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星,梁積偉,楊 光,馬曉軍,劉亞蘭,姜柳青,宇振昆,馮振偉.
(1.長安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陜西西安 710054;2.長慶油田第四采油廠,陜西榆林 718500)
鄂爾多斯盆地是大型沉積盆地,其天然氣、煤層氣和煤炭資源探明儲量巨大[1-3]。目前,盆地油氣資源勘探主要集中在奧陶系的碳酸鹽巖、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砂巖、頁巖等方面[1-3],而寒武系研究薄弱。辛集組屬寒武系第二統(tǒng),是一期大規(guī)模海侵事件形成的一套碳酸鹽巖和碎屑巖組合[4-5]。前人對辛集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的巖相學方面[6-7],而定量的地球化學方面的研究明顯不足。本文通過全巖X衍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測試,分析辛集組碳酸鹽巖的地球化學特征,探討碳酸鹽巖的物源性質(zhì)和古環(huán)境,為進一步研究寒武系碳酸鹽巖沉積環(huán)境及油氣勘探潛力提供依據(jù)和地質(zhì)資料。
鄂爾多斯盆地隸屬華北板塊,面積為25×104km2,是一個大型復合型沉積盆地,其基底為太古代至中元古代形成的克拉通地塊[3]。盆地在晉寧運動時期進入大陸裂谷發(fā)育階段,隨著晉寧運動結(jié)束,盆地進入沉降階段;印支期時,由于華南、華北板塊碰撞,盆地南部發(fā)生隆起,秦嶺造山帶形成;經(jīng)歷燕山和喜山運動后,盆地周邊斷陷發(fā)育,鄂爾多斯盆地形成了現(xiàn)今的構(gòu)造地貌格局(圖1),其西南緣受西緣沖斷構(gòu)造帶、天環(huán)坳陷和渭北隆起三個一級構(gòu)造單元共同控制[8]。寒武紀第二統(tǒng)辛集組主要為無障壁島濱岸沉積,發(fā)育巖性有白云巖、砂巖和泥巖,構(gòu)造上與下部羅圈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部朱砂洞組呈整合接觸[4]。
以野外露頭樣品為研究對象,一共采集了6塊碳酸鹽巖樣品,自下而上分別編號D1、D2、D3、D4、D5和D6。對全部樣品進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測試,對D2和D4進行全巖X射線衍射(XRD)實驗。樣品進行主量元素測試時,將樣品研磨至200目的粉末,并進行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測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測試時,同樣將樣品加工至200目,通過等離子體質(zhì)普法(ICP-MS)測定完成。實驗具體步驟參照國標文件,且誤差控制在1%以內(nèi)。所有樣品在實驗前均保存在自封袋中,防止樣品被污染。
圖1 鄂爾多斯盆地西南緣構(gòu)造簡圖及地層分布表(底圖據(jù)邱欣衛(wèi)[8],2011)Fig.1 Tectonic geological map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table on the southwest of Ordos Basin (after Qiu[8], 2011)
對D2和D4樣品進行了XRD測試,測定碳酸鹽巖中的礦物含量,具體結(jié)果如表1和圖2所示。其中礦物以方解石為主(平均含量為66.45%),其次為石英(平均含量為21.6%)和伊利石(9.6%),其中D4樣品中含有長石(含量為4.7%)。
表1 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XRD結(jié)果Table 1 Results of XRD of Xinji formation carbonate samples
3.2.1 主量元素
碳酸鹽巖樣品中主量元素的含量見表2,其中CaO的含量最高(30.59%~41.50%,平均為36.87%),其次為SiO2(3.94%~28.30%,平均為14.40%)、Al2O3(1.10%~3.35%,平均為2.08%)和Fe2O3(0.94%~2.80%,平均為1.73%),其余元素含量均小于1%。將主量元素與上陸殼均值(UCC)進行比較,可以看出CaO和MnO顯示相對富集(圖3),高含量的CaO與XRD結(jié)果一致。根據(jù)前人研究表明,鈣在巖石中以多種形式存在[9]。在海相碎屑巖中,大量方解石指示了Ca和方解石存在關聯(lián)[9]。在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中,方解石含量高指示了Ca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存在。另外CaO和Al2O3之間的負相關(r=-0.85)(圖4a)顯示Ca并非來自黏土礦物等陸源碎屑。
圖2 樣品XRD波譜圖Fig.2 XRD spectra of the samples
圖3 主量元素上陸殼均值化蛛網(wǎng)圖Fig.3 UCC-normalized spider diagram of major elements
圖4 相關性圖解Fig.4 Correlation diagrams
3.2.2 微量元素
碳酸鹽巖樣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見表3。通過和UCC值相比較,發(fā)現(xiàn)樣品中Cu和Y相對UCC值富集。許多元素相對UCC值有不同程度的虧損,其中Zr較虧損,Rb和Sr嚴重虧損,其余元素輕微虧損。
3.2.3 稀土元素
辛集組碳酸鹽巖稀土元素含量和參數(shù)列在表4。樣品的ΣREE范圍為(44.65~252.28)×10-6,平均為137.94×10-6,與UCC值(146.00×10-6)相比,略微虧損。樣品中輕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Eu元素有明顯的負異常(圖5)。
表3 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微量元素含量表Table 3 Trace elements content of Xinji formation carbonate samples
表4 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稀土元素含量表Table 4 Rare earth elements content of Xinji formation carbonate samples
表5 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地球化學元素參數(shù)比值結(jié)果Table 5 Element parameters results of Xinji formation carbonate samples
圖5 稀土元素球粒隕石化配分曲線圖Fig.5 Chondrite-normal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diagram of rare earth elements
稀土元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會受到風化剝蝕搬運沉積和成巖作用的影響[12-13]。因此,用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確定物源特征和類型。
Eu元素負異常常發(fā)生在中酸性侵入巖、火山巖、長英質(zhì)變質(zhì)巖和陸源的沉積巖中[12]。據(jù)前人研究,Eu異常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在ICP-MS測試過程中,由于Ba元素的存在導致Eu產(chǎn)生異常;另一種是由于Eu元素富集于斜長石中,而隨著巖漿演化過程中斜長石的析出,進而導致Eu元素負異常[12]。根據(jù)樣品中Ba元素和Eu元素的高相關性(r=0.86)(圖4b)以及XRD結(jié)果中低的長石含量,判斷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稀土元素中Eu的負異常為ICP-MS測試技術導致,并不能用于指示物源情況。
沉積巖中的化學組分一般為陸源碎屑、生物作用和海水來源3種方式[14]。Y元素和Ho元素化學性質(zhì)相似,因此可以用Y/Ho來判斷沉積物類型。根據(jù)研究顯示,火山巖和陸源碎屑巖的Y/Ho比值約為28,而海水來源的巖石的Y/Ho比值為44~74[12]。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中Y/Ho比值范圍為26.93~30.52(平均為28.95)(表5),結(jié)合Y-Y/Ho圖可以判定辛集組碳酸鹽巖為陸源碎屑巖(圖6)。
圖6 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Y-Y/Ho關系圖解(底圖據(jù)Bau and Dulski[15], 1996)Fig.6 Y-Y/Ho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Xinji formation carbonate samples (after Bau and Dulski[15], 1996)
La/Th-Hf和La/Yb-ΣREE圖可以分別用來判斷物源類型和源巖類型[14,16]。如圖7、圖8所示,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物源多為長英質(zhì)、基性巖混合物源,D4樣品顯示為酸性島弧物源;源巖類型為大陸拉斑玄武巖。
總體來看,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物源主要為陸源碎屑物質(zhì),物源主要為長英質(zhì)、基性巖混合物,源巖類型為大陸拉斑玄武巖。
圖7 物源判別圖(底圖據(jù)Floyed and Leveridge[16], 1987)Fig.7 Diagram of provenance (after Floyed and Leveridge[16], 1987)
圖8 沉積物類型判別圖(底圖據(jù)Allègre and Minster[14], 1978)Fig.8 Diagram of sediments type (after Allègre and Minster[14], 1978)
沉積巖中MgO元素具有親海的特征,Al2O3元素具有親陸的特征[17]。根據(jù)此特性建立m值(m=100×MgO/Al2O3)來判斷沉積時的水體環(huán)境:當m<1時,代表淡水沉積環(huán)境;當1≤m<10時,代表海陸過渡沉積環(huán)境;當10≤m≤500時,代表海水沉積環(huán)境;當m>500時,代表陸表海、潟湖沉積環(huán)境[17]。研究區(qū)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m值范圍在18.06~83.64之間,平均值為38.88(表5),說明碳酸鹽巖沉積環(huán)境為海水沉積環(huán)境。
由于Sr和Ba元素的地球化學性質(zhì)相似,但Sr在海水中的遷移能力強于Ba[18],因此,海相沉積物中Sr的富集程度要大于Ba,故Sr/Ba比值較高并且和古鹽度呈正相關性。通常情況下,Sr/Ba>1時,指示海相—咸水介質(zhì);Sr/Ba<0.6時,指示陸相或淡水介質(zhì);1≤Sr/Ba≤0.6時,為過渡介質(zhì)[18]。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Sr/Ba值范圍在0.72~10.11(平均為4.51)(表5),對應海相—咸水沉積環(huán)境。
Sr/Cu可以用來反映沉積時期的古氣候情況[19]。當1
由于Ni、Co、V和Cr元素對氧化還原反應條件很敏感,因此Ni/Co和V/Cr等特征參數(shù)可以用來恢復古氧化還原環(huán)境[12]。由于這些元素本身對還原相環(huán)境的溶解度極低,因此當環(huán)境逐漸轉(zhuǎn)向氧化相時,這些特征參數(shù)的比值都會下降。根據(jù)前人研究,Ni/Co<5和V/Cr<2指示氧化環(huán)境,Ni/Co>5 和V/Cr>2代表還原環(huán)境[12]。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Ni/Co范圍為1.18~3.61(平均為2.60)(表5),V/Cr范圍為0.71~1.95(平均為1.25)(表5),因此古氧化還原環(huán)境主要為氧化環(huán)境。
(1)根據(jù)Y-Y/Ho、La/Th-Hf 和La/Yb-ΣREE圖顯示,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物源主要為陸源碎屑物質(zhì),物源主要為長英質(zhì)、基性巖混合物,源巖類型為大陸拉斑玄武巖。
(2)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m值和Sr/Ba比值范圍分別為18.06~83.64(平均為38.88)和0.72~10.11(平均為4.51),表明沉積在一個海相環(huán)境中。
(3)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Sr/Cu比值范圍為3.73~77.72(平均為27.86),反映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沉積期古氣候為干燥炎熱。
(4)辛集組碳酸鹽巖樣品的Ni/Co和V/Cr比值分別為1.18~3.61(平均為2.60)和0.71~1.92(平均為1.25),依此判斷其古氧化還原環(huán)境主要為氧化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