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守廣
摘 要: 目前,高模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主要是以支護為主,但在具體應用期間,該技術屬于高風險技術,不僅是因為該技術在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所引起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的變化需要經過嚴格審查,而且高模施工工藝的應用過程對材料和工藝有嚴格要求,因此在具體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工藝要求、工藝規(guī)程進行施工。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755?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4-0163-01
1 高支模施工技術概述
在我國建國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在目前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僅僅局限于遮風避雨,同時也對居住的舒適性、環(huán)境是否優(yōu)美、甚至是個性以及安全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不僅增加了高層建筑的數量,緩解目前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中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而且也出現了較高結構設計比較獨特以及較大跨度的高層建筑類型。針對這些類型的建筑,應用比較廣泛的施工技術之一就是高支模施工技術,主要作為現代高層建筑中的重要支撐體系。此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確保此類建筑施工中的質量和安全,但是同時也對施工的荷載能力和搭設跨度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2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藝流程
2.1 高支模施工方案設計。模板工程施工前,根據工程設計圖紙、現場條件、混凝土結構施工與驗收規(guī)范以及有關的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進行模板設計,模板設計主要包括模板面、支撐體系及連接配件等的設計。
模板工程施工前,要的模板的設計資料進行審查驗證。審查驗證的項目主要包括:(1)模板結構設計計算書的荷載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實際,計算方法是否正確,審核手續(xù)是否齊全。(2)模板設計圖設計是否安全合理,圖紙是否齊全。(3)模板設計中的各項安全措施是否齊全。
2.2 高支模施工材料選擇。(1)支撐體系的選材及安裝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基土上的支撐點應牢固平整,支撐在安裝的過程中應考慮必要的臨時固定措施。(2)支撐系統(tǒng)的立柱材料可用鋼管、門型架,其材質應符合設計和安全要求。(3)立柱底部支撐結構必須具有支撐上層荷載的能力。為合理傳遞荷載,立柱底部應設置木墊板,禁止使用磚及脆性材料鋪墊。當支撐在地基上時,應驗算地基土的承載力。(4)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段的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5)為保證立柱的整體穩(wěn)定,在安裝立柱的同時,應加設水平拉結和剪刀撐。(6)立柱的間距應經計算確定,安裝施工方案要求進行施工。若采用多層支模,上下層立柱要保持垂直,并應在同一垂直線上。(7)當層高在8~20m時,在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加設一道水平拉桿;當層高大于20m時,在最頂兩步距水平拉桿中間應分別增加一道水平拉桿。所以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于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
2.3 高支模模板的安裝。(1)模板工程作業(yè)高度在2m及以上時,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臺,并按要求進行防護。(2)操作架子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須短時間堆放時,一定要碼放平穩(wěn),數量必須控制在架子的允許荷載范圍內。(3)在安裝頂架的時候要把鋼管鋪放好,鋼管鋪放的時候要到梁的底端,之后在進行木枋龍骨搭設,這樣就可以把高支模模板支撐起來,并保障鋼管的穩(wěn)定性能。在高支模模板安裝的過程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部分是要把模架支撐系統(tǒng)控制好,以此來保障高支模的穩(wěn)定性。在安裝的過程中每個流程和細節(jié)都需要進行嚴格的安裝。在整個高支模安裝的過程中,最需要重的是水平拉桿和剪刀撐,才可以保障整個模架的穩(wěn)定性。
2.4 高支模的驗收和拆除。(1)承重模板,應在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強度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時,方可拆除。(2)拆模之前必須辦理拆模申請手續(xù),在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達到要求時技術負責人方可批準拆模。(3)拆模順序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4)拆模作業(yè)區(qū)應設安全警戒線。(5)后澆帶附件的水平模板及支撐嚴禁隨其他模板一起拆除,待后澆帶澆筑并達到拆模要求后方可拆除。
3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
3.1 高支模搭設施工順序。高支模搭設需要嚴格技術流程,根據施工順序做好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建設安全,實現高質量的高支模搭設作業(yè)。高支模搭設施工順序一般如下:根據地面條件做好豎向立桿作業(yè)→搭建掃地桿→計算好縱橫向水平桿→確保實現剪刀撐→可調頂托支座安裝→梁或板底主龍骨→安裝次龍骨→安裝梁板模板等。只有全面遵循嚴格的施工順序,才能保證建設安全,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立桿支設。立桿底部應設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墊板連續(xù)長度不應小于2跨。扣件連接時,立桿伸出除頂層臺階可重疊外,均采用對接連接;相鄰兩根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一臺階上;兩個異步相鄰接頭在垂直方向上的錯開距離不應小于500mm;與接頭中心距主節(jié)點不應大于步距的1/3。立桿上部頂絲桿伸出鋼管不大于300mm,下部地腳螺絲外露鋼管不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柱鋼管內徑間隙不大于3mm。安裝時,上下鋼管柱不得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3.3 水平桿。水平桿施工,必須根據施工方案和實際施工要求,合理控制水平桿間距,并將水平、豎向水平桿拉穿。應明確立桿底部應按縱橫向方案設置在立桿底部距地面200mm的高度,水平拉桿的設置應在立桿頂部垂直和水平方向設置桿位于可調支架的底部。所有水平拉桿的末端應與周圍建筑物緊密連接,以增加穩(wěn)定性。
3.4 混凝土施工。模板施工作業(yè)中,最為主要的是混凝土澆筑施工。施工前,需要全面做好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實現各作業(yè)點的整體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保證質量控制。進行高支?;炷翝仓┕r,需要根據不同的施工現場,做好施工方案審定,一般情況下,墻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需要分開澆筑,當墻柱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再做好梁板混凝土澆筑作業(yè)。墻柱混凝土需要進行分層澆筑,要嚴格施工順序,避免一次性完成,全面保證凝結強度。梁和板混凝土可以同時做好澆筑,施工過程中,要全面保證施工整體安全,避免各工種的聚焦,容易出現局部超載偏心,導致安全責任事故。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運用高支模技術是優(yōu)化建筑結構和提高建筑的安全和質量所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所有建筑從業(yè)人員都要準確認識高支模技術并在實際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合理應用,在加強管控力度的同時也要加大對高支模技術人員的培訓,從而更好地保障建筑施工項目取得圓滿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徐嘉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8):150-151.
[2] 朱其宏.關于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22):50-51.
[3] 楊孟鑫.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風,2019(2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