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慧
如果說每個學生都是一粒種子,那么,他們都會發(fā)芽、開花,只不過開花日期早晚不同,有的可能開在初春,有的可能開在晚秋。我們常說,“思想決定高度,態(tài)度決定成敗”,作為班主任,必須有思想,我們思想的高度將決定我們管理班級的行動。所以,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應(yīng)該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努力。
一、愛生如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guān)鍵
要讓學生真正感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教師是其中的一員,與他們是平等的,所以班主任首先應(yīng)表明態(tài)度,告訴學生在這個群體中,班主任只不過是領(lǐng)頭雁而已,班級大事還得大家拿主意,然后集體做決定。班主任切不可專制獨裁,為追求一種所謂的威嚴而失去人心。比如班規(guī)的制定,大家出謀劃策后舉手表決,一旦形成制度就要嚴格執(zhí)行。執(zhí)行時,人人都是裁決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執(zhí)行者。這樣一來,誰也不愿去違反自己做出的規(guī)定,即使犯錯也甘心受罰,并力爭少犯錯。慢慢地,學生的自覺性、集體榮譽感便會在無形中形成。
二、班主任做個標準的天平
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不偏袒優(yōu)等生,不漠視學困生,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優(yōu)等生犯了錯,也要嚴肅處理;學困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切忌傷他們的自尊,心平氣和地說服教育,耐心地引導他們認識錯誤并改正。對學困生的進步要大力表揚,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另外,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要一視同仁,從生活學習、思想意識等各方面去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平時多與他們談心交流,努力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利用班會給他們分享一些好文章,引導他們建立健康心靈,自主解決一些矛盾。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師、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賴,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三、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作為班主任,人格魅力是無限的,這是凌駕于其工作能力之上的。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道德修養(yǎng),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成為班級中每一個學生的楷模。因此,在班級工作中,班主任要時刻注重身教,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處處注意修養(yǎng),遇到偶發(fā)事件認真對待,謹慎處理。工作中多一些親自動手,少一些指手畫腳;多一些實際行動,少一些批評指責。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如發(fā)現(xiàn)地上有紙片,自己彎下腰去撿起來;看到清潔工具擺放不整齊,自己動手擺放整齊;看到講臺上作業(yè)本雜亂,自己整理齊整……諸如此類的事情,發(fā)現(xiàn)不足親自去做好,學生就會從班主任這些細微的動作中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失誤,并努力去改正。漸漸地,這些小事就不用班主任操心他們也能做好了。長期堅持下去,每個學生都會產(chǎn)生集體責任感,這種教育效果其實勝過無數(shù)次嚴厲的指責和批評。班主任要以身教去觸動學生的心靈,啟發(fā)學生的行為,用教師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樹立良好的班風
學生要在班集體中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精神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chǔ),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sh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德育處、學生會等多種組織,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刊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四有”新人。集體主義教育是班級思想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還需要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從而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此外,要知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了解并熟悉學生,學生也要了解并熟悉班主任,這樣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chǔ)。如果本班與其他班級產(chǎn)生矛盾時,班主任要妥善處理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