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秀
摘 要:體育品德是在體育技術的基礎上,最終極的教育目標,體育教學并非簡單的關注學生的身體運動變化,更關注學生的體育精神養(yǎng)成,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的運動,在團隊活動中,加強學生的體育品德,同時也是加強學生的籃球運動責任感、團結意識、榮辱觀念,教師應有意識的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促使學生的籃球技能與籃球活動素質同步提高。
關鍵詞:初中籃球教學;學生;體育品德
引言
初中籃球教學可讓學生凝聚集體的力量,以更加正確的、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對抗競賽,對外學生們需要建立團隊戰(zhàn)術,對內學生們需要形成團隊默契,面對比賽而勝不驕敗不餒,面對運動訓練,能夠堅持不懈,這些品德的形成,都會促使學生在終身籃球活動中,凸顯出個人的魅力,并更快速的融于團隊,初中籃球授課應潛移默化的滲透體育品德意識,應基于初中生的學習狀況,酌情分析教育策略,提高品德教育的影響效果。
1.籃球運動中體現(xiàn)的體育品德
由于籃球運動是項競技運動,勝負乃是常事,學生們應以平常心的態(tài)度面對成敗,一次的勝利或者連續(xù)幾次的勝利,都應該形成不驕傲不自滿的品質,能夠尊重對手,不鄙視自己的“手下敗將”,若是輸了,也仍舊抱有對籃球的運動熱情,有充足的籃球運動信心,有贏回來的勇氣,在籃球運動中一個人的成功也并不代表團隊的能力,應在團隊中互相配合,有一定的靈活應變能力,可短暫的犧牲自己“耍帥”的機會而配合集體,在高強度的籃球訓練中,始終抱有熱情,不感到枯燥疲累而輕易放棄,籃球運動多為男生,教師應結合運動中學生的性格差異、性別差異等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建立信心,有提高自己的積極性。
2.體育品德在籃球訓練中的培養(yǎng)途徑
2.1規(guī)則感的確立
籃球有著極強的規(guī)則感,一旦犯規(guī)就會立刻受到懲罰,在規(guī)則面前,籃球運動員應有充足的公德意識,不能抗拒裁判的判罰,能夠主動接受懲罰,在運動中難免會因為一時失衡不小心犯規(guī),犯規(guī)后引起注意,能夠接受犯規(guī)后的系列后果,并不受犯規(guī)的影響喪失斗志1。
在籃球運動中,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允許有合理的身體對抗接觸,不能為進球不擇手段的傷人,避免侵犯別人造成犯規(guī),否則要受到規(guī)則的嚴厲處罰。這樣在籃球運動中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感,規(guī)則感的確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文明的行為,使學生體會到紀律的重要性,養(yǎng)成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社會公德的優(yōu)良品質,成長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公民。
2.2團隊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籃球運動的合作性很強,作為一個團隊,每一位參與的學生都是集體的一份子,要想獲得勝利,必須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團結協(xié)作、齊心協(xié)力才能獲得勝利。一個人的技術再好,沒有團隊的協(xié)作,他都不可能進行比賽。每一位學生在籃球場上都會根據(jù)自己自身的身體和技術特點,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這要求學生在集體練習中,要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充分認識自己的特點,正確判斷自己的能力,明確自己在團隊合作中的角色定位,不逞個人英雄主義,而疏忽協(xié)作,造成失敗?;@球運動的團隊協(xié)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2。
2.3自尊自強心理的培養(yǎng)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性的運動,具有很強的競技性,這使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體現(xiàn)出不怕困難、積極進取的進取精神。教師應多組織一些校內外的籃球比賽,在籃球比賽中,學生會直面競爭和對抗,收獲成功或者體驗失敗,從而能夠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勝不驕敗不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自強心理,鍛煉人的意志與品格3。
2.4逐步樹立學生信心,提高主動克服困難的勇氣
在籃球技術難度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一是將多媒體教學引進體育課堂,更直觀清晰的分解技術動作,加深學生的理解;二是用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緩解技術訓練的枯燥和難度;三是進行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和自身特點,制定不同的訓練方式,在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上都要區(qū)別對待,逐步樹立學生的信心,提高主動克服困難的勇氣。
2.5責任心的培養(yǎng)
籃球比賽中的對抗和競爭會直接激發(fā)參賽學生和觀賽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心理、情感上會迅速建立起一種密不可分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小組或班級的榮譽感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精神。
2.6比賽教學
籃球運動是一項比賽,只有在比賽中才能檢驗運動員的技術和素質,因而,在籃球技術教學中要大膽的融入比賽教學。教師可以安排半場比賽,比如“二打二”“三打三”,半場比賽旨在提高單兵作戰(zhàn)和雙人合作的能力,通過半場比賽教師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和認識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與劣勢,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合理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進步和課程的進度,安排打全場,打全場能夠提升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和整場控球的能力,打全場的時候,教師要分成兩組。每個小組要選出一個隊長,隊長要根據(jù)小組成員的特征,安排前鋒、中鋒和后衛(wèi),這樣就可以展開比賽。老師要充當教練,在當教練的過程中要指出每個球員的不足,讓他們加強配合,賽后對全體運動員進行點評。教師也要充當裁判,在做裁判的時候,要做到公平公正,判罰的規(guī)則要依照CBA的流程進行,這樣學生就能盡快進入角色,不斷提高籃球技術??傊?,只有在大量的比賽中,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技術問題,教師再給學生進行制動,通過重復的訓練和熟練掌握的技術,不斷提高學生的籃球各項能力,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的成長4。
結束語
總之,在現(xiàn)今的初中籃球教學中,要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對體育學科的要求,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終身體育觀,提高體育能力,將體育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細節(jié)中。
參考文獻
[1]莫豪慶.以組合練習與比賽為載體促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落地以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課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7(91).
[2]肖文杉,庹中志,庹偉.影響中學生籃球運動中行進間上籃學習的因素分析及其對策以新蒲新區(qū)新舟中學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6(202).
[3]李文龍.對籃球專項學生速度素質訓練手段指標評價與模型分析的研究 [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09).
[4]蘇朋,付降河,賈俊杰.我國U13男子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專項技術特征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