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淦
古人也追星。那些被追的“星”,是科舉之途的成功者。童生參加府縣考試,進了學,成為秀才,算是一顆小星;秀才在省城通過鄉(xiāng)試,成為舉人,這顆星就大多了;舉人到京城參加會試成功,那就是人人羨慕的進士,讀書做官的這條路就走通了;倘若進士參加殿試,由皇上欽定為第一名,那就是狀元,是萬眾仰視的天王巨星了。北京城里有位姓陸的少女,就是追星族之一。
陸姑娘是典型的小家碧玉,不但生得端莊秀氣,而且“粗通文墨”(袁枚《隨園詩話》),能吟詩填詞寫文章,尤其愛讀評話小說、彈詞曲本,迷戀于才子佳人的故事之中。新科狀元的慣例,是在陣陣鑼鼓聲、鞭炮聲中披紅掛綠,騎馬游街,供京城百姓瞻仰風采,出盡風頭。什么叫“一入龍門,聲價百倍”?狀元郎便是完美典型。聽說這位狀元郎是江蘇常熟人,果然是個江南才子;又聽說狀元郎想在京城納一房妾,陸姑娘那顆激動的心怦怦直跳:倘若我能中選,不就是佳人配才子,一對金童玉女、絕妙良緣嗎?于是,她立刻讓家人替自己報名應選,并且幸運地在眾多追星女子中脫穎而出,被狀元郎選中了。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納彩下聘,一切如儀,最后是一乘花轎,敲敲打打地將陸姑娘抬進了狀元郎的寓所。
于是,一對新婚夫婦沉浸在一片喜慶氣氛中。直到拜過堂后,在搖曳的紅燭影里,新娘子瞅了一眼新郎官,才大吃一驚:這就是他嗎?這就是前些日子騎馬游街、賺得萬人喝彩的新科狀元嗎?哎呀,他與小說曲本中描繪的、自己心目中期望的、俊朗而又瀟灑的狀元郎,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陸姑娘猶如被迎頭猛擊一棍,頓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好一陣緩過氣來,不由得連連叫苦。
沒錯,新郎官就是新科狀元,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狀元。不過,陸姑娘為何如此吃驚呢?狀元郎叫汪應銓,江蘇常熟人。不過,考中狀元的這一年,他已經(jīng)40多歲了。更糟糕的是,南人北相,他不但與風流瀟灑不沾邊,而且“腰腹十圍”,是個大腹便便的胖子,光從外貌上看,簡直就是粗蠢村漢;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他還“面麻身長”,由于小時候生過天花,落下一臉大麻子。
陸姑娘懊惱極了!然而事已至此,除了躲進新房吞聲咽泣之外,還能有什么法子!偏偏外面那些賀喜的賓客們?nèi)卖[不休:他們之中除了少數(shù)幾個汪應銓在京城里的親友外,大部分是與汪某同時考中進士的“同年”。其中有幾個存心要讓汪應銓出點洋相,不停地給新郎官灌酒:“嘿,沒想到你這個人到中年的大麻子,竟然艷福不淺,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妙齡少女!她只怕比你的親生兒女還要年輕幾歲吧?”顯然,汪應銓在家鄉(xiāng)常熟早已有了妻女,不過在那個時代,成功人士娶妾是再正常不過的,何況他是狀元呢!又偏偏這位新郎官性格豪爽,再加上心中確實高興,便來者不拒,一杯又一杯,被灌得酩酊大醉。當人們七手八腳地將他扶進洞房時,早已是昏昏沉沉,不省人事,哪有半點憐香惜玉的情懷!
陸姑娘更加懊惱:有你這樣的新郎官嗎?新婚第一夜就如此狼狽!惱人的事情還沒完,到了后半夜,新郎官突然大嘔,那夾雜著刺鼻酒腥味的污穢之物,把枕頭上、被子上都糟蹋得慘不忍睹,甚至連新娘子的襯衣上也未能幸免。陸姑娘實在忍不住啦,想想自己將要與這樣的貨色過一輩子,頓時萬念俱灰:“完了,完了,與其這樣日復一日地茍活著,倒不如死了干凈!”看看時近五更,絕望之中的陸姑娘心一橫,將一根紅綾系于屋梁之上,自縊身亡。
悲劇傳出去后,那晚存心要讓汪某出洋相的某位“同年”,撰聯(lián)嘲諷道:“國色太嬌難作妾,狀元雖好卻非郎?!?/p>
盲目追星固然是錯,因盲目追星而釀成悲劇,更是令人嘆惜。其實,可憐的陸姑娘當時如能冷靜一些,大錯既已鑄成,也未必非走上絕路不可呀。能夠考中狀元,必然有其過人之處。看看汪應銓此后的生活道路吧:由于學識淵博,胸藏錦繡,一度仕途也頗順暢。后來因比較正直而又鋒芒畢露,得罪了權貴,辭官回到家鄉(xiāng),以吟詩賦詞、著述講學為樂,應該說,也對得起自己與家人了。陸姑娘倘能伴隨在他身邊,應該會頗有裨益,或許,也能獲得一點生活情趣吧!
女兒悲,一悲盲目追星將苦酒釀;女兒悲,二悲不敢把現(xiàn)實來面對。既然苦酒是自己釀成的,就應該鼓足勇氣喝下去,堅強地面對生活。只要你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現(xiàn)實,有足夠的勇氣承受自己的過失,或許,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