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遼寧 葫蘆島 125000)
急性重癥腦梗死是臨床高發(fā)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的疾病,發(fā)病的人群主要集中為老年患者,因為老年患者多具有慢性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使機體長期處于高血壓,血脂和血糖異常的環(huán)境下,容易造成突發(fā)性的腦部的血流供應中斷,造成腦組織的壞死,常見的病因是腦部的動脈中出現(xiàn)粥樣硬化或者血栓,使血管的管腔變窄,甚至出現(xiàn)閉塞,造成腦部的血流供應受阻,引發(fā)腦梗死[1-2]。急性重癥腦梗死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眩暈,肢體不能活動,話語不清,惡心嘔吐等,病情危重,需要及時治療,一般入院后接受急診治療,在治療中及時溶栓很關鍵,同時需要抗凝,調節(jié)血壓,保持呼吸通暢,降低顱內壓等,在搶救結束之后,需要一定的住院治療與康復[3]。因此,急性重癥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方法的選擇也十分重要,常規(guī)的急診護理方法,在急救效率的促進方面并不理想。本研究應用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干預在急性重癥腦梗死患者中,可以提高急救的效率和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急性重癥腦梗死老年患者88例,納入的標準是患者存在頭痛,眩暈,肢體運動障礙,惡心嘔吐等,經(jīng)頭MRI等檢查符合急性重癥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排除的標準為合并心臟疾病,意識不清,惡性腫瘤的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的分組方式,選入的患者分成對照組44例,觀察組44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齡為50~80歲,平均(65.3±2.5)歲,觀察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22例,年齡為49~79歲,平均(66.1±1.9)歲,兩組的一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急診護理,具體為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值,及時分診,指引患者檢查,需要手術患者及時做好術前準備,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組應用全程優(yōu)化急診護理,首先,建立急救小組,成員包括醫(yī)師和護士,并定期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急救知識培訓,并考核。其次,接到急救電話后需要迅速出診,將患者接入急救車后,建立靜脈通道,保持呼吸通暢,患者的病情數(shù)據(jù)信息與院內保持同步,使患者在入院后可以第一時間安排檢查。再次,入院患者以綠色通道的方式安排各項檢查,提前溝通后CT,MRI等,及時檢查,并做好術前的溶栓藥物的相關準備。第一時間通知會診,及時制定手術方案。然后,安排患者手術治療,在急救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安撫其緊張的情緒,在用藥進行溶栓治療中,監(jiān)測滴注速度和患者的反應,記錄生命體征值。最后,患者在治療后,需要臥床康復與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要輔助其翻身等護理,同時制定飲食計劃,指導用藥,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的護理干預。兩組患者在護理后,比較兩組的救治效率和急救效果。
1.3 評價標準[4-5]:搶救的效率評價指標選擇分診時間,檢查時間和及急救時間,搶救效果的評價指標選擇搶救成功率,致死率和致殘率。另外,用NIHSS對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分,針對意識,感覺,肢體障礙等11個條目的神經(jīng)功能進行評分,最高45分,得分越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越輕。應用BI對生活能力的9個條目進行評分,得分低于20分時存在特別嚴重的功能障礙,25~45分為重度,50~70分為重度,75~95分為輕度,>95分不存在功能缺陷。
1.4 統(tǒng)計學的分析:以統(tǒng)計學的軟件SPSS20.0對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做相應的統(tǒng)計學上的分析,計量的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的差異用t檢驗方式的比較;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的資料,采取χ2校驗比較計數(shù)資料間的差異,當P<0.05時,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搶救效率比較:兩組的搶救效率結果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分診時間,檢查時間和及急救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搶救效率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搶救效率比較(±s)
2.2 搶救效果比較:兩組的搶救效果結果比較見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搶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搶救效果比較[n(%)]
2.3 搶救預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和BI評分結果見表3,結果顯示,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的NIHSS評分和BI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NIHSS評分和BI評分比較(±s)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NIHSS評分和BI評分比較(±s)
急性重癥腦梗死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和預后殘疾等不良的后果,及時的搶救和良好的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6]。在急性重癥腦梗死的發(fā)病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發(fā)病的病因包括吸煙,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因為病因的作用,導致患者的腦血管的血流供應受阻,進而造成腦部組織的損傷而發(fā)生腦梗死,重癥腦梗死的患者的梗死面積較大,更容易影響患者預后的功能恢復,包括語言,肢體運動等,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心理健康,造成患者的抑郁等不良心理的形成[7-8]。因此,急性重癥腦梗死的患者的急救過程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溶栓時間的把握,手術的開展時間等對治療的預后的影響均比較大?;颊叩娜朐汉蟮募本却胧┑倪x擇和時間的把握對患者的急救效果和預后效果的影響很大[9]。臨床中常規(guī)的急救過程為院前急救,分診,檢查和治療方案的確定包括手術等治療措施,缺少經(jīng)的針對性,具有通用性,沒有針對重癥急性腦組梗死患者的綠色通道的快速急診流程,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的分診,檢查過程中會耗時較多,在急救中可能會錯失一定的黃金搶救時間,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甚至影響患者的預后恢復情況,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一定的困難[10]。因此,急診中的護理干預的過程的方法的選擇顯得十分的重要。隨著對護理技術的研究與不斷的完善,全程優(yōu)化的急診護理干預是一種新的護理方法,針對急診中的護理全流程進行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疾病針對性強的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化,以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為基礎,進行全面的改進與優(yōu)化,具體表現(xiàn)在成立了專項疾病的護理小組,其中的組員包括醫(yī)師和護理人員[11-12]。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基本情況進行初步詢問后可以迅速的做出判斷,啟動疾病相應的護理小組,因為對護理小組成員的不斷的培訓與考核,護理小組可以很成熟的完成急救過程,保證急救的成功率,同時使患者在被急救開始,醫(yī)護人員在接診到患者之后,在院外與院內進行數(shù)據(jù)的實時聯(lián)系,可以使院內的護理小組得到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病情基本情況,一方面院內的醫(yī)師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指導,使患者在院前完成相應的急救,避免病情的進展,另一方面,院內的護理小組成員可以做好相應的急救準備,包括聯(lián)系檢查,聯(lián)系專家會診,聯(lián)系手術室準備等相關的工作。保證患者的入院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分診,同時提前做好了相關檢查的聯(lián)系工作,患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檢查,并經(jīng)過醫(yī)師第一時間的會診結果,得到良好的治療方法,保證患者可以在黃金的治療時間內得到手術的治療,在入院后的整個急救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家屬主動溝通,可以安撫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醒患者家屬與患者的溝通,使患者的治療意識增強,也可以提高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之后,對其恢復的過程的注意事項作出詳細的介紹,并且為患者制定一定的飲食計劃,安排康復鍛煉的項目,指導患者進行必要的康復鍛煉,每天定時完成相應的鍛煉項目,在日常的護理中指導用藥,幫助患者在臥床中的翻身等優(yōu)質的護理,均可以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鍛煉的依從性提高,能較快的使其神經(jīng)和生活能力的進行恢復,提高語言和行動的能力,避免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偏癱,語言功能障礙等后遺癥,恢復之后患者可以獲得良好的生活質量,心情上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預后效果很好[13]。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全程優(yōu)化急診護理在老年急性重癥腦梗死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比較突出,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