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靜 孫志文
許明哲夫婦和“同行之家”的孩子們
在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王哥莊中心區(qū)域,396省道向南500米,有一幢花崗巖砌成的二層建筑,這里曾是當地的一個舊廠房,如今已被許明哲夫妻倆改造成一家特殊兒童照料中心——“同行之家”。
今年47歲的許明哲,老家在黑龍江省五常市,年輕時,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本科畢業(yè)于延邊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經指導老師介紹,認識了韓國妻子崔伊娜。本科畢業(yè)后,他前往韓國留學,并取得納米高分子材料博士學位。
2004年,許明哲博士畢業(yè)后帶著妻兒去了美國發(fā)展,工作之余,他憑借自己在數理化生方面的優(yōu)勢開辦了輔導班,輔導班多的時候一小時有近200美元的課時費。為了攢錢,他堅持每天上課,周末的課更是從早排到晚。經過多年的打拼,夫妻倆還拿到美國綠卡。
本可以繼續(xù)搞科研,成為業(yè)界大拿的許明哲并沒有按照常理出牌。而是從科研轉向公益,這緣起于19年前女兒的一場重病。許明哲博士在讀期間,一歲多的女兒因高燒休克,當時醫(yī)生下了病危通知,并告訴許明哲就算孩子萬幸醒過來,十有八九也得落下殘疾。作為父親,面對自己的孩子和醫(yī)院里其他疾病纏身的孩子,許明哲只能默默祈禱,并在心里暗暗發(fā)誓,如果孩子能活下來,他將盡可能地多做善事,幫助那些不幸的孩子。幸運的是,經過醫(yī)生的搶救,奇跡發(fā)生了,他的女兒不僅醒了過來,而且最終完全康復。
2010年,那時的許明哲夫婦已經有了一些積蓄,再加上妻子崔伊娜在韓國有家族農場和房產,每年有租金收入。在有了經濟基礎的前提下,曾經“如果孩子醒來,盡可能多做善事”的誓言,一直在心中縈繞,也給了他們夫妻新的發(fā)展方向。于是,許明哲向妻子提出回中國建一所特殊兒童照料中心的想法。許明哲說:“我的妻子也是個熱心公益的人,她會彈鋼琴,經常去敬老院給老人們表演。但當我給她說要放棄在美國的生活時,她也犯過嘀咕,不過,最終她還是同意了。”
其實,回國辦特殊兒童照料中心,并不是許明哲心血來潮的沖動。在美國的6年里,他始終在為這份公益事業(yè)做準備。6年間,許明哲到處打聽福利院、特教中心的消息,發(fā)現一個就親自前往考察,做志愿者,不管多遠都去。主意敲定后,許明哲一個人先回國選址。他先后到哈爾濱、北京、青島、蘇州、上海等城市進行了實地考察。經過一年的準備,2011年,“同行之家”特殊兒童照料中心正式在山東青島開放。許明哲說,他來青島的第一天,就愛上了這個城市,后來也逛了不少地方,最后還是喜歡青島這個地方。
“同行之家”現在有35個孩子,加上其他員工和陪讀的家長,許明哲和崔伊娜每天免費為50多個人提供一日三餐。孩子們入園后,除住宿費外,其他費用不管是書本、零食,還是衣服、鞋子等,家長一分錢都不必掏。許明哲說,“同行之家”平均每月的開銷超過3萬元,8年來總開銷超過300萬元。這些費用一部分來自他們的積蓄和海外房產的租金,一部分來自社會捐贈。
“同行之家”兒童照料中心
年輕時的許明哲
許明哲和女兒
許明哲正在給孩子們授課
許明哲和崔伊娜一天的工作從早上7點半開始,晚上7點以后才能坐下來休息休息,一年到頭沒有周末,只有4周的寒暑假……時間基本上都給了“同行之家”的35個孩子。趕集買菜、給孩子們洗澡、修修補補……盡管有專門的廚師、生活老師、清潔工,但許明哲和崔伊娜總是閑不住,看到別人忙活就去搭把手。在他們眼中,“同行之家”的孩子就是他們自己的孩子,員工就是兄弟姐妹。
每到周末,就會有各個組織的志愿者來這里,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這里的孩子們雖然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教育、踏入社會,但“同行之家”至少給了他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讓他們被重視、被關懷。
在中心的食堂里,剛打掃完衛(wèi)生的王麗(化名)說,她的孩子叫亭宇(化名),有智力缺陷,如今已經在同行之家生活了4年。王麗說:“由于家境貧困,我要打工掙錢,經常沒時間照顧孩子,那時候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行為也變得非常極端。是‘同行之家給了我工作機會,讓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年時間,在許明哲老師和志愿者們的幫助下,亭宇不再脾氣暴躁,還學會了打架子鼓。王麗說:“他們是真正的無私奉獻,如果沒有他們,我都不敢想象我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子?!?p>
孩子們給許明哲畫的畫被貼在院子里最顯眼的位置
“他們剛來的時候并不是這個樣子?!痹S明哲說,“很多孩子初來時幾乎不與人交流。在這兩三年的時間里,孩子們或多或少都有所改變。”
許明哲在“同行之家”剛剛建起的烘焙房里烤蛋糕
今年的父親節(jié),“同行之家”的孩子們自發(fā)組織了一次慶祝活動,他們合唱了一曲《父親》,送給許明哲,幾個年齡稍大些的孩子還給許明哲和崔伊娜寫了感謝信,這讓許明哲夫婦備感意外?!霸S爸爸,沒有你,我不能學到這么多東西。我現在學會了架子鼓、箱鼓、非洲鼓和象棋?!薄拔姨貏e喜歡這里,許爸爸,在這里可以和小朋友畫畫,還有好多衣服,還有你給我們做的蛋糕?!薄霸S爸爸、崔媽媽,你們一定要在這快快樂樂生活,謝謝你陪我長大,我要永遠永遠照顧你們?!薄谛爬铮⒆觽冇米詈唵蔚奈淖?,表達著對許明哲和崔伊娜的感激。
一些愛心企業(yè)為孩子們送來了食品和飲料
許明哲正在給來訪的愛心人士介紹他們“同行之家”的基本情況
許明哲的妻子崔伊娜和員工正在給“同行之家”的孩子們準備當天午飯用的食材
每到周末,就會有志愿者來這里,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去年父親節(jié),“同行之家”的孩子們自發(fā)組織了一次慶祝活動,幾個年齡稍大些的孩子還給許明哲和崔伊娜寫了感謝信,在信里,孩子們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著對許明哲和崔伊娜的感恩之心
采訪當天,有一家愛心企業(yè)給孩子們送來了食品和飲料。孩子們紛紛過去幫忙搬東西。上午,崔伊娜給孩子們發(fā)零食,孩子們會把自己拿到的零食遞到來訪者的手里;午飯時,一個13歲的唐氏綜合癥男孩和許明哲說起了悄悄話,說掙了錢要給許爸爸、崔媽媽買大螃蟹吃……所有這一切,許明哲和崔伊娜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談及未來,許明哲夫婦希望能將“同行之家”繼續(xù)做下去?!拔液推拮涌傆幸惶鞎?,會干不動,只希望有人能接手干下去,對孩子們好?!边@是夫妻倆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