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清
摘 ?要:新課改深入推進,更重視發(fā)揮學科育人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高段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寫作與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思維能力、理解水平及學習特點等相結合,為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夯實基礎,讓學生具有寫作興趣、掌握寫作方法。為此,可引入層次式教學模式,讓寫作引導從淺至深、從易到難,更便于學生理解。在此,本文展開層次式培養(yǎng)方法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能力 ?層次式培養(yǎng) ?策略
新課標指出“教學設置應圍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學科特點而展開[1]”。寫作能力也被視為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項重要標準。學生語言能力良好、思維敏捷、具有素材積累意識及審美能力,其寫作水平便較高。反之,部分學生提及寫作毫無思緒,作文結構松散,毫無新意。造成差異的原因是:有的學生已掌握了寫作技巧,具有積累意識;有的學生自身“素材庫”匱乏,導致不知應如何著筆。故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應用層次式培養(yǎng)方法。
一、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層次式方法的必要性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2]。在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學科施教重點,關注學生學習情感變化,促進他們的學習興趣、技能掌握及語文素養(yǎng)等協(xié)調發(fā)展。傳統(tǒng)教師講授不同文體的寫作要點,讓學生在寫作中應用借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不同的修辭方法,注意舉例子、列數(shù)據(jù)、引名言等寫作手法,寫作教學更傾向于知識的傳遞。在定式講授與過分強調中,易讓寫作教學顧此失彼。
借助層次式授課方法,以更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語文學習特點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廣泛地進行口語交際,形成閱讀積極性,具有獨立思考意識,在探究合作中認識到自身寫作的不足,才能讓學生理解寫作內涵,養(yǎng)成每日進行微練筆的意識,讓寫作教學變得形式多樣,生動精彩[3]。
二、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層次式培養(yǎng)方法
(一)重視教學滲透,提升表達能力
首先,教師需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使其展開口語交際,形成不同看法。例如:在部編版《北京的春節(jié)》教學中,讓學生獨立閱讀,分組探討,通過合作繪制思維導圖,對比北京的春節(jié)與龍門的春節(jié)有哪些差異,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先在組內探討,讓學生感受老舍的語言風格。通過教學滲透,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應詳略得當,行文有序。最后,圍繞龍門春節(jié)中的民風民俗,人們通過怎樣的形式慶祝新年,進行微練筆。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描寫家鄉(xiāng)中熱鬧、隆重的春節(jié)景象。
(二)引入創(chuàng)新模式,展開寫作訓練
其次,教師還應依據(jù)不同的寫作教學內容,運用創(chuàng)新施教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拓展他們的寫作思路。例如:在部編《少年閏土》教學中,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讓學生揣摩在進行人物描寫時,怎樣突出人物特點,構建立體的人物形象。繼而以“少年伙伴”為題,讓學生將自己的好朋友作為寫作對象,進行記敘文寫作。先進行寫作構思,梳理文章的結構,力求敘事生動,突出好友特點。并且,還應緊扣主旨,語言表達生動凝練,較為吸引人。
(三)實現(xiàn)分層引導,促進個性發(fā)展
再次,為化解寫作教學兩極分化問題,在層次式培養(yǎng)方法的應用中,教師還應靈活引導,實現(xiàn)分層教學。例如:在部編版《習作:學寫倡議書》教學中,師生一同參與環(huán)保實踐活動,調查環(huán)境污染問題,讓學生具有參與體驗。在課堂教學中,讓基礎扎實的學生觀看慕課資源,自主學習,運用正確格式寫倡議書。結合碳排放量過高問題,使學生分析這一問題的原因,列舉解決辦法。面向廣大市民,倡導大家低碳出行,植樹造林,綠色生活等,教師則需對寫作水平欠佳的學生加以進一步引導,使其總結活動感受,具有多角度看問題的意識。可以出示不同聲音,有人說:“我的紙張是自己買的,浪不浪費與他人無關”,還有的人表示“雨水能循環(huán)利用。所以我認為淡水是可再生的,多用一些沒問題”……師生就此展開判斷與分析,羅列錯誤觀點,出具合理建議。此外,在寫作中應提醒學生寫明倡議的事項與原因,明確倡議對象,規(guī)范地書寫署名與日期,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掌握寫作技巧。
(四)推進讀寫結合,提高寫作水平
最后,為充實學生的“知識庫”,使其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教師還需促進讀寫教學融合。通過“提升口語能力——培養(yǎng)寫作興趣——掌握寫作方法——進行寫作創(chuàng)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開闊其知識視野,使學生既擁有終身閱讀意識,更兼具良好的持續(xù)寫作習慣。例如:在《習作:讓生活更美好》的教學中,可以用讀寫結合、觀察生活的方式,加強對層次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促進學生自主選擇寫作素材,用不同的視角觀察問題,表述自我觀點。從而,汲取文本精華,化為己用,寫出邏輯清晰、主題鮮明、層次分明的優(yōu)質文章。通過教學積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使其接觸多樣文體。從初步的好詞好句摘錄開始,到做好閱讀標記,記錄閱讀感想,繼而展開仿寫、續(xù)寫與自主創(chuàng)作。
結語
總之,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需要教師升級施教理念、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層次式培養(yǎng)方法不僅符合學生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更讓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促進他們感受生活之美、寫作妙趣,讓學生具有主動充實自我見聞、觀察身邊事物的意識。從而,逐漸地讓學生形成寫作好感,在循序漸進中促使他們掌握多種寫作方法,積極展開微練筆。
參考文獻
[1]劉麗娟.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11):22.
[2]張莉嫻.層遞式教學模式,激活小學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3):20.
[3]劉小蘭.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探索[J].學周刊,2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