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云
摘 要:寫作素養(yǎng)是語文最核心素養(yǎng),寫作是“學以致用”的最高級形式。要解決高中生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必須回歸到作文五條基本路徑上,多讀多看材料多,馬到成功興趣濃,多寫多練生巧手。
關鍵詞:高中生寫作;材料多;興趣濃;巧手生
寫作素養(yǎng)是語文最核心素養(yǎng),寫作是“學以致用”的最高級形式?,F(xiàn)在,多數(shù)學生不喜歡作文,甚至怕作文,主要問題有三個:一是沒東西寫;二是沒興趣寫;三是寫與不寫一個樣。要解決學生寫作興趣不高,寫作能力不足的問題,我認為重點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 多讀多看材料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米”沒東西寫,的確是作文第一痛苦事?!氨R未動,糧草先行”,如何籌備“糧草”,是寫作文的基礎工作。如何獲取豐富的寫作材料呢?一是“借米下鍋”,二是“種糧吃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千世界,姿態(tài)萬端,人不可能事事躬親,所謂“借米下鍋”“借他人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魯迅語),就是借他人之體驗來豐富自己的寫作材料,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效果。
讀書與寫作關系如何,如何將借來的“米”下鍋做成飯,可謂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拔恼卤咎斐?,妙手偶得之”(陸機語),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表面上看,讀書與寫作毫無關聯(lián),其實這是讀書與寫作達到爐火純青、水乳交融、電光火石一瞬間的完美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靈感智慧。
唯物主義者認為,讀書是寫作的基礎,作文是讀書“庫存材料”的再現(xiàn)。特別是高中生,他們從家庭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庭,生活相對單調(diào),寫作材料主要靠讀書積累,作文就是將日積月累的材料有機運用起來。
“讀萬卷書”后,語言積累多了,素材豐富了,也借他人體驗達到了間接體驗生活的效果。古今中外大作家,無不是從小就博覽群書的。讀什么,怎樣讀,不是文章贅述重點,我反對那種“只讀經(jīng)典”的主張,我認為“有讀無類”才能體悟萬千世界。我認同含英咀華式慢讀,更欣賞浮光掠影式速讀,主張“好讀書不求甚解”,特別是當今自媒體信息時代,知識大爆炸沖擊波下,會讓你靜靜“品味”嗎?
教師要像導游一樣,做足功課,吊足學生的胃口,然后指點方向,開列古今中外閱讀書目,廣泛開展讀書、讀報活動,定時定量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走進文本,有感有思有悟。寫作就是恰當運用讀書獲得的“庫存材料”,學會選擇,學會辨別,舊瓶新酒,老樹新枝,只要一分為二,都無理由嫌棄。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fā)寫作欲望”,這段話表明了自我體驗與寫作的關系。所謂“種糧吃飯”,就是“歷得稼穡苦,始知飯菜香”“吾手寫吾心”。體驗生活要做深入細致地觀察,絕不能走馬觀花,也不能霧里看花。經(jīng)過“三年兩句成,一吟雙淚流”“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的磨煉,達到“梅花香自苦寒來”喜悅之境界。
二、 馬到功成興趣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沒興趣寫作,主要是作文沒有成就感,只有畏懼心。要培養(yǎng)寫作興趣,必須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教師最好不要講那些“玄而又玄”的“高大上”的作文理論,如果一開始就給學生講述太多作文方面的理論、技法,會讓學生覺得壓力大,認為自己不可能寫出那么好的作文,讓學生“敬而遠之”“畏而懼之”,甚至對作文產(chǎn)生厭惡感,從而失去寫作興趣,失去寫作原動力。教師要讓學生有成功,有希望,得到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
第一,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仿寫名家名篇。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文;由場面到片段,由片段到文章;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說明,可以議論,可以記敘,可以抒情;從形式到內(nèi)容到主題到風格,借鑒名家名篇,點石成金,學生在“依樣畫葫蘆”中獲得成功,用名家名篇的方法去仿寫文章,這是行之有效的。
第二,在觀察基礎上堅持寫日記、寫周記。高中階段學生“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教師要讓學生去留意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要讓學生寫學校和家人事物景以及自然風光和社會現(xiàn)象。寫事件時要寫出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人物時要寫出人物的形貌、語言、動作、心理和細節(jié);寫景物時要寫出細致觀察、寫出移步換景、寫出景物特點、寫出情景交融,“一枝一葉總關情”;寫感悟感想時要寫出情感變化,選好抒情的突破口。讓學生細致地觀察,及時整理觀察筆記,鼓勵學生用“記流水賬”的方法全景式掃描生活,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通過聯(lián)想想象,作文就會寫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
第三,在想象基礎上鼓勵學生寫“放膽文”。高中生作文,重在鼓勵自由、自主創(chuàng)作,鼓勵富有新意、富有真情實感的寫作。要寫出真實感受,寫快樂寫悲傷寫七情六欲,同時寫出正能量,寫出生活的美好,美化心靈,激人上進。讓學生大膽合理地展開想象,讓學生“怎樣想就怎樣寫,寫什么都可以”,讓學生自由地傾吐,看誰飛得高。這樣,學生就會漸漸地熟悉寫作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拉近與作文的距離,從而揭開作文的神秘面紗。
第四,教師在中肯評價上及時表揚學生作文。如果學生總是失敗,沒有成功的喜悅,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寫作興趣?!俺晒κ浅晒χ浮保皶r表揚、鼓勵學生,不要將學生作文“久拖不決”,也不要簡單粗暴地打個“鉤”寫個“閱”。批改不當,敷衍學生,反饋周期太長,學生失去了原有的期望值,興趣便會大打折扣。教師要“善”待每一篇作文,對于優(yōu)秀作文,要不吝贊美,對于中下水平的作文,重在鼓勵。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的作品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形式展現(xiàn)在其面前,讓他身邊的人能夠讀到其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就感,把他們的作文寫上黑板報,作為校園廣播站播送稿,在校園刊物上刊登,特別優(yōu)秀的作文,推薦參加各級各類征文比賽,或在內(nèi)刊、公開刊物上發(fā)表。讓學生有表現(xiàn)自己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