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日,中科院科考船“探索一號”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艇在南海首次發(fā)現(xiàn)鯨落。神秘的鯨落奇觀,不僅令生物科學家們激動不已,也引發(fā)了浪漫文人的詩意解讀。
鯨落,顧名思義,指鯨自然死亡后慢慢沉入海底,在漫長歲月中形成生物群落。鯨給予大海的這份最后溫柔,讓我的文藝中年母親熱淚盈眶,直呼“人生最美不過鯨落”。而少年的我,相比于唯美的鯨落,卻更向往那長長久久、遼闊無比的鯨生。鯨生百年,人生亦百年,二者有太多的相似。
歷史悠遠,宇宙浩渺,探求真理,一如鯨吞。鯨魚的成長十分漫長,一條鯨每天要汲納3-4噸磷蝦等浮游生物,等其體型臻至龐巨,即使是海洋霸主鯊魚也不敢輕易招惹。莘莘學子,格物致知,雖無法做到“鯨吞”,卻也懂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牡览?,在長年累月的求知踐行中獲得精神的養(yǎng)分。
人們常贊美安于平凡恬淡、追求無用之用的生活態(tài)度,認為以此方可終享天年。其實,巨人往往更得“大年”,“藥王”孫思邈一生行醫(yī)救人之外,寫下《千金方》等多卷醫(yī)學名著,享年105歲;與火神山、雷神山并列的“三山”之一的鐘南山院士,今年已是八十高齡,挺拔健壯,談笑風生,運籌帷幄,化作堅守抗擊新冠疫情前線的中流砥柱。可見巨人更能頂住時間風雨的摧折,正如陸上大椿,生前拄長天,倒下亦能孕育更廣袤的森林。
萬鱗鋪錦,水天一色,空闊遨游,一如鯨躍。鯨并非整天沉潛深海,我自認為不屬于“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的類型。進行歷史、物理選科,老師和父母更多考慮選修物理,大學專業(yè)選擇更多,但我最終決定選擇歷史這門人文學科。進入文科班,我感覺選擇非常正確。如果說在理科班高難度的學習像深海中的鯨時刻受到水之壓力,而在文科班,我就像鯨一樣,可以時常到海面嬉戲,噴出快樂的水花。
選擇文科,不緣其易,恰由其難。大量的背誦與書寫耗神費力,窮經(jīng)多皓首,即是明證。你如果問我是苦是樂,我借用徐志摩和泰戈爾對話作為回答。泰戈爾到清華大學做演講,徐志摩問:“你這樣永遠受創(chuàng)作的沖動的驅(qū)使究竟是苦還是樂?”泰戈爾回答:“你去問那夜鶯,他嘔盡心血還要唱,他究竟是苦還是樂?你再去問問那深山的瀑布,他終年把他潔白的身體向深谷里摔個粉碎,他究竟是苦還是樂?”即使文科專業(yè)選擇少一些,就像鯨只能置身于海,而不能翱翔長空去往高山,而海何其廣闊。
長鯨渴水,向往入海,心有家國,一如鯨洄。海族館沒有鯨魚,它不愿、也不能被玻璃缸束縛,遼闊無垠的大海才是它的領(lǐng)地?!洞篝~海棠》中鯤擁有了兩條有力的長翅,便能化為大鵬自由翱翔于云間。我在海內(nèi)光明之處睜眼,也向往去海外未知天地見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秀國外文化,就是我之雙翼。
一百多年來,如詹天佑、錢學森、林徽因、梁思成等有志之士,心系祖國,無論鯨生多么輝煌浩大,最終都要洄游,在生長之海域騰躍出優(yōu)美的弧線。
我自華夏生,迢遙泛鯨波。受光于天下,終將點亮四方!
(編輯:王瑩)
李靈鹿鳴,2018年度“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現(xiàn)雅禮中學高一學生。身為女子,愿染儒風英氣。熱愛人文學科,傾心古典詩詞。學余之樂,閱讀寫作,樂器繪畫,制作美食。平生所志,傳承文明,弘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