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
6月28日,中國美術學院“共同生活”畢業(yè)展線上線下同步拉開序幕,展出了2020屆畢業(yè)生2265人的3000余件畢業(yè)作品,以下是部分優(yōu)秀作品。
作者:王鵬(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指導老師:尉曉榕
作者回憶,小時候放學總會在村里的榨油坊駐足很久,貪戀那濃烈的油香。畫作還原了作者老家古老的手工榨油作坊里,血肉之軀隨著號子聲,將幾百斤的撞錘砸向木楔子,油脂“矜持”滲出的情景?!渡嗉馍系闹袊氛f,這是電力機械時代草木與血肉的對決,作者叫它木石有情。
作者:李靜雯(手工藝術學院陶瓷藝術系)
指導老師:戴雨享
絞胎紋理與器皿造型皆波紋但感覺平穩(wěn)。 兩色寓意晴雨。
作者:唐瑞鴻(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動畫專業(yè))
指導老師:李佳佳
這是一本記錄夏日的秘密日記。整部影片在帶著時間印記的膠片上進行直接動畫,即興的繪畫痕跡通過放映和掃描被無限放大。
作者:趙希夷(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指導老師:王贊
一位透明的女孩手牽木偶,木偶在機床上跳躍。看似冰冷而又真實的工業(yè)背景與若有若無的人物形象形成強烈對比。
作者:章獻(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
指導老師:班陵生
九臺監(jiān)視器組成的矩陣被一個巨大的鐵皮手電筒照亮,監(jiān)視器里播放著的是不同地區(qū)的風向圖。電筒時而來回擺動,屏幕里的畫面閃爍不定。
作者:劉元捷(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公共空間藝術系)
指導老師:楊奇瑞
青藏高原新牧民形象。
作者:華張懿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
指導老師:劉正、王劍武
在傳統(tǒng)戲劇《牡丹亭》基礎上再創(chuàng)作的繪本。
作者:文皓宇(動態(tài)片)設計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
指導老師:畢學鋒、鄭朝
視覺活躍度強、節(jié)奏快速、刺激求新,讓人清晰感受到“速成時代”的速度和緊迫。
作者:李陽(建筑藝術學院環(huán)境藝術系)
指導老師:李凱生
這是一個小型的藝術學院,就像包豪斯,或者說是一個包豪斯在當代語境下的新型藝術學院。
作者:信閣、周潔、吳冰(視覺中國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空間設計與敘事工程、視覺中國創(chuàng)意媒體)
指導老師:牟森
這個劇目創(chuàng)作素材皆來源于各大媒體公開的新聞資料,多角度拼接式的影像敘事與現(xiàn)場的舞臺裝置、音樂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相融合,形成強大的戲劇性張力。以此向“戰(zhàn)疫”的英雄致敬,向武漢的勇氣致敬、向中國的勇氣致敬、向世界的勇氣致敬、向人類的勇氣致敬。
作者:沈心詣、楊一之、李 薈、尤煜輝 (上海設計學院游戲藝術設計、智能界面)
指導老師:郭磊、郭奇
一款體素風格的經(jīng)營建造類游戲。 在一個被虛擬出來的烏托邦里,巨大蘑菇林里穿行著金色飛魚,雕著青鳥的屋檐層疊交錯。一路向上,要靠游戲者雙手一磚一瓦地建造,樓宇的盡頭到底有著什么,只有不斷攀登的人才知曉。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