達,并順利通過桂林高中的入學考試。在這里,他改名“黃旭華”,取意為“旭日榮華”。
1944年6月,日寇逼近桂林,黃旭華只得匆匆結(jié)束高中學業(yè),再次開啟了顛沛流離的求學之旅。一路上,他目睹的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這讓黃旭華思考,為什么中國老百姓要到處流浪,家破人亡?為什么我們一個泱泱大國,卻不能安放一張平靜的書桌?結(jié)論是中國太弱小了,貧弱就要挨打!黃旭華決定放棄學醫(yī)的理想,用科技報國!
于是,他又輾轉(zhuǎn)來到重慶,進入國民政府為流亡學生開辦的大學特設先修班。1945年,黃旭華以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進國立交通大學(現(xiàn)為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專業(yè)學習。
在交大,立志“寧當戰(zhàn)死鬼,不作亡國奴”的黃旭華,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鉆研。他既接受了西方先進的知識體系與科學觀念,又得到了諸如葉在馥、辛一心等國內(nèi)造船大師的耳提面命。1949年畢業(yè)后,黃旭華到上海軍管會船舶建造處工作。
1954年,美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世界軍事格局為之一變。對于大國而言,核潛艇是至關重要的國防利器。有一種說法: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鈾塊燃料,就可以讓潛艇巡航6萬海里;假設換成柴油作燃料,則需要近百節(jié)火車皮的體量。
1956年,黃旭華與同事李世英結(jié)婚。兩年后,軍委副主席聶榮臻向中央建議啟動研制核潛艇,并獲批立項。當時,我國曾寄希望于蘇聯(lián)老大哥的幫助,然而他們的領導人赫魯曉夫訪華時傲慢拒絕了:“核潛艇技術復雜,要求高,花錢多,你們沒有水平也沒有能力來研制?!?/p>
面對蘇聯(lián)的傲慢,毛主席高瞻遠矚,字字鏗鏘:“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于是,我國研制核潛艇的“09”工程誕生了。當時黃旭華沒想到,領袖的這句豪邁之言,會和他今后的人生緊緊綁在一起。
1958年夏,34歲的黃旭華任上海船舶工業(yè)管理局產(chǎn)品設計一室潛艇科科長,在接到前往北京出差的緊急任務后,他匆匆出門了,而且沒有帶任何行李,他以為像往常一樣很快會回來。那時大女兒剛出生,不到1歲。
抵京后,黃旭華才得知自己被選中參與“09”工程研制。領導告訴他:核潛艇研制是國家最高機密,要一輩子隱姓埋名,默默無聞。黃旭華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
用算盤搞科研白手起家造核艇
“09”工程研制團隊共29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在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工業(yè)基礎薄弱,研制核潛艇舉步維艱。沒有人見過核潛艇,國外嚴密封鎖,沒有任何參考資料,一切靠自己摸索。
條件根本不具備,怎么辦?黃旭華擲地有聲:“我們的辦法叫騎驢找馬。如果連驢也沒有,那就邁開雙腿也得上路,絕不等待?!庇谑?,他和同事們開始大海撈針般從國外的新聞報道中,搜羅有關核潛艇的只言片語,仔細甄別這些信息的真?zhèn)?,拼湊出一個樣品的輪廓。
后來,有人從美國帶回一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兒童玩具模型,黃旭華他們?nèi)绔@至寶,把玩具拆開、分解。研究者們興奮地發(fā)現(xiàn),玩具里密密麻麻的設備,竟與他們構思的核潛艇圖紙基本一樣,這就肯定了他們此前的探索!
黃旭華至今還珍藏著一個“前進”牌算盤。誰能想到,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幾萬個數(shù)據(jù)的取得,竟是通過這種古老的計算工具演算出來的。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準確,常常是兩組一起算,直到結(jié)果一致。
此外,黃旭華還想出了更“土”的辦法——磅秤稱設備。為了確保潛艇的重量嚴格控制在設計范圍內(nèi),黃旭華要求,所有拿到船上的設備、管線都要過秤,登記在案,凡是拿出船體的邊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記,幾年來天天如此。他還要求記錄的重量必須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并逐一檢查,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稱。
對于黃旭華的嚴苛要求,有不少新來的大學生不理解,并私下議論。黃旭華對他們說:“你們每個人手中的每一件小事,最終都歸結(jié)到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性能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p>
這樣“斤斤計較”的土辦法,最終的結(jié)果是,數(shù)千噸的核潛艇在下水后的試潛、定重測試值與設計值毫無二致。
三年自然災害發(fā)生后,中央決定全面上馬核潛艇研制工作。1965年研究所組建,黃旭華任副總工程師。第二年,他拖家?guī)Э诤屯聜冞M駐當時的荒島——遼寧葫蘆島,島上一年四季狂風怒吼,黃沙肆虐,自然環(huán)境惡劣,物資也極其匱乏,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身為同事,妻子李世英對黃旭華的事業(yè)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她選擇了“不打擾”的相守,獨自扛起家庭重擔,毫無怨言。因部門不同,即使工作生活在同一個島上,夫妻倆也是聚少離多,他們先后生下3個女兒,但孩子們很少見到父親。一次,黃旭華從外地出差回家,大女兒說了一句讓他哭笑不得的話:“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黃旭華是客家人,妻子拿這個跟他開玩笑:“你是真正的‘客家人,你是到家里來做客的?!?/p>
歲月漫長,生活艱辛。300斤的煤球,李世英和大女兒分多次,晃晃悠悠地搬上三樓;地震來了,她抱著剛出生的三女兒,拉著大女兒四處逃命;大女兒上學路上,跌入雪坑,昏迷九天九夜,李世英日夜守候……
而這一切,黃旭華都不曾知道。他正帶領同事們,沒日沒夜地向一道道技術難關發(fā)起沖擊。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先后突破了核潛艇中最為關鍵和重大的核動力裝置、水滴線型艇體、艇體結(jié)構、人工大氣環(huán)境、水下通訊、慣性導航系統(tǒng)、發(fā)射裝置7項技術,也就是“七朵金花”。
黃旭華帶領團隊埋頭苦干,疾步如飛地追趕著世界的步伐。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
十年磨一劍。黃旭華和同事們荒島求索,在世界核潛艇史上寫下光輝篇章——上馬三年后開工、開工兩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編入海軍進入戰(zhàn)斗序列。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30年隱姓埋名一代功臣忠孝難兩全
核潛艇下潛的深度,決定了其戰(zhàn)斗力的發(fā)揮程度。1988年初,我國新型核潛艇的研制工作,又迎來了一個關鍵日子:按設計極限在南海進行深潛試驗。
世界上曾有十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耙粔K撲克牌大小的鋼板,承受水的壓力是一噸多重,艇體任何一塊鋼板不合格、一條焊縫有問題、一個閥門封閉不足,都可能導致艇毀人亡?!秉S旭華這樣形容深潛試驗的危險性。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做深潛試驗,還不到200米時,潛艇沉沒,129人全部葬身海底。從里到外全部由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艇,能闖過首次深潛試驗大關嗎?有些人不免擔憂。
眼看著深潛日期一天天臨近,參試人員的思想包袱越來越重?!耙苍S我告別,將不再回來……”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風采》,還有人寫下了遺書……人群里彌漫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氛圍。
為此,黃旭華和戰(zhàn)士們開座談會說:“《血染的風采》這首歌很好聽,我也喜歡唱。但是,這一次我們不需要這首歌,這次要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把試驗數(shù)據(jù)完整地拿回來。”接著,他又語氣堅定地說了一句誰也沒有想到的話:“我和大家一起參加極限深潛試驗?!边@句話威震全場,更讓隊員中的悲壯情緒一掃而光。
有人勸說黃旭華,你作為總師沒有必要冒險,世界上還沒有過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黃旭華卻說,他不是充英雄要跟大家一起去犧牲,而是要確保同事們的生命安全,“萬一深潛過程中出現(xiàn)異?,F(xiàn)象,我可以及時幫助采取措施?!?/p>
驚心動魄的極限深潛試驗,由淺到深地進行:100米、200米……終于,試驗成功了!在驚人的深度下,核潛艇的耐壓艇體結(jié)構和通海系統(tǒng)安全可靠,全艇設備運轉(zhuǎn)正常!
新紀錄誕生,全艇沸騰!黃旭華笑了,出艇后他揮毫寫道:“花甲癡翁,志探龍宮,驚濤駭浪,樂在其中!”
同樣是這一年,我國政府又正式對外宣布: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擁有二次核打擊力量的國家,茫茫海疆成為阻隔外敵的海上長城!
自古忠孝難兩全。黃旭華的母親從63歲開始,就經(jīng)??葑趶V東海豐老家的青石板上,盼自己最為驕傲的三兒子從遠方歸來。直到95歲,她才在故鄉(xiāng)老屋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母子一別就是30年,再相見時,黃旭華已雙鬢斑白,而父親和二哥,這時候都已經(jīng)去世了。
1995年3月的一天,黃旭華忽然接到從汕尾打來的急電,弟弟哭著說:“三哥,媽媽不行了,你快回來吧……”原來,102歲高齡的母親不久前摔了兩跤,導致內(nèi)臟破裂,治療無效,生命垂危。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工作,她不愿驚擾千里之外的兒子,彌留之際,卻在昏昏沉沉中呼喚兒子的名字……
飛機、汽車、三輪車,一路狂奔,70歲的黃旭華心急如焚,痛悔不已。他趕到廣東老家,蹲在母親病床前,輕喚了一聲“媽”,就淚水盈眶。此時母親氣若游絲,她很想起身好好看看兒子,卻全身無力。黃旭華哽咽道:“媽,我很想你……”母親怕兒子一路勞累,擺手示意黃旭華“休息”。過了一會兒,老人才對身邊的女兒說:“叫三哥來。”黃旭華來到了母親的床前,這一次,母親坐了起來,戴上老花鏡,嘴角擠出一絲微笑:“你長肥了……”但很快她再次陷入昏迷。
從回家到母親去世,前后不過三個小時。葬禮這天,在母親的墳頭,黃旭華長跪不起……
“有人問我怎么樣理解忠孝不能雙全,我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秉S旭華老人如是說。
2014年2月10日,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88歲高齡的黃旭華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登上了央視“2013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臺,面對鏡頭,他說:“只要祖國需要,我可以一次流光自己的血,也可以讓血一滴一滴地流淌?!?/p>
2017年1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代表合影時,拉著黃旭華的手,邀請他坐在自己身邊。這個溫暖的場景通過媒體傳遍大江南北,直抵人心。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黃旭華與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勵800萬元。習主席親自為他們頒發(fā)獎章和證書,熱情握手祝賀,并與兩位國寶級專家一道向其他獲獎者頒獎。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亙古不變,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情懷和信仰。對于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來說,他的信仰是祖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