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回想八一年我們那屆畢業(yè)時,有點悲壯感,因為我們這一屆是提前離校的。但我比較幸運,留校了。記得在告別會上我代表畢業(yè)生講了一段話,說了些什么記不清了,三十多年了,只記得給不少同學說哭了。下來后有人說:“你說得真好!真感人?!逼鋵嵤窃谀莻€節(jié)骨眼上,大家都處在亢奮、焦慮、傷感或躊躇滿志的復雜情緒中,容易激動。
談到畢業(yè)生的復雜心情,要我說,有焦慮說明這個學生對事情認真,不玩世不恭。其實每個大時代的轉折和個人的階段性轉折,都能為自己調整并聚集出新的能量,過去階段中積累的東西,在步入新階段后會被調動出來。比如我?guī)啄昵盎氐街袊?,就是個人的階段性轉折;特殊階段的特殊體會,更了解了這個國家體制內、體制外,前衛(wèi)的、保守的,喜歡的、討厭的,這些部分之間的較力或中間地帶所激發(fā)出的活力……這些體會與過去經(jīng)驗的重疊,生長出新的思維,并聚集成新的思想動力和創(chuàng)作能量。這真讓我接了中國現(xiàn)場的地氣,這種地氣可是別的地方?jīng)]有的。藝術之外,校園之外,一定有很多東西是你討厭的,這沒辦法,你有本事就潛入其中,忍受不喜歡的東西,穿透它,摸摸里面有什么是有價值的、是可以用的。
說到現(xiàn)在畢業(yè)生與我們那時不同在哪?我們那一代是被動的,讀什么專業(yè)?畢業(yè)后去哪?都是國家安排的,不需要主動性和選擇性。而你們這會兒就必須學會選擇,因為世界的機遇和選擇太多了,可以迂回的空間太大了。我的問題就是不善于選擇,但我懂得聽天由命,給你放在哪兒,然后它的現(xiàn)實條件就是你的工具。
現(xiàn)在選擇是多了,但干什么開始都難,你必須積累足夠的“信譽”以證明你能夠做好你想做的事(這在哪都如此)。其實,你眼下只能做什么都沒事兒,在哪都有社會創(chuàng)造力和民間智慧,就看你是否能夠接收它,能不能接收就看你的修為和心性了。我的原則是要干就全力投入,我發(fā)現(xiàn)不管干什么,不惜力的人就越來越能干;計較的人,其實都是在浪費自己,會越來越笨。都看過動畫片《大鬧天宮》吧,了不起的作品。作者張光宇說過一句話,他說:“我這輩子連任何一張小插圖,都用最大的力氣去做好?!饼R白石做木工,還做到六十歲呢,這是他的素描長期作業(yè)呀,你看他這“功”練得,受用到百歲都不散。
總說“年輕人趕上了一個好時候”,但今天這么說與過去這么說的內容不同。要我說,今天的人類從某種角度講具有“原始時代”的特征,每天都有新事物和新工具出現(xiàn),人們面對太多的“陌生”,對誰都一樣。幾代人被同時放入一個“陌生世紀”中,積累的知識和舊經(jīng)驗被重組和淘汰,積累得多被淘汰的東西就多,在這點上你們優(yōu)于老師們。
過去幾年我們做“千里之行畢業(yè)展”和“CAFAM未來展”對我來說是解讀青年作品、分辨兩代人區(qū)別的過程。我時刻保持著一個意識:他們比我年輕,在對新事物的敏感度上,對未來趨勢的認可度上,以及生理的適應性上,一定比我強。他們代表未來,這是生物層面的,是進化的本能。這真讓人羨慕,我在這個年齡階段時的愚昧勁,差哪兒去了。
可我們的有些老師并沒有這種意識,總是把自己固化的一套傳給學生。我們能從畢業(yè)生的作品中看到,在老師教給學生知識技巧的同時,也受到了老師局限性的制約,這在不少作品中顯而易見。這就是教育的難題。東西方藝術教育各有所長,各有弊端。我們的藝術教育到現(xiàn)在還是被動的、沒有體系的,因為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比哪兒都復雜,我們在繼承自己傳統(tǒng)藝術的同時,還要接受強大的西方古典與當代文明的成果, 有太多需要考量的內容。(而西方目前基本上只需要考量他們自己的傳統(tǒng)與由他們主導的當代文明的問題。) 我們目前藝術教育體系的核心,基本還是西方十九世紀的訓練方法,在此之上,又撿回某些殘破不全的傳統(tǒng)院體的傳承方法和夾生的西方當代藝術的教育法。由于“體”的破碎,學生完成了不少老師臆想出來的某種樣式的作業(yè),獲得了零碎技巧,卻往往不知道學了這“本事”以后到底做什么用。畢業(yè)了也說不上來,作為一個藝術家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是干什么的,面對未來現(xiàn)場自己必須具備什么。
說這些,我是想請大家要有一個警覺,我們身上是被注入了一種優(yōu)劣參半的“學院基因”的。我們要思考一件事,現(xiàn)今中國出現(xiàn)的千奇百怪的藝術家,卻都是在一個教育方式中捏出來的,有人能夠走出來,不少人卻被困在其中。面對這部分已經(jīng)被植入的、雜亂的基因事實,自己要好好揀一揀,我相信這里一定有特殊的好東西,而且是其它體系里沒有的。留什么?丟什么?全憑你的清醒與警覺的能力。
人類一直在探究“藝術”是什么,探到今天卻進入了一個藝術是什么最不清楚的時代。藝術是什么都模糊了,那什么是好的藝術家,要不要執(zhí)著于藝術本身,該往哪兒使勁自然就更不清楚了,怎么辦呢?要我說懂得把生命合理地用掉就好。什么算合理又是個案的,就像每一個生理肌體是個案的一樣。如果你對物質、錢看得重,那你就索性全力以赴去做個成功的商業(yè)藝術家,我不覺得這不好。老師說不要被錢左右,但你可以說在錢的背后體現(xiàn)了別的價值;如果你是一個理科男,這在藝術圈屬稀有,你可以為混沌的藝術界帶入點嚴謹?shù)臇|西,也許藝術與科學日益同流的未來,說不定你越來越有用場;如果你是個帥哥、美女,那你比丑男丑女在社會上更方便,這方便就有可能讓你思維輕浮許多,這一定會反映在你的作品中;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被藝術史記載的人,那你就得準備好辨明你手里的活兒——藝術,與人類文明進程的關系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清,你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你希望成為的人。
學生都是可愛的,和學生討論藝術是件快樂的事。跟學生交談,看他們的反應,通過他們的一舉一動來判斷他們真實的性格和對藝術的誠懇度,這個學生到底是塊什么料,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寶藏,只是品種不同。老師真正的作用是看這個礦山從哪兒挖,怎么個挖法。作為老師需要先進入他們,然后才知道該怎么動手。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豐富的藝術生態(tài)場,學習期間,他們在其中東碰西撞,老師只是幫你踩踩點,或先開個口。
有句話說得有意思:“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地圖,這地圖都是畫好了的?!痹诶蠋熆磥韺W生也是孩子,離校了,將來這地圖怎么走,誰都不知道。就像我做了這么多作品,回頭看時才知道,我對這類事有興趣,是這么一個人,原來如此。你往哪兒去,怎么走,其實不是計劃出來的,實質是由你的性格和質量決定的。學校和老師的作用是讓你成為一個有基礎的人,至于你去從事什么類型的藝術或其它領域的工作,你都應該是一個有質量、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至于你能走多遠,這要看你抓住命運的能力和運氣。你談戀愛不小心,婚姻亂七八糟,弄得你沒辦法;身體出問題了也不行,思維被某事障礙了也毀了,光畫得好有什么用。
我作為獨立藝術家曾經(jīng)在世界各地做過許多作品和展覽,那時我常想,我要是再聰明一點就好了,這是我那時真實的認識?,F(xiàn)在我卻相信,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本質不來自于IQ,而真正來自于是否懂得采集社會現(xiàn)場的能量。中國可是個可以創(chuàng)造巨大能量的地方,就看誰有這個本事,懂得吸納這能量,用在你覺得值得用的事情上。